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国内一系列来自能源行业的数据令人鼓舞。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9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亏转盈。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1倍,位列各行业第一。在目前已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的2663家上市公司中,盈利公司有1679家,其中23家公司盈利超过100亿元。按照预计净利润上限排序,盈利前10公司中,能源行业占了5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更是个中翘楚,其经营业绩均创历史新高。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三大石油央企合计实现净利润3573.77亿元,收入、利润、自由现金流等经营业绩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石油:油气业务再创佳绩,炼化转型全面提速,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加速发展
3月29日,中国石油发布2022年财报显示,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93.8亿元,同比增长62.1%;自由现金流1504.2亿元,同比增长88.4%。
—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新获一批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2022年,中国石油油气产量当量16.85亿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7%,其中原油产量9.06亿桶,同比增长2.1%;生产可销售天然气4.68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8%。国内油气产量当量15.13亿桶,同比增长3.8%,其中原油产量7.67亿桶,同比增长1.9%;生产可销售天然气4.47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9%。新能源战略布局取得新突破,发展全面提速,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40万千瓦,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标准煤/年。油气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657.5亿元。
—炼油化工转型升级全面提速。加快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变,战略布局和转型升级取得重大成果,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吉林石化和广西石化大乙烯项目开工建设。结构调整全面提速,坚持市场导向,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统筹优化资源、加工负荷和产品结构,增产特色、高效产品,低硫船燃、石蜡、低硫石油焦产量增长31.2%。新材料提速工程顺利推进,新材料产量同比增长56.3%,开发化工新产品119个牌号,化工产品销量创历史新高。炼化新材料业务实现经营利润405.7亿元。
—成品油销售质量效益持续改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坚持批零一体、油非互促、线上线下融合、汽煤柴多产品统筹,积极拓市增效,成品油销售业务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实施“油品+商品+服务”营销模式,综合能源服务站数量较快增长,全国首台加油机器人投入商用,非油毛利及非油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国际贸易持续优化进口资源,降本增效能力增强,全年贸易量达3.8亿吨,服务产业链大局卓有成效。2022年,中国石油新开发加油站140座、新投运加油站187座,运营加油站总量22586座,充换电站416座,光伏站542座。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43.7亿元。
—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油气产量结构进一步优化,天然气销量较快增长,全年销售天然气2603亿立方米,其中国内销售2071亿立方米,首次突破200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国内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相当于替代2.75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68亿吨。持续优化进口气规模和结构,按效益原则优化营销策略和市场布局,大力开拓优质市场和直供用户,加大终端市场开发力度,积极开展线上交易,扩销提效成效显著。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29.6亿元。
中国石化:上游增储稳油增气,炼化灵活调整,加氢站数量居全球首位
3月26日,中国石化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全力拓市场稳运行、抓创新谋发展、强管理促改革、防风险守底线,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32万亿元,同比增长21.1%。
—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盈利创近十年最好水平,上游抓住高油价有利时机,增储稳油增气降本,扩大效益建产规模,境内油气储量替代率165%,全年油气当量产量6878.96万吨,同比增长1.9%,境内原油产量3532.26万吨,天然气产量353.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1%,境内油气当量产量创历史新高,盈利创近十年最好水平。
—炼化业务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加强结构优化,有效应对高油价和需求疲弱带来的不利影响,炼油方面,持续推进“油转化”“油转特”,加快世界级基地建设,全年加工原油2.42亿吨,生产成品油1.40亿吨,其中柴油产量同比增长5.4%,累计建成9个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化工方面,以效益为导向优化原料、装置、产品结构,加大高端产品和新材料研发力度,煤化工持续提质增效,全年乙烯产量1344万吨、化工产品经营总量为8165万吨,实现了全产全销。
—成品油销售业务加大市场攻坚力度,盈利稳中有升。充分发挥产销一体化和营销网络优势,积极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全年成品油总经销量2.07亿吨,柴油经营量同比增长8.6%,车用LNG零售量同比增长9.7%;积极开拓低硫船燃市场,非油业务经营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加快建设新能源服务网络,持续增加高纯氢产能,累计建成9个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拥有加氢站数量居全球首位,充换电站、碳中和加油站等持续投营。
中国海油:上游共获得18个新发现,9个新项目顺利投产,新能源业务布局实施有序
3月29日,中国海油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实现总收入4222亿元,同比增长71.6%;净利润达1417亿元,同比增长101.5%。
—油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海油共获得18个新发现,成功评价28个含油气构造,净证实储量提至62.4亿桶油当量,储量替代率达182%,储量寿命稳定在10年,为公司未来发展筑牢资源基础。2022年,中国海油共有9个新项目顺利投产,40余个产能项目在建。全年公司油气净产量增至623.8百万桶油当量,刷新公司净产量纪录。此外,2022年,中国海油深化降本提质增效,全年平均实现油价为96.59美元/桶,同比上升42.3%;平均实现天然气价为8.5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升23.5%;桶油主要成本30.39美元,有效抵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继续巩固成本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成效显。2022年,中国海油有效利用科技成果赋能油气资源开发,深入推进数智化转型,恩平15-1油田群投用中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无人平台,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建成投用,海上超稠油热采开发、水下油气生产系统自主研发应用、陆上深煤层气井压裂、海上页岩油钻探等皆取得重要突破,科研服务生产精准有力。
—新能源业务布局实施有序。2022年,中国海油大力推动油气田绿色生产,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全面投用,渤海油田首次实现“绿电入海”,国内海上首个碳封存示范项目建成;公司还稳步推进海上风电业务发展,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得核准,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主体工程完工,新能源业务布局实施有序。

503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年4月 上旬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