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世纪,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消耗高,欧美的石油市场成为国际原油交易中心,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逐渐成为国际原油定价中心。对照市场化定价的基础理论和有效性标准分析,在2000年后,欧美不断扭曲现货市场结构,背离有效市场理论;期货市场有缺陷,出现负油价;市场结构失衡,金融资本掌握定价权。研究认为欧美原油市场定价中心的原油定价有效性显著下降,为中国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位居原油消费潜力最大的亚太市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国际原油交易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在进一步开放现货市场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制度优势加快建设国际原油定价中心,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
关键字:欧美;原油;定价中心;中国
在20世纪,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消耗高,欧美的石油市场成为国际原油交易中心,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逐渐成为国际原油定价中心,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成为国际原油价格的风向标,深刻影响世界宏观经济走势和地缘政治。
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由2020年的最低负40.32美元/桶,涨至2022年3月7日的最高130.5美元/桶;纽约天然气期货价格由2020年的最低1.5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涨至2021年10月6日的最高6.4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冲击,使开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因物价上涨,哈萨克斯坦多地爆发抗议活动、斯里兰卡发生大规模暴乱、欧洲多国陷入能源危机……欧美原油定价中心的有效性值得重新审视,欧美原油期货价格的暴涨暴跌能否真实反映国际原油市场供需的基本面,其形成的价格是否有国际代表性,中国是否有机会争夺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权,建设国际原油定价中心还需做哪些工作等问题,需要正本溯源,深入研究。
1 市场化定价理论与有效性标准
西方经济理论普遍认为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优方式,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认为市场化定价是最科学、最合理、最有效的定价方式,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1.1市场化定价理论基础支撑市场化定价(由市场交易来定价)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有效市场”假设和均衡价格曲线。有效市场是指:交易者自由进出市场没有壁垒,市场能够自动出清没有资源闲置,参与市场的主体符合标准的经济人假设,市场信息完全公开、透明、对等、有效。在有效市场前提下,市场供给和需求按照图1中的曲线变化,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汇点P0处,达到价格均衡,市场资源配置到达最合理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1.2判断市场化定价有效性的标准
按照西方有效市场理论,市场也分多种形态,不是所有的市场都是有效市场。不是政府放弃价格指导,交给市场来解决价格问题,都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判断市场化定价的有效性有两个标准:一是否在有效市场中形成的价格。理论界普遍认为,完全自由开放的粮食现货交易市场、期货市场等是最接近有效市场的形态。二是否是均衡价格。在场内市场中,由于市场交易制度不合理,市场结构不平衡等原因,即使在看似有效的市场中交易,也会出现均衡价格缺失或者长期偏离均衡价格的情况。可见,市场化定价的最有效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有效市场中通过交易发现市场均衡价格。否则,市场化定价相比于政府指导价没有任何理论上的优势。
2 欧美原油定价中心有效性明显下降
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和价格有效性标准来衡量,欧美原油定价中心的有效性明显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不断扭曲现货市场结构,背离有效市场理论从1999年开始,美国与世界第一大石油储量国委内瑞拉的关系开始紧张,2017年美国对委内瑞拉进一步实施了外交孤立、军事威胁、石油禁运、金融制裁,导致该国石油的开发、销售、运输等受到限制,使委内瑞拉的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减11.3%,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由2010年的3.41%降至2020年的0.61%。2000年以来,石油储量第4名的伊朗因为核问题受到美国的制裁越来越多,石油生产和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2002年春,石油储量世界第5名的伊拉克宣布以欧元来结算石油贸易,随后2003年美国发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使伊拉克陷入动荡,严重影响了石油生产。2011年石油储量世界第10名的利比亚发生战争,欧美推翻了卡扎菲政权,使利比亚的石油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以后,国际贸易体系受到更严重的冲击。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18年5月17日社科院学术论坛中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认为贸易理论已相当成熟,关键是如何在体制和政策制定中加以体现,但当前国际环境下这些贸易理论受到了颠覆性挑战。期间,在国际原油价格研究分析领域出现“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全看特朗普”的说法,美国政府人为影响和操纵国际原油市场变得明目张胆。
2022年乌克兰危机后,欧美主要国家对石油储量世界第6名的俄罗斯经济实施了高强度的制裁,让国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结构更加强烈扭曲,欧美市场的石油、天然气期货价格继续在高位攀升。自2000年后,美国及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对世界石油储量前10名中的5个主要国家,进行过直接军事干预或贸易制裁,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供给侧石油储量占比达44%,使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石油产量逐渐减少到世界总产量的23.3%,严重扭曲了石油现货市场的贸易结构,使石油储量和产量结构性失衡(图2)。在此期间,美国的石油产量却逐渐增长到世界的18%,虽然其储量只占世界的4%。随着对俄罗斯制裁的不断加码,今后一段时期市场扭曲会更加严重,这不符合美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美欧的原油市场不符合国际有效市场标准,美国及欧洲的原油市场价格不具有国际代表性,原油定价中心的有效性严重下降。
2.2期货市场有缺陷,出现负油价
2020年,纽约商品交易所前所未有地出现负油价,国际社会开始普遍质疑欧美原油定价中心的有效性。美国时间2020年4月2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5月合约历史上第一次跌入负值,盘中一度触及每桶–40.32美元的历史低点,收于每桶–37.63美元。一举创下两个历史纪录:一是1983年纽约商品交易所开设轻质原油期货以来,首次跌幅超过300%;二是–37.63美元的价格远远低于二战结束后有连续月度数据以来的最低价。这不但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范畴,也使很多金融专业人士大跌眼镜。
这次负油价事件,使很多投资者损失惨重,损失最大的是来自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产品,获利最多的是一家在英国注册的私募能源对冲基金团队。负油价的出现,既不符合常识,也无法用任何经济理论来解释。事后分析,是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漏洞和与交割有关的原油储备基础设施缺陷造成了本次负油价。负油价明显无法反映原油供需基本面,也不可能是有效的均衡价格,不具有代表性。在负油价出现两周前,纽约商品交易所专门修改了交易系统软件,使其能实现负油价的交易,并且取消了熔断机制。这种做法实际是在鼓励油价大幅波动,为交易所吸引更多的投机炒作资金,赚取会员费、保证金、清算费等各种费用。纽约商品交易所滥用了原油期货定价中心的地位,辜负了投资者的信任,严重地损害了自身信誉。
2.3市场结构失衡,金融资本掌握定价权
西方经济学只给出了在有效市场发现均衡价格的基础理论假设,并没有完善的交易市场建设理论来配套。具体到实施中,哪种交易市场结构、交易规则、监管手段是科学的,能够保障交易市场达到有效市场程度,能够快速、低成本地发现均衡价格?各国也都在探索,并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相关研究也很少,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
在投资领域普遍认为,如果市场中的交易者力量相差悬殊,市场价格容易被操控,容易偏离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中的大部分品种或指数走出比较整齐的一致上涨或一致下跌行情,市场是失效的,很难发现均衡价格;市场爆涨暴跌的走势很难发现均衡价格,即使偶然经过均衡价格,也无法发挥价格配置资源的优势,且交易成本巨大。
国际原油现货市场如前文所述,存在很严重的人为扭曲和失衡。在期货市场,虽然无法获取详细数据,但是从欧美的原油期货合约爆涨暴跌的极端走势来看,在欧美的原油期货市场里,金融资本掌握了定价权,从事原油生产、销售的实体企业是市场中较弱的一方,往往被动承受价格的剧烈波动。因为国际原油供需基本面一直比较平稳,并不支持油价暴涨暴跌的走势;实体企业很少会有巨量的闲置资金和专门的人才,能够推动这种行情;实体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喜欢产品价格爆涨暴跌的市场环境,不利于稳健经营;欧美金融市场大量的宏观对冲基金一直有较高的收益,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他们从市场价格博弈中获得了胜利,赚了很多钱。
按照前文介绍的有效市场均衡价格理论(图1),在一段时期内均衡价格应该是相对稳定在一个区间内,如果交易价格一直快速上涨、快速下跌、暴涨暴跌,就说明没有发现均衡价格,或者是产品均衡价格缺失了,期货交易中心给出的价格也就失去了有效性,而欧美原油期货市场价格走势恰恰如此。
3 中国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机会与前景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是否有机会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建设国际原油定价中心?
3.1时机来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
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动辄经济贸易制裁其他主权国家,屡屡实施长臂管辖,将接近世界一半的原油现货供给排除在市场自由交易之外,为了获利制造规则陷阱,任性挥霍多年积累出来的市场信誉,使其原油定价有效性显著下降,多年来滥用国际原油定价中心地位,严重冲击开放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已经引起国际市场参与者的普遍反感。
当年欧美能成为国际原油定价中心,是因为其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大,是世界主要原油消费市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国际原油的主要消费市场将从欧美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中国在2017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更重要的是,中国2021年的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2%,肯定欢迎世界各地的原油进入中国市场,相反美国在2019年开始成为原油净出口国,并不希望其他国家在国际原油市场与其竞争。对比欧美扭曲的原油现货市场,中国更符合有效市场的情景,中国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的时机已经到来。
3.2地理位置优越,位居亚太市场中心
在理论上,期货市场之所以能发现均衡价格,最有效地配置行业资源,是因为其制度设计上有实物交割作为保障,使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到期会收敛一致。期货与现货交割的地理位置,是争夺国际定价中心竞争中十分重要的决定因素。期现交割地点一般要靠近主要消费市场,交通发达方便货物进出,基础设施完善吞吐量大,仓储运输成本低。中国地理位置优越,背靠欧亚大陆,面对太平洋,位居世界原油消费潜力最大的亚太市场中心,拥有多处能够连接欧亚地区陆路交通与海运交通的大型枢纽港口,十分有利于成为国际原油定价和物流交割中心。
中国成为国际原油定价中心后,会吸引周边国家来进行交易,这会使相关国家的命运紧密地与我国联系起来。由于要到我国的石油市场来交易,势必先要将各能源出口国、消费国的货币换成人民币进行交易,这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影响力,成为主要国际流通货币,会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通过金融市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以最小的成本,最高效的方式实现强国目标。
3.3国际原油交易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2018年3月26日,在筹备17年后“中国版”原油期货在上海上市,在推出当年的交易量和持仓量就超过迪拜原油期货,成为仅次于美国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和布伦特原油的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品种。上海原油期货确立的“国际平台、人民币计价、净价交易、保税交割”开放模式展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2020年上海原油期货市场一般法人、特殊法人的日均交易量占比约四成,日均持仓则占比约六成,显示出企业等机构投资者越来越成为原油期货市场的主要交易者,相比欧美原油期货市场,市场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在原油现货市场国际交易中心建设方面,上海浦东、浙江舟山、海南自贸港各具优势。《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重要通道,率先构建高标准国际化经贸规则体系,打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的功能高地。浙江自贸区明确着力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海南自由贸易港2025年即将封关运作,给发展国际原油现货转口贸易提供了更大的想像空间。
3.4万事俱备,只待原油现货市场进一步开放
建设国际原油定价中心,不只期货市场要符合有效市场形态,更重要的是现货市场要具备有效市场的特征。中国在距离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的道路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主要是国内原油现货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开放,还需不断扩大现货市场交易者数量,才更有利于原油定价中心实现价格发现功能。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原油进口贸易分为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两种形式,国营贸易进口实行进口自动许可管理,没有数量限制,占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90%;非国营贸易进口由商务部实行配额管理。虽然入世以来,非国营原油进口贸易主体和进口量均显著增加,2019年是2016年的2倍多。但这与完全开放的有效市场还有差距,随着国内油气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配额管理制度改为备案制的目标可以期待,到时中国将超过欧美,在原油现货市场实现最接近有效市场的状态,有利于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
3.5制度有优势,更有利于建设定价中心
2018年初,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原油期货提出建设亚洲原油定价中心的目标时,国内有专家认为,由于外汇管理政策的原因,国际资金进出交易实行额度管理,不利于活跃交易,不利于形成定价中心。现在来看,这反倒可能成为一个优势。借鉴欧美原油定价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反面经验,虽然金融投资资本对交易中心建设非常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资金越大越好。交易者资金实力相差过大,会出现大户操纵价格的风险,形成的价格不是有效市场均衡价格。上海自贸区的资本账户目前还有外汇额度管理,这会避免国际大金融资本对上海原油交易市场的冲击,能降低定价成本,提高定价效率。
中国市场、中国模式越来越得到国际投资大师的信任和青睐,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和投资人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认为,中国的市场比美国还要自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也经大量的研究后指出:对比德国等国,中国真是“市场经济”。世界三大投资大师之一,吉姆·罗杰斯从多年前就开始看多中国,并长期持有中国股票。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指出,如今中国正处日益强大阶段,而美国面临进一步恶化风险。达利欧很早之前就已经多次公开表态“全球对中国投资不足”,一直看多中国发展前景。桥水的中国主题基金不仅在全球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华的私募基金规模也已经突破百亿。
4 结论
新世纪以来,欧美原油定价中心的原油定价有效性显著下降,为中国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位居原油消费潜力最大的亚太市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国际原油交易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在进一步开放现货市场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制度优势加快建设国际原油定价中心,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

481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年4月 上旬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