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进程在创造前所未有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导致难以弥补的生态戕害—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资源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实际上,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综合效益。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就是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珍惜每一寸土地,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决定了土地供需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土地污染不仅导致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大气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还将直接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导致产生粮食和农产品收成下降、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民生问题。
对石油企业而言,土地工作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如何既遵守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又要保障油气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用地及时规范获取,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生态政治问题。从经济方面讲,在新增用地方面,国家通过提高临时占地和永久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及生态修复标准等方式,持续抬高土地获取成本。在大庆市区,目前新增用地最低标准由64.3元/平方米调至67.9元/平方米,上调了5.6个百分点,对公司资产结构、资本结构,以及生产经营产生极大影响。从生态政治方面讲,国土督察、审计巡视等管控越来越严,企业依法合规取得临时用地和建设用地难度增加,风险上升。
大庆油田将油气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机结合,按照“空间优化、规模管控、集约集聚、功能凸显、盘活处置、综合整治、监管保护”原则,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重“惜”地、严“护”地、促“省”地、控“用”地,实“治”地、强“管”地,形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闭环管理模式;从理念、源头、技术、过程、绿色和机制等六个维度着眼,全方位动员、全链条推动、全角度优化、全范畴挖潜、全领域覆盖、全流程保障,以“组合拳”形式,以制度约束行为,以行为推动执行,以执行强化效果,以效果促进规范,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最大程度发挥有限土地承载力,节约集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他们发挥舆论作用,在正向上引导;发挥杠杆作用,在反向上倒逼;发挥带动作用,在方式上强化,“十三五”以来,累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8628公顷,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4.9亿元,其中节约补偿成本6.33亿元,创造效益6.68亿元,节省土地恢复治理费用4.31亿元,提高油田自有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补偿费用7.58亿元。在取得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既要经济红,也要生态绿。大庆油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与实践表明,只要坚持油气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那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实际上,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需要发掘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的经济价值,进一步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94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7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