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油田企业面临的安全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原油产量的不断攀升、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需求与用工总数、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字:现代化;超低渗;采油厂;高质量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以下简称采油十厂)主要负责华庆超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与管理。面对“低渗、低压、低丰度”超低渗油田开发难度大、转型单位人员结构性矛盾等挑战,采油十厂充分考虑发展历程、现实基础、资源禀赋、优势潜力等情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擘画了以党的建设、油田开发、效益发展、科技创新、合规管理、安全环保、共建共享“七个高质量”愿景规划,推动实现“创新、效益、绿色、智慧、共享”现代化采油厂目标,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超低渗透采油厂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超低渗透采油厂高质量发展是发挥国有企业功能作用的基本途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党中央赋予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建设“创新、效益、绿色、智慧、共享”现代化采油厂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只有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使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保障安全发展的“稳定器”。
超低渗透采油厂高质量发展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批示后,国家相继研究出台减税降费、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石油工业迎来低碳发展、绿色转型的又一个“春天”。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采油十厂面临着资源接替、高效稳产、经营效益、安全环保、基础管理“五大挑战”,制约着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面对困境,必须摆脱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精益运营管理,努力推动采油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超低渗透采油厂高质量发展是守正创新继承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只有坚持效益排队的原则组织生产建设,坚定不移走“数智赋能”的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绿色华庆、数智华庆、平安华庆、幸福华庆、人文华庆“五个建设”,油田才能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这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超低渗采油厂高质量发展规划及主要对策
一、发展规划
采油十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长庆油田发展战略布局,锚定建设“创新、效益、绿色、智慧、共享”的现代化采油厂中长期愿景目标,以“七个高质量”推动现代化采油厂建设目标稳步实现,着力提高适应现代化采油厂的管理效能和水平。
1. 创新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不断丰富“华庆模式”,实现发展动能根本转变,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始终保持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的旗帜引领地位。
2. 效益发展。牢固树立效益发展理念不动摇,强化预算引领,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投资成本管控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提质增效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油田高质量效益化发展。
3. 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和清洁发展,严格落实“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总体部署,着力打造“废渣不落地、污水不外排、废气不上天”的绿色环保油田。
4. 智慧发展。坚持把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油田范围内全面应用,提升油田智能化水平和分析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5. 共享发展。坚持共建共享,深入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国企三大责任,以油田发展带动地方开发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油田发展成果赢得广泛社会认同。
二、主要对策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建设实现高质量。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确保发展方向不偏。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深入推进党建“三基本”与“三基”管理有机融合为切入点,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抓好政治、思想、组织、干部、制度、作风、纪律、反腐“八个从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精细技术研究,夯实资源基础,推动油田开发实现高质量。坚持“立足华庆区,加快转方式,挖掘潜力区,拓展平凉北”,加大增储上产力度,构建压舱石稳产、效益建产等油田开发体系,加大油田开发科技攻关力度,实现产量上得去、稳得住、可持续。树牢“勘探无禁区、认识无止境”的理念,加大勘探力度,加快三维地震解释及成果应用,加大探评井部署,寻找高效建产资源。
全面精益挖潜,深化提质增效,推动效益发展实现高质量。坚持效益排队的原则组织生产建设,突出主营主业,大力推动效益增储、工艺提效、资产轻量化等管理升级,深化成本对标分析,全要素压降、全链条创效,打造提质增效“增值版”。坚持产建闭环管理,源头抓好方案编制与优化,以投资回报标准倒逼投资成本,加强项目全过程管控和评价考核,确保单井产能全面达标,实现增产又增效。
发挥支撑作用,激活发展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围绕提高单产、提高采收率、提高稳产水平、降低成本支出和建设成本,全方位展开技术攻关和管理研究,推广应用成熟技术、工艺,积极探索油田高效开发新途径。持续完善“大监控”生产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组织架构重构,充分发挥数字化监控职能。
坚持依法合规,筑牢发展根基,推动合规管理实现高质量。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抓住招标选商、合规经营、承包商等领域的薄弱环节,持续推进内部模拟巡察、合规检查、问题整改等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完善“1+3+1”大监督体系,压紧压实“三道防线”作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强化责任落实,突出标本兼治,推动安全环保实现高质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五个安全”方法论,严守“四条红线”、严控“六项较大风险”,全方位开展隐患治理,从根本上防范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发挥“四不两直+平台监管”双向运行和各级监管人员作用,健全各项机制,确保全员责任落实到位。
三、保障措施
筑牢“三个方面”基础。一是业务发展基础。持续完善主营业务价值链,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稳定增长,优质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稳步提升,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同系统先进水平。二是发展动力基础。大力实施创新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逐步健全完善现代化采油厂制度,实现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三是经营管理基础。加强宏观形势分析研判和风险防范,推进依法治企、合规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各类风险有效管控,运营效率效益持续提升。
推动“四种能力”提升。一是推动资产创效能力提升。树立资产经营理念,动态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资产评估体系,深挖潜力,努力把资源优势和投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二是推动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业务发展要求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提升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三是推动质量管控能力提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产品、工程和建设质量过程控制,实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提升管控能力。四是推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坚持底线思维,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格内部管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防范能力。
超低渗透采油厂高质量发展成效
一、发展方向更加坚定。通过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形势、谋划发展,在不断深化“七个高质量”的基础上,采油十厂锚定“十四五”末具备200万吨生产能力发展目标,聚焦浅层高效目标勘探,加大基础研究,勇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使命。
二、发展现状更加清晰。面对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五大挑战”,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实践需求,把准技术攻关难点、体制机制短板,全面推动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制度规范创新,推动工业化和数字化深度融合,加快转换发展动能。
三、思路对策更加明确。把切入点放在采油十厂长远发展的分析研判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全年各项工作的推进实施上,认为油田主要矛盾已由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效率型转变,在实事求是推动增储上产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切实推动管理提升与油田发展协调统一。
四、发展成果日益凸显。解放思想求突破、转变方式克难题,连续六年超产十六年增产,连续八年获油田公司QHSE金牌单位,年利润突破20亿元。连续13年保持Ⅰ类开发水平,自然递减控制在10.5%,分注率76.6%,稳居首位。人才队伍活力迸发,采油十厂在各类技术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连创佳绩,全年在油田公司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奖项9个、班组奖项2个,个人4金8银6铜,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人力资源支撑。

300
点击量
2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11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