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提。石油销售企业正面临全方位变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至关重要。但目前销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不高,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本文结合销售企业实际,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成果转化;评估机制;利益共享
2021年3月,集团公司召开科技委员会会议,将创新战略摆在五大发展战略之首,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推动科技创新战略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根本途径。人类历史上每次社会变革都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科技创新往往会形成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一系列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一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传统或当前主流的技术、产品进行颠覆性改变,引发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对传统产业产生“归零效应”,继而带动产业变革,从而带来人类发展方式的进步。蒸汽机、发电机、原子能和计算机等的发明、改良到投入使用,推动了产业革命,使英国、德国、美国等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即便新的技术不能完全颠覆传统行业,也会起到改造升级作用,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升级。可以说,科技成果的产生和转化,对历史的进程和国力的强弱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科技成果转化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习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必须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必须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必须让科技成果转为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顶层布局,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大数据、数字化转型等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越来越便捷,激发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是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集团公司“十四五”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实施方案为全业务链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销售公司“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销售企业科技创新“十大工程”。中国石油涵盖勘探、炼化、销售多个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在科技创新上“掉队”,必将影响全业务链条的协同发力。各销售企业作为全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业务链,必须主动融入到集团公司制定的全产业创新链之中,在“十大工程”上发力,推动科技成果在销售业务层面向生产力转化,从而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创新连接,形成生产力合力。
二、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石油销售企业相比勘探、炼化等业务板块来说,业务相对单一,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科技成果相对较少。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科技成果在转化中还存在诸多短板。
(一)科技成果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科技成果评估是能都实现高效转化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在科技成果评估方面,“评什么”“谁来评”等关键问题还需要加快解决。对石油销售企业来说,有些成果侧重管理、有些侧重技术、还有些侧重应用,同时需求对象也不一样,有的解决客户需要、有的业务优化,“评什么”“谁来评”都需要差异化实施,简单一刀切必然不能评估出成果的真正价值。
(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还需完善。石油销售企业在营销模式、客户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这为科技成果大范围转化奠定了基础。但目前各销售企业科技成果因缺少成果转化平台不能共享应用,受种种因素制约,单凭本单位进行推广转化扔存在困难,导致能解决销售企业的一些普适性成果应用范围受限,未能充分发挥其成果优势。
(三)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共享”分配机制还需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调动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贯穿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流程。一方面,对在本单位开展应用的科技成果应该如何与研发人员共享利益或者奖励标准没有明确,甚至没有任何激励;另一方面,对有些在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的普适性成果,如何进行利益共享分配也缺乏明确的实施细则。对科研人员来讲,无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严重挫伤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必须着重研究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不多、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创新。销售公司在“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对产业链分“十大”工程方向进行了部署,这些是销售企业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普适性难点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各销售企业均聘任了专家,建议板块从顶层统筹专家资源,着眼“十大”科技工程,紧盯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等转型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支撑销售业务拓展升级,实现科技创新与现实需求无缝对接,避免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脱节,为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完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评估关系到科技成果能否高效转化。针对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不同种类科技成果,建立和完善更加精细化的综合指标,解决好“评什么”的问题。对管理创新成果,其评价指标应坚持管理理念、模式、方法和工具等方面具有创造性改进成效导向,充分发挥其在宏观层面的指导作用;对技术开发成果,应侧重于其在流程优化、指标参数提升、新方法改进等方面评价;对应用成果,要在突出新模型、新工艺和新应用的评价指标上齐发力。
在解决“谁来评”问题上,要统筹多元科技成果评价主体。对适合销售系统内普适性难题的科技成果,要在销售系统内分专业线建立专家库,针对不同类型的成果,推荐不同专业线专家参与评审;涉及到技术开发类的科技成果,可引入科研院所里本领域的专家参与评审。对库站一线的应用成果,评审专家则应侧重一线骨干员工,必要时可以邀请客户参与实地体验的方式予以评价。
(三)建立成果转化推广平台。“酒香也怕巷子深”,建立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对推动成果转化有重要意义,能使科技成果走出“闺房”,进入大众视野,实现科技成果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有效衔接。一方面,在板块层面应建立全销售系统科技成果共享平台,鼓励各销售企业发布科技成果,扩大“供给侧”范围,为更多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奔赴”;另一方面,针对重大、普适性科技成果,板块可以召开成果转化大会,高位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降低成果供给单位独自推广难度。在销售企业层面,可以结合实际建立科技成果和难题发布平台。甘肃销售充分利用创新管理平台,鼓励所属各单位结合实际随时发布科技成果和难题,有效打破了成果只限于本单位应用的“壁垒”,推动了成果在全公司内有效共享,大大提高了科技支撑能力。
(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共享”分配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个主体,探索建立成果供给、保障服务人员利益捆绑、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至关重要。在板块层面,建议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政策予以指导,鼓励科研人员、工作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实际贡献相匹配,不断激发广大科研人员、成果转化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层面,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流程管理、分配管理、信息公示等内容,建立规范的分配流程和管理制度,比如明确个人及项目组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主要完成人奖酬金分配比例,并给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分配自主权。
甘肃销售公司将坚决贯彻集团公司、销售公司科技创新部署,按照集团公司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要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探索,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划图”转化为“施工图”,探索简便实用的制度、规范和流程,建立适合销售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贡献力量。

427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5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