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交通出行活动逐步从疫情中恢复,汽柴煤等主要油品均呈现供需双升局面。全球汽油需求量同比上升1.2%,柴油需求量同比上升2.1%,航煤需求量大幅提升18.3%。乌克兰危机引发欧洲油气供给紧张使其炼化产业遭遇原料短缺、价格猛涨和利润承压三重困境,炼厂和化工厂纷纷调整原料、减产甚至停产。美国70多年来首次出现冬季柴油库存位于最低水平,包括纽约和新英格兰在内的东北部地区柴油短缺最为严重。这导致美国柴油价格激增,2022年11月交货的柴油价格上涨了33%。
为了尽快填补供应缺口,美东海岸炼油厂开足马力,尽可能多地生产柴油。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指出,东海岸4座炼油厂2022年6月和7月开工率为100%,截至今年初开工率甚至高达102.5%,但目前已无法提供更多石油产品。鉴于其库存远低于正常水平,柴油和取暖油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消费品和取暖费更加昂贵,从而加剧通胀程度。
成品油短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更深度衰退。EIA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初,美中间馏分油库存比5年同期平均水平低20%。与上年冬季相比,美国东北部依赖取暖油供暖的家庭今冬取暖费用将增加21%。
近年来,北美地区成品油消费以汽油、航空煤油等轻质馏分油为主,需求主要由全球第一大消费国美国带动。美国公路运输、航空高度发达,因此对于汽油、航空煤油等轻质馏分油需求量大,进而影响了整个北美地区的油品消费结构。欧洲地区成品油消费结构中柴油等中质馏分油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其原因就是欧盟在近年来努力倡导绿色能源消费,加上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柴油作为较为绿色的能源受到青睐,而欧洲汽车也多以柴油燃料为主。
亚太地区成品油消费结构中轻质馏分油和中质馏分油需求量呈均等平分态势,主要消费由中国、印度等国家所推动。“双碳”目标确定后,中国寻求产业转型进而推动了轻质馏分油需求,使得整个亚太地区轻质馏分油消费呈上行态势;中质馏分油稳定增长则由印度工业化进程所带动。中东地区则呈现中质馏分油、轻质馏分油和重质馏分油消费三足鼎立之势,这与中东国家需求分化格局相关。伊朗因受制裁严重,国内汽油资源匮乏,但其对于汽油需求量也最高。沙特阿拉伯成品油消费主要为汽油和柴油,原因是受不断增长的机车保有量,以及工业增长所推动。阿联酋成品油消费则集中在柴油和航空煤油,主要原因为国内航空业,以及相关基建高速发展。
日本油品消费结构总体保持稳定,其中汽油消费占总消费量的1/3,接下来是石脑油和柴油,占比分别为25%和17%。汽油消费之所以占到了30%,是因为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汽油消费量居高不下。但从整体消费量来看,汽油消费量近几年小幅下降,原因是日本能源危机意识强,已开始转型产出清洁能源。此外,近期日本经济发展缓慢,造成消费萎缩,需求量有所减少。
综合来看,世界各地因为各自需求,以及地理位置差异在油品消费结构上也存在差异,作为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并存的能源品种,油品一方面价格变动对供需关系变化较为敏感,同时价格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供需关系;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产品,其价格变动又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022年以来,国内成品油消费在国内疫情反复与地缘政治紧张的双重影响之下,呈区间震荡态势。由于经济复苏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国内成品油消费量相比2021年出现下滑走势。燃油车禁售令的推出,将延缓成品油需求量恢复速度,导致成品油消费量增长进一步放慢。2022年新冠疫情反复,国民长途出行频次减少,汽车消费量显著下降,需求量大幅减少。2022年我国工业发展态势良好,柴油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除2022年7月以外,其他月份柴油表观消费量相比上年同期均为正增长。2022年我国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8076.1万吨,同比增加3498.36万吨,同比增长24%。上半年,柴油需求水平较为平稳,月度消费量相差较小,但总体呈增长态势;进入三季度后,柴油消费量除7月有所回落外,其他月份均呈上升行情。
2022年,我国成品油进出口总量与进出口总额均出现大幅度下降。成品油出口总量3438万吨,同比下降14%:其中汽油1256万吨,同比下降13.6%;柴油1092万吨,同比下降36.5%;煤油1090万吨,同比增加27.4%。在国内成品油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柴汽比下滑大趋势下,出口柴汽比值继续保持下降,自2015年以来汽油出口量首次反超柴油。在成品油进口方面,2022年我国成品油进口量达到2645万吨,累计下降2.5%。
预计2023年,我国GDP增长为5%,并且原油价格在2023年将温和回落,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使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部分计划首购新能源车的车主可能又会转而购买传统燃油车。2023年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及地方相关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等可能还将延续,汽车消费市场也将一改2022年的疲软表现。同时,旅游消费的复苏也将带动交通运输业成品油需求量增加。因此,成品油需求将结束2022年的下跌趋势,并逐渐回升。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成品油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汽油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从而推动成品油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拉动柴油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拓展成品油行业的市场规模。

427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5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