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年集中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已经建成应用了涵盖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综合管理、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的80个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化从分散向集中、从集中向集成的两次阶段性跨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指出,中国石油将利用自动感知实时采集油气产业链运行数据,利用全面互联广泛获取内外部数据,运用数字化技术持续优化业务执行和运营效率,“十四五”末初步建成“数字中国石油”。
历经多年实践探索,中国石油上游信息化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遵照中国石油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和上游“两统一、一通用”蓝图,建成应用了A1、A2、A5、A6、A8、A11、D2等7个统建系统,各油气田根据自身特点开发了一系列典型应用,建成了从作业区、采油气厂、油气田公司到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覆盖了勘探开发的核心业务和关键环节。
—在油气生产领域,累计建成各类数字化井19.4万口、站2.02万座,约占中国石油井、站总数的68%和78%,其中长庆、塔里木、西南、大港、青海、吐哈、冀东等10个油气田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自动化。
—在炼化领域,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将数字化、智能化贯穿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经营管理、新产品开发、产品营销、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全过程,全面增强企业动态感知、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科学决策等能力,积极培育和构建国家、社会、企业、客户等共同价值分享的绿色新生态价值链体系,实现企业卓越运营目标。以长庆石化为例,目前已搭建了国内首套全厂级、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工厂模型,建立了覆盖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能源管理等6大领域的可视化管控系统和平台,初步实现了管理精益化、运行自动化、设备智能化、安全可靠化。除长庆石化外,中国石油在独山子石化、四川石化、广西石化、云南石化、大连石化也基本建成了智能工厂1.0企业。与此同时,中国石油正在建设的广东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以及长庆和塔里木两套乙烷制乙烯项目在建设之初即固化智能基因,以数字孪生、智能物联、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建设“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级炼化基地”。
—在油品销售领域,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中国石油销售公司已实现了信息系统对成品油产供销、市场、客户服务等业务的支撑,“油卡非润气”、业务和财务、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为销售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加油站管理系统3.0建设项目,重点突出数字化转型、差异化营销、精细化管理,打造智能化营销和面向用户的数字化运营服务平台。各地区销售公司也已经开始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大数据应用、智慧加油站建设、智能支付等方面积极推进。
时代浪潮浩浩荡荡,作为传统能源行业,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深远重大:基于“双碳”时代的绿色责任,必须利用数字技术深化业务的结构性变革和核心生产力的提升,以顺应能源转型新形势;同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石油更要担当起建设数字中国主力军的历史重任。

417
点击量
1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10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