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面临的风险类型多样,风险管理难度较大,为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长庆油田经不断摸索,建立和形成了适应长庆油田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油田提出了要率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风险管理工作就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强化风险管理的系统思维,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全面提升石油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强调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国资委将2022年定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强化年”;集团公司组织开展了“合规管理强化年”等一系列工作,长庆油田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写好风险防控文章,确保公司安全稳健发展。基于此,通过认真总结长庆油田近20年风险管理工作成效,以提升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视性为目标,聚焦风险管理的事前预防,提出了基于系统思维下,构建“纵横联动”的长庆油田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风险管理现状
长庆油田建立健全了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在公司和所属单位两个层级,有效落实了主要领导风险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持续完善风险体系建设,以“全面风险管理、全部业务流程、全过程控制”为目标,实现单位覆盖100%、实现重要业务覆盖100%。持续加强重大风险评估,为公司风险管控和资源配置指明方向。持续加强风险事件管理,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总体来说,长庆油田各层面风险受控运行,支撑了油田快速发展,保障了经济业务合规运行。
(二)问题分析
虽然长庆油田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监督检查,仍然发现在制度管理、油气田开发建设、招标管理、采购及存货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需要从整体出发,以系统思维进行化解,具体表现在:一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的关联性不强,缺乏系统性思维,难以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二是量化的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预警能力手段欠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监督控制有待加强。
三、措施与研究亮点
(一)主要措施
1.构建“纵横联动”的长庆油田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系统性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针对长庆油田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基于系统思想,提出构建“纵横联动”的长庆油田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集团公司决策部署,锚定“三步走”发展目标,坚持“常非并举、稳油增气、量效双提、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风险管理“支撑战略、支持决策、创造价值、防控风险”功能作用。基于系统的思想优化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长庆油田风险管控能力;以“指示灯”风险预警机制为抓手,实现风险的可视化管理;以信息化建设和监督控制为保障,实现风险的动态闭环管理;以构建“三环两线”长庆油田预警体系为途径,实现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在纵向上,以预警防范为突破点,完善长庆油田从业务立项到资金支付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构建以风险预警“指示灯”为抓手的风险预警模型,在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和提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全过程的有效性。在横向上,以信息化建设和监督控制为支撑,横向打通各信息系统业务壁垒,保障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实施。通过完善信息化建设和监督与控制机制为纵向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有效运作提供基础支撑,保障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运作。纵横联动在每一环节、每一层级纵横结合,提升风险管控体系管理效能。
2.设计长庆油田剩余风险的三级“量化指示灯”预警模型,提升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在长庆油田剩余风险预警模型设计方面,按照“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关联的系统思想,以及业务风险与宏观风险分类下的层级性的系统思想,进行了长庆油田“三级风险预警模型”的设计,包含三个层级(如图1所示),即业务点层面、业务单位层面、长庆油田层面。业务点层面,对内控文件中“业务活动层面风险数据库”里的流程末级业务点进行风险预警;业务单位层面,对各单位的18类宏观风险进行风险预警;长庆油田层面,对长庆油田的18类宏观风险进行风险预警。预警过程为自下而上,从业务层面风险点出发,逐步形成对业务单位、集团整体的风险情况判断和预警。
(1)业务点层面风险预警思路
首先,对业务点分类,将内控的业务点和风控的宏观风险联系起来,业务点成为18类宏观风险的预警指标;其次,将每年合规检查中业务点例外事项的数据量化为0、1,基于过去5年的检查数据,应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建立风险状态转移矩阵,计算出各单位未来一年中所有业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最后,根据划分阈值得到可视化的红、绿、黄预警指示灯。
(2)业务单位层面风险预警思路。按照木桶理论的原则,把多个业务风险的预警结果转换为对某一类宏观风险的预警结果,也就是隶属于某一类宏观风险的业务中,只要有一个业务发生了风险,就会导致该类宏观风险的发生。据此可以形成各业务单位18类宏观风险的可视化预警指示灯。
(3)长庆油田层面风险预警思路。按照加权思想,把油田所属单位按照重要性划分为ABCD四类,每一类赋予不同的权重。长庆油田某一类宏观风险发生的概率等于所有二级单位宏观风险发生概率的加权和。据此可以形成长庆油田18类宏观风险的可视化预警指示灯。
通过整理过去5年风险管理部门的检查数据,使用思路建立模型,分别对2023年油田各个单位的业务风险和18类宏观风险进行了预警模拟,也据此对长庆油田的18类宏观风险预警进行了模拟。预警结果应用一是指导油田公司下年度监督的重点内容;二是指导各单位来年风险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风险点;三是梳理、总结、形成可实现技防的风险点和技防措施,指导对自建系统、长庆油田生产经营管理平台的技防升级与完善。模型应用的结果表明,该设计的风险预警模型能够较好的完成风险预警工作,随着数据的积累,将能有效发挥风险预警的效能。
3.加强多路径的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力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效能
以提高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技防技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为目标,按照信息化建设同风险管理融合、风险管理信息化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融合的指导思想,长庆油田风险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基于自建系统的风险技防信息化、基于大监督数据池的风险识别信息化、基于三级预警的剩余风险管理信息化三个方面。
基于自建系统的风险技防信息化就是通过对自建系统业务流程的优化完善,把可能发生风险的业务环节的控制措施固化到自建系统中,从而实现风险管理事前事中的技防技控。基于大监督数据池的风险识别信息化主要是利用从统建系统中读取的数据建立大数据池,并通过预置算法完成风险的识别,为自建系统中的风险技防技控提供具体方向。基于三级预警的剩余风险管理信息化,需要专门进行系统开发,并基于预警结果完善自建系统的风险技防技控措施。
通过风险预警“仪表盘”(如图2所示),促进风险管理方法向科学化和可视化转变,“仪表盘”由长庆油田宏观风险预警结果统计、宏观风险汇总结果和各单位风险预警情况可视化堆积柱状图三个部分构成,为风险管理提供更为科学便捷的工具,为管理层提供对风险的宏观判断。
(二)研究亮点
构建了基于系统思维“纵横联动”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剩余风险的三级“量化指示灯”模型,实现风险预警可视化。具体表现在:完成业务层面风险点和宏观风险相对应,体现了系统思维的关联性;实现风险管理系统与内控、依法合规体系“三位一体”相结合,体现了系统思想的整体性;构建了“感知检测、分析预警、指挥调度、实时反馈、督导落实”的工作闭环,体现了系统思想的反馈机制。
四、建议与思考
(一)筑牢“三道防线”组织体系,前置风险管理关口
高层领导率先垂范,把风险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基层部门,形成公司“内控、合规、风险”三位一体的组织合力;转变风险管理理念,前置风险管理关口,实现从事后控制到事中预警、事前防范转变。
(二)持之以恒推进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效能
要积极利用“风险技防措施表”,进行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合理安排监督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实现闭环动态管理,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三)加强风险预警能力建设,确保预警模型实施效果
充分利用风险预警模型,依据预警结果滚动指导风险管理工作,提高风险预警效率;充分与业务部门协同,不断进行数据积累,尤其是周期性数据的积累,逐渐完善风险预警数据库和信息化预警手段,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四)建立系统优化完善三级“量化指示灯”风险预警模型
关注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模型的迭代升级;根据风险变化情况,调整预警模型的参数指标,优化完善预警模型,提高风险预警准确性。

401
点击量
2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年4月 上旬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