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石化:打造“互联网+ 商业+ 金融+N”全渠道服务矩阵

作者: | 作者单位: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传统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能源企业需要整合内外部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围绕数据、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互动创新,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中国石化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与经济驱动力,以石化工业互联网为支撑,聚焦集团一体化管控能力、板块创新创效能力、专业化统筹管理能力和新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围绕全产业链开展数字化转型。

中国石化统筹制定了以提升产业数智化水平为核心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是:按照“数据+平台+应用”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全产业、支撑各领域业务创新的管理、生产、服务、金融“四朵云”,构建完善统一的数据治理与信息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管控、网络安全“三大体系”,打造敏捷高效、稳定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撑和数字化服务“两大平台”(统称“432工程”),夯实公司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基石;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北斗等技术应用,大力推进各领域业务上云用数赋智,促进和引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支撑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中国石化董事长、集团党组书记马永生表示,“当前,中国石化正在以积极的态度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我们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来支持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码推进全产业提质升级。中国石化以炼油化工为切入点,以提升全面感知、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科学决策等4项能力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全产业智能制造。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建成10家智能工厂、2个智能油气田示范区、150座智能加油服务站和1家智能化研究院。其中,镇海炼化、茂名石化等5家企业被评选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要成为世界领先企业,必须具备世界领先的创新引领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中国石化建设了经营管理数据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数据治理和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了3万多个数据资源模型,支持了财务、物资、营销、金融等业务领域数据分析类应用;在生产领域开展了异常工况识别、生产预警、设备故障诊断分析等工业大数据应用,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评估和和故障诊断预警;开发了客户画像、客群分析、采购预测、营销分析等10余项客户大数据应用,在易派客、石化e贸平台和销售企业上线应用。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中国石化自主建设的“石化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承载400多个工业机理模型、20多个工业智能算法,连接了75万余台工业设备,形成了大数据、物联网等11大类技术服务,支撑了公司智能制造和商业新业态发展,初步实现了与航天云网和物资供应商的平台融通、系统直连。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快智能油气田、智能工厂、智能加油服务站、智能研究院、智能工程建设推广,聚焦系统优化、协同生产、智能运营,建设集团智能运营中心,打造中国石化智慧大脑,构建中国石化“石化智云”工业互联网,实现全产业云生产、智运营,推动组织升级、流程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整体提升集团运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商业+金融+N”全渠道服务矩阵,撬动万亿规模新市场,拓展数字经济增长新空间,形成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点击下载PDF

388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