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炼油和零售终端利润稳步提升

作者:田野 | 作者单位:

当今的成品油终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聚变,伴随民资、外资连锁油站限制正式取消,我国石油下游环节将完全开放。4年前《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颁布后,成品油终端被视为石油全产业链开放的分水岭,市场格局和竞争主体快速变化,供需关系变化带来客户需求与竞争策略的多元化进程加速,全国成品油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群雄逐鹿”局面。石油全产业链松动,单一投资主体时代结束,会产生“鲶鱼效应”,推动整个产业发展。

发生在生产要素领域里的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通过激发市场活力而释放红利。但形成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一是市场上有众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且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二是产品具有同质性,差别化程度很低,且相对过剩;三是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生产者进出市场不受限制。从这个角度讲,至少在油气终端零售领域,行政垄断程度很低,否则也不需要通过价格竞争来重新洗牌。而事实上,经过市场化洗礼,饱受诟病“体态臃肿”感受不到市场温度变化的国有企业没有倒下,反而变得敏捷而矫健,“群雄逐鹿”的结果也没有让市场变得更糟糕,反而变得多元而透明。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市场回归平稳态势,成品油刚性需求稳步提升。同时,国际原油期价波动收窄,原料成本可控,而成品油价格相对高位,炼油利润明显好转,需求及利润双双向好,提振炼企加工积极性。

一季度主营炼厂汽油产量总计2778万吨,同比下跌90万吨或3%,环比上季度上涨100万吨或4%;主营炼厂柴油产量总计3160万吨,同比上涨180万吨或6%,环比上季度下跌390万吨或11%。一季度主营炼厂加工大庆原油利润呈现上升趋势,理论盈利均值800元/吨,同环比基本持平。整体来看,一季度原料成本有所下降,而产出产品综合价格上升,带动主营炼厂炼油利润走高。进入二季度,炼油装置进入春季集中检修期,主营炼厂加工量及产量将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内需稳定、出口宽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主营炼厂加工积极性普遍提高,或将支撑加工量及成品油产量略高于一季度。内销、外销选择利润最大化后,主营炼厂炼油效益有望进一步优化。

4月28日,中国石油发布季度报:中国石油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24.71亿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436.24亿元,同比增长12.1%。此前一天,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也相继发布了一季度业绩报告。根据报告披露数据,三大石油央企一季度共实现归母净利润945.39亿元,相当于日赚10.6亿元。其中,中国石化完成原油加工量6419万吨,同比增长2.7%;生产成品油3736万吨,同比增长4.7%。营销和分销方面,中国石化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4106万吨,同比增加2.6%。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为104.59亿元。中国石油减收但增利,是三大石油央企中唯一一个净利润实现同比增加的公司。一季度,中国石油加工原油3.27亿桶,比上年同期的3.03亿桶增长8.1%;生产成品油2775.4万吨,比上年同期的2625万吨增长5.7%。

在非主营炼厂,山东地炼走出一波上涨回落行情。一季度,山东地炼平均综合炼油利润环比上涨352.8元/吨。在成本方面,原油作为炼油行业上游原料,均价环比下滑。在炼油产品方面,受供需基本面改善,以及市场业者心理预期走强提振,汽、柴油价格先震荡上涨,而后高位波动,其中柴油由于去年四季度末价格跌至相对低位,因此虽然一季度价格整体呈上涨走势,但月均价仍是环比下滑。综合收率等情况来看,一季度成本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山东地炼综合炼油利润环比出现上涨,给予批发价格底部支撑及阶段性获得上涨动能。在开工率方面,国际油价走弱及地缘冲突频发等不利因素对炼油行业生产运行带来一定挑战,山东地炼平均开工率为63.6%,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吨油利润约为110元,同比下降140.7元/吨。

在成品油批零价差方面,一季度国内成品油批零价差整体呈现上移趋势。尤其3月开始,价差扩大明显。主要原因是成品油调价历经两次搁浅后,在3月17日正式落地,且新一轮调价仍是下调预期,政策面利空影响加大。市场投机需求受抑制,主营及炼厂出货多偏弱。汽柴油价格重心震荡下移,批零价格逐渐扩大。这在一定程度提振了终端客户补库信心,令批发市场活跃度有所增加。后期来看,国内汽油、柴油需求或保持平稳向上。虽然不排除刚需支撑下汽柴油市场成交或有短时好转,但持续性或欠佳。预计后期国内汽柴油成交价格或跌后反弹,汽柴油批零价差或呈先扩大后缩窄态势。整体来看,一季度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环比均呈现上涨走势,其中汽油均价涨幅更为明显,但3月下旬均出现明显回落。分开来看,消息面及供需基本面对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主导作用交替进行。当汽、柴油需求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均呈现出明显上涨或高位波动趋势;而需求面转弱,原油价格又快速下跌的情况下,汽、柴油批发价格也难以坚守高位,出现了明显下滑。

近年来,国内炼化产业加快融入全球石化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打造世界级炼化基地,镇海炼化一期、古雷石化一期、广东石化、浙江石化、盛虹炼化等项目建成投产,裕龙岛炼化一体化等项目积极推进。截至2022年,国内炼油、乙烯能力分别达9.24亿吨/年、4953万吨/年,稳居世界第一大炼油、乙烯生产国;千万吨级炼厂达35家,合计炼油能力5.08亿吨/年,占国内炼油总能力的55%;百万吨级乙烯企业达20家,合计乙烯能力2941万吨/年,占国内乙烯总能力的59.4%。同时,国内炼化企业大力实施“油转化”“油转特”,一批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大乙烯项目加快推进,吉林石化、广西石化、安庆石化、岳阳石化等转型项目获批或开建。2022年,国内汽柴煤油、化工轻油、燃料油产量分别为4亿吨、1.18亿吨和507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7%、增长6.4%和增长16.6%;收率分别为58.8%、17.3%和7.5%,同比分别下降1.7个百分点、提高1.9个百分点和提高1.4个百分点。

在终端零售方面,2022年全国加油站总量出现首次下降,意味着加油站行业存量竞争进一步加剧。截至2023年3月,全国加油站总量为10.76万座,同比减少110余座,降低约0.11%。加油站数量的减少和公路里程的增长,导致加油站密度继续降低,为2座/百千米,同比减少0.03座/百千米。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广背景下,传统加油站已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服务需求,因此加油站逐渐由单一燃料补给向多元化服务转型已成大势所趋。多功能综合能源服务站以最大化满足客户综合需求为核心,通过智能化管理和多元化经营,将传统加油业务与成品油、天然气、氢气、充电桩、便利店、餐饮等非油品业务进行融合,实现综合能源服务一站供应。

点击下载PDF

408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5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