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程度高、资源接替形势严峻、效益建产稳产难度大,这是已经走过近60年开发历程的老油田—大港油田一直面对的巨大难题。
勘探开发研究院作为大港油田“技术参谋部”,始终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积极谋划整体发展战略布局,高效推行“科研生产一体化、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不断更新、升级其作为科研单位的硬核力和软实力。2018年以来,勘探开发研究院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新能源开发利用、人才培养平台搭建等领域持续创新突破,为老油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老油田资源接替解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导向,聚焦页岩油、潜山内幕、低渗透油气藏等潜力领域,加速打造理论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双引擎”,为老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断陷盆地断层多、沉积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强,页岩油甜点富集层认识不清的难题,勘探开发研究院独立自主创新研究,通过500米连续取芯描述、7类52项上万块次分析联测等攻关研究,形成了断陷盆地陆相页岩油富集理论与综合评价技术,率先实现我国陆相页岩型页岩油工业化突破。近两年,大港探区页岩油产量实现台阶式上升,目前大港探区页岩油日产油量最高超400余吨,沧东页岩油5号平台建成10万吨级效益开发示范平台。针对多层系潜山内幕圈闭识别难、油气分布复杂等难题,通过成山—成烃—成储—成藏系统评价,提出古生界残留盆地多层系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理论认识,形成多层系碎屑岩、碳酸盐岩潜山内幕综合评价技术,支撑潜山勘探实现规模发现500亿立方米。针对储气库地质方案设计、钻采、地面工程和生产管理难题,首创复杂断块储气库建设与运行技术体系,形成储气库三维地质体表征技术、气井合理产能设计技术及储气库日调峰量与合理井数耦合设计技术等9项关键技术,长期引领我国储气库设计与建设运行发展方向。
二、坚持协调开放,按下取长补短“快进键”,为老油田均衡发展立新功
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做出最为有利的战略选择。
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研究院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内部协调与外部开放统筹兼顾的发展政策。强化内外部协同研究。充分发挥油区各单位“同根同源、资源互补”的优势,与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分公司、天津储气库分公司等单位积极对接,强强联合开展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战略合作;组织专家走访调研冀东油田、辽河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外部油气生产单位,学习交流成功经验,扩展丰富研究视野,为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引进新理念、开拓新思路。强化科研生产一体化建设。坚持“生产牵引科研走,科研围绕生产转”原则,强化厂院结合,制定以6个技术创新团队、66个生产支撑队伍为主体的工作支撑方案,责任落实细化至各级专家,对口支撑细化至采油厂各作业区,进一步提升支撑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强化知名专家团队培育。以油田公司“人才强企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打破专业壁垒,加强学科交叉,组建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测井评价、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十大核心技术团队,对科研人员实行跨系统、跨专业、跨科室联合培养,更深层次激发科研人员的价值创造力,全力打造行业有名、油田知名的专家团队。
三、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广新能源开发利用,为老油田厚植绿色底色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明确,要力争“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要求各油气田企业2025年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25%。
大港油田公司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双碳”战略目标,将新能源业务发展提升至战略高度。研究院积极响应、快速行动,抢抓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多措并举“减碳”“替碳”。充分发挥特色技术优势,将油气勘探开发成熟技术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在完成中国石油首个浅层地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一批新能源技术及标准体系,支撑油田公司“十四五”期间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积极开展伴生矿潜力研究,初步明确大港探区浅层伴生铀矿分布,完成大港探区铀矿地质筛查及综合地质研究,明确浅层伴生铀矿分布及成矿主控因素,落实铀矿资源潜力目标区;做优光伏能源规划方案,结合院区地理优势,优选位置和光伏发电容量规模,采取浅层地热+光伏+太阳能“三合一”模式,全力建设“零碳”生态院区。
四、坚持共建共享,树起成果普惠“风向标”,为老油田稳健发展开新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员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不断把做大的“蛋糕”分好,使全体干部员工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增强发展动力,朝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研究院大力推动其主力油田油藏描述成果数字化、研究过程协同化,建立形成统一管理的数智油藏协同研究平台,实现软硬件资源100%集中管理、项目研究100%线上运行、研究成果100%共享应用,研究工作由“单兵接力”向“协同共享”转变,为国内一流数智油田建设提供坚强基石;充分借助市场改革的良好契机,统筹打好“改革+市场+政策”三大组合拳,利用现有平台优势,联合油田内部有能力、有资质的实验机构,组建分析化验联盟,分析测试技术互补、设备人员共享,同步推动外部市场拓展,实现分析化验专业水平和市场价值创造能力双提升;积极筹备建立科技展示厅,整合岩心库和地质文化长廊等优势,为石油地质科研人员学习交流平台,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可视化石油地质展示基地及地质科普教育基地。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期下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红绿灯”“指挥棒”,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将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善于“弹钢琴”,坚持“拉手”“筑墙”,统筹兼顾对内协调、对外开放,坚持自然生态与生命的和谐共生,把高质量发展的“蛋糕”做大、分好,坚持不懈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实托举大港油田向着新高度腾飞!

475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5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