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晕染特色蓝海文化,勇担海油智库时代使命

作者:孙颖 丛威 栾东肖 | 作者单位: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

image.png

国有企业作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力量,应当站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光荣传统和“根”“魂”优势,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作为中国海油核心智库,更要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以“理论学习”为根本、“组织赋能”为支撑、“聚智献策”为落点的党建融合引领理念,加强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研究水平,推动建设特色鲜明度强、品牌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一流企业智库。

一、智库特色学习文化内涵

持续加强学习是智库的立身之本,贡献智慧成果是智库的核心使命。能源经济研究院坚决落实党组赋予的使命,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深度融合,做好“中央有部署”与“企业有行动”的决策参谋和转化落地“智囊”角色。坚持“学习”为本,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打造智库特色学习文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学聚力、集合智慧,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理论基础为集团公司党组做好政策解读和决策参谋,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有力、有效的转化为参谋建议。在学习文化浸润中将“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融于发挥党组智囊作用各项研究咨询、管理运营工作中,推动党的建设以有形化实现有效化,并最终走向无形化,将“两个维护”切实体现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

二、创建理念及实施举措

坚持系统思维、开放思维、平台思维,将战略引领、创新驱动贯穿于智库运行管理各方面,探索践行并深化创新智库特色学习文化,将创新方式和战略统筹体现于运行管理各环节,避免传统惯性和单一思维模式,按照精细化要求,提升组织学习力和全员能力素质,不断适应海油智库建设发展要求。

(一)坚持系统思维,推动政策理论学习与重点工作部署融合协同,以“高站位”找准“发力点”,助力院党委引领赋能

将强化政治引领作为打造学习文化的出发点,坚持系统观念,牢记集团公司党组智囊核心使命和发挥决策参谋作用核心任务,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学习与研究统筹推进、理论与实践协同发力,聚力产出高质量智力成果,破解研究成果“吃不透精神”和“不接地气”的双重难题。

一是突出学习重点,旗帜鲜明讲政治。“第一议题”跟进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央企、能源安全、“碳达峰碳中和”“质量强国”等系列重要论述及能源、经济等领域最新政策和形势动态,系统理解把握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国家部委相关政策文件以及集团公司党组要求,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理论基础为集团党组做好政策解读和决策参谋。二是注重学习转化,紧盯目标做参谋。以学习集合智慧,以高站位找准发力点,结合学习开展前瞻性思考、战略性谋划和全局性研究,形成“双碳”政策解读等系列政策解读类品牌研究成果并向集团公司党组做专题汇报,高质量完成党组交办的《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研究任务。紧贴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和形势任务分析上报专报信息,多次获批或采用,在跟踪发展大势、解读分析政策、服务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践行“高端、高起点、高水平”智库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推动党建业务双促进、理论实践双提升。

(二)坚持开放思维,推动组织学习力提升与攻坚团队打造融合协同,以“向心力”奏响“同心曲”,助力基层党组织聚力赋能

将构建学习交流机制作为深化学习文化的着力点,全面贯彻“开放共享”理念,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内外部资源,加强学习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一是打造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力。破解能力要求不匹配、资源共享有壁垒、跨专业交流非常态等难题,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强化书记引领,开设“书记课堂”,党委书记以领学讲评、专题授课、形势分析等形式,领学解读重要讲话、政策文件百余份,结合知识储备和工作实际拓展延伸、部署指导工作。打造“能源经济十讲”,紧密结合能源经济研究院“一部三中心”职能定位,选择业务涵盖的能源经济、战略管理、油气市场等十大领域,由党委书记主讲,引领全院员工在广阔深邃的国际视野与历史眼光当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战略思维。丰富“研究范式大家谈”“碳索求知会”等“一部一品”基层党支部特色学习机制,持续提升组织学习力。二是开放学习交流,共享合作提效能。实现借力发展、开放发展,在智库交流合作和成果传播中学习行业先进,宣传海油品牌,拓宽事业外延,初步形成一定的行业影响力。院内专家积极参加第四、五届进博会、第四届世界油商大会、伦敦国际石油周、金砖国家能源合作论坛、第十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等国内外重量级会议活动并发表演讲,分享传播海油智库理念和研究成果,掌握话语权。与国际能源署、邓迪大学等机构开展交流活动,实现研究信息共享、优势互补。“蓝海”系列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形成《蓝海拾慧》《蓝海经济》、“蓝海讲坛”等品牌矩阵,高端学习平台及思想成果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得到决策部门、行业内外高度认可。

(三)坚持平台思维,推动全员能力素质提升与重点研究任务攻关融合协同,以“真实践”历练“真本领”,助力党员员工队伍攻坚赋能

打造学习和干事创业平台作为夯实学习文化的支撑点,坚持平台渠道思维,发挥智库在汇聚人才、智力、资讯等要素的平台作用。

一是打造矩阵式学习交流平台,聚力能力素质提升。创办“学习强院”专栏,分享院党委学习成果,促进理论学习资源共享,推动各支部及时研学落地。打造特色学习交流平台,包括“蓝海讲坛”、蓝海沙龙、青年论坛、学术论坛等,以“请进来”“走出去”“上讲台”等形式学习前沿知识、交流研究思路、碰撞创新思维,为全院干部员工学习赋能。创办“院长下午茶”,搭建员工与院领导“零距离、零时差、面对面”交流学习平台。举办“书香满院”读书漂流活动,党委书记荐读思想政治类、能源类、经济类等六大类100本书目,带动全员阅读,推动建设“书香智库”。二是提供全方位干事创业平台,聚智成果落地转化。聚焦基础性研究课题研究,以揭榜挂帅机制常态化开展“十大基础性课题”研究,培养全局研究能力,筑牢研究范式基础。聚焦专题性支持服务研究,带动青年参与各层级发展规划研究、双碳行动方案编制等专题研究工作,院专家手把手指导青年员工撰写信息专报,培养战略谋划能力,服务生产经营决策。聚焦前沿性跟踪课题研究,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各项前沿课题研究,对各前沿领域发展路径的研判分析,在加快推进新能源新产业发展、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超前谋划、系统思维,培养前瞻思考能力、谋划前沿发展布局。

image.png

三、创新与实践价值成果

(一)以学习强化旗帜领航、凝心聚力,海油智库战略统领持续有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部署,结合学习开展前瞻性思考、战略性谋划和全局性研究,形成“双碳”政策解读等品牌成果向集团专题汇报,积极参与“双碳”工作顶层设计,积极承担《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研究编制任务。承担中国海油“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区域规划和专题研究工作,构建起比较成熟的规划编制方法体系。编制《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形成“1(总体规划)+5(业务专项规划)+4(职能专题规划)”体系,为明确能源经济研究院发展方向和行动路径打下基础,为推动集团公司和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参谋助手。

(二)以学习支撑生产决策、成果落地,海油智库研究水平日益彰显

形成以《蓝海拾慧》为代表的“蓝海”系列智力成果,包括《领导参阅》《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蓝海讲坛”、《蓝海经济》等,在跟踪发展大势、解读分析政策、服务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组成能源经济研究院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党组决策参谋作用的重要阵地。其中紧贴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和形势任务分析上报的《专报信息》多次获中央机构批示或采用,为集团公司乃至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申报两个专业全国工程咨询甲级资信获批,并创新开展新能源领域评估论证,打造系统性咨询评估方法体系,海油智库咨询评估业务开启新篇章。跨中心组建油气全产业链优化与决策研究支撑模型开发项目组,崭露跨专业团队攻坚优势,打造自主品牌工具。

(三)以学习促进智力转化、作用发挥,海油智库品牌成果初具影响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海洋能源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发布会,整合信息资源、凝聚学习智慧、沉淀转化成果,持续为国家有关部门、能源企业、研究机构开展有关海洋能源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发布会通过新华社旗下媒体矩阵及其他主流媒体进行传播,相关报道及转载数量超过200篇,触达受众近两千万。院内专家受邀参加亚太能源投融资大会、金砖国家能源合作论坛等活动并发言,主要观点获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汇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实践“工具书”《蓝海拾慧》,为大变局大转型中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贡献海油智库力量。

(四)以学习助推能力提升、组织赋能,海油智库人才资源逐步夯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并基于行业学习调研,汇聚后发优势,汲取智慧经验,打造“小机关、少层级、扁平化、矩阵式”创新组织架构,聚焦全员“四个能力”提升,持续探索并实践与软科学特色相适应、与一流智库建设相匹配的干部人才工作模式。组建以院士为主体的专家委员会,聘请行业内外各领域专家21人,为中国海油高质量发展集众智、献良策。面向国内外一流高校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多方挖掘国际化、数字化等领域带头人,与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扎实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制定员工竞聘上岗方案,动态调整优化序列设置,中层领导人员“两制一契”和全员劳动合同100%签订。两年来,能源经济研究院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打造成一支近140名干部员工组成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五)以学习启发创新管理、优化机制,海油智库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学习行业先进,领悟改革内涵,激发创新动能,持续优化运行管理,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动力,适应高水平智库建设需要。筑牢组织管理基础,以“质量管理、市场导向、综合治理”为核心,建立现代化运营管理体系,为机构动态优化、组织模型创新、柔性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和治理依据。筑牢资源管理基础,遵循资源统筹优化理念,加强综合研究能力的资讯信息、人才智力等资源要素投入管理。筑牢质量管理基础,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展合作,持续推进质量(ISO9001)与信息安全(ISO27001)体系认证,成为国内智库领域少数启动标准体系认证的研究机构。筑牢绩效激励基础,通过完善的绩效激励,建立智库特色“揭榜挂帅”机制、模拟市场化运营的业绩考核机制和荣誉奖励体系,充分调动人才、知识等各类要素活力和积极性。筑牢风险管理基础,树立底线思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管控,防范各类法律合规风险。

点击下载PDF

548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年4月 上旬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