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简称分公司)生产区域点多线长面广,自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坚持以“五个融合”为抓手,构筑起“油公司”模式下“大安全”管理矩阵,为建设蒙西综合性能源基地提供了强有力“安全密匙”保障。分公司连续多年获评华北油田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先进单位。
教育融合,创建浸润式油区“大安全”课堂
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分公司坚持党建统领、安全为上,促进思政教育与安全浸润的同频共振、同步提升。
深化递进式学习—在夯实“大安全”思想根基上下功夫。始终将安全环保纳入两级班子成员理论武装的必学范畴,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 学习制度,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在基层单位全面推行“年度统筹学+每周集中学+个人自主学”的三级学习体系,充分用好“三会一课”等传统载体、党小组学习会等传统载体,创新运用“安全知识小讲堂”“岗位安全讲述”等互动形式,以沉浸式学习强化认知、以互动性交流凝聚共识,既提升全员安全环保意识,又增强干部员工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深化开放式学习—在践行“大安全”实践要求上下功夫。创新推行“走出去学”“井场课堂” 等开放式学习模式,围绕“安全生产大家谈”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坚持问题导向,带着实际问题学、联系岗位实践学,引导全员践行 “身边无‘三违’”承诺,全员自觉对表对标安全行为标准、安全生产规程,主动找差距、查不足,实现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深化联动式学习—在提升“大安全”整体效能上下功夫。将安全环保教育与转观念主题教育深度融合,组织分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及青年员工代表,深入分公司和参战单位开展“四级”联动宣讲,推动甲乙方“大安全”理念融合,共同修制定HSE管理办法20余项、培训员工3000余人次,实现安全环保“全员参与”向“全员主动履职”升级。
业务融合,创建闭环式油区“大安管”模块
注重发挥党建优势,分公司坚持融入中心、创新思路,织密权责清晰、职责分明、纵向到边的区域安全管理网格。
构建“党建+安全”管理框架。按照清单化管理以“四责协同”压实安全管理责任,打造“党建主体责任与安全管理责任”闭环模式,确保明责、履责、督责、考责全覆盖。在巴彦油田“两站四线”重点工程建设中,分公司对全程把控的操作规程、管理流程、应急预案等多项重点环节进行研讨分析,与10余个参战队伍做好全过程安全环保对接,根据岗位分工和生产实际细化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责任清单,以风险清单为抓手排查隐患,对施工中检查发现的200余项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构建责任链条,形成责任闭环。
织密“党建+安全”管理网络。开启区域安全“共建共管”,成立分公司党委主导、各承包商参与的联合安委会,整合内外部资源,将承包商配备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第三方专业机构安全辅助人员纳入分公司统一管理,与油田公司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巴彦综合监督站合署办公,落实“四全”原则、“四查”要求,常态化开展承包商自检、专项审核交叉联查和安全部门日常检查,做到“实事共办、大事共议、要事共决、难题共解”,区域防范化解风险实现新提升。
推进“党建+安全”深度融合。把安全示范效应作为服务党建的重要载体,分片成立“党员责任区”,并聘请党员为责任区安全环保监督员,加强对承包商施工作业过程全监管,严格“按单”管理,执行“末位淘汰、黄牌警告、停工整顿”等管理要求,确保安全制度100%落实在责任区、安全问题100%解决在责任区、党员形象100%树立在责任区。今年以来,共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线泄漏、火灾事故等分公司级演练5次,参与企地联动井控联合演练1次,自我防范、协同作战能力持续增强。
理念融合,创建融合式油区“大安控”网格
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分公司坚持超前防控、精准防控,构建上下贯通、逐级推进、层层落实的风险管控体系。
深化双重式风险防控机制。针对巴彦油田较长时期处于快速建产阶段,安全风险防控任务量大的实际,分公司念好“双”字诀,创新构建“大风控”工作模式,强化“安眼工程”加“风控平台”双重安全保障。加快“安眼”工程建设,巴彦油田属地内作业队、井场、单井、钻井队安装上线200余组摄像头,对施工现场全过程、全方位远程监控,构建“人防+技防”“线上+线下”双管控模式。加强承包商管理,以“三评估三管控”为重点,组织开展承包商入场及各类专项培训,推动巴彦油田整体安全管控水平上台阶。
深化全方位安全监管机制。跳出安全监管的“小圈子”,分公司念好“全”字诀,创新构建“大监管”工作模式,集合各方优势力量,联合各承包商驻井监督、工程监理等,压实巴彦油区全方位安全监管责任,努力形成多层级、多角度的监管合力。开好日巡查问题通报会、周总结会、月例会,研判监督问题实质,共享安全管控成果,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广泛开展身边隐患“随手拍”和隐患排查“大比武”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参与属地单位安全管理,仅今年就开展2轮次隐患排查“大比武”活动,闭环整改问题300余项。
深化联合型应急响应机制。贯彻联防联控思想,分公司念好“联”字诀,创建“大应急”管理模式,采取“主体承包、分部落实、整体联动、资源共享”方式,量身制定14套应急处置流程,沟通融合各单位应急管理架构,确保应急处置同标准、同步骤。为有效应对巴彦油田地处偏远的井控压力,依托渤海钻探建设巴彦井控应急抢险中心,实行共建合作模式,与地方政府联动进行应急突发事件常态化演练,建设井控物资库,具备处理三级井控事件和初期的二级井控事件的能力,全面建成以巴彦油田兴华区块为中心、吉兰泰油田应急站为保障的30千米范围快速处置圈,200千米范围应急保障圈,全力保障巴彦油田井控的整体安全。
资源融合,创建协作式油区“大安创”标杆
着重发挥区域优势,分公司坚持党旗所指、警旗所向,让“石油红+警察蓝” 触角延伸油田治理全过程,以高质量警企协作助推高质量平安油田创建。
打造“协作共同体”。锚定构建“警企协作共同体”的工作目标,定期协调召开油气安保工作协调会议,建立“联合议事、联合机构、联防力量、联动措施”的警企协作“四联”工作机制。利用“警企联驻”管理优势,以“联学共建”主题活动为抓手,线上交流、线下互动。坚持集中宣教与经常宣教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推进工作相结合,用活警示教育、法制教育、专题展览等多种载体,推动“定向宣传”进乡村、进牧户、进场所,形成服务油田上产大平安共识。建立每季度警企联合议事制度,落实“三个必须”要求,必须凝聚共识、融合联动,必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必须立足共建、持续提升,共同组织安保防恐隐患排查、参建队伍检查、“反内盗”“反三盗”等专项整治行动,放大“1+1>2”的警企共建效应。
创建“高标警务室”。以在巴彦油田联合开展警务室达标创建为抓手,把治安保卫嵌入油气生产管理。高规格设立警企联合机构,持续深化巴彦油田中心警务室建设,历时2个月在临河区丹达乡派出所原址建成巴彦油田中心警务室,跨区域油气安保警企协作强大合力全面形成。高配置完善警企联防力量,分公司和巴彦淖尔市公安局以超出派出所配置高配中心警务室组织机构,油田中心警务室主任由临河公安局原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教导员由分公司综治保卫专职管理干部担任,配足警保力量,配齐装备器材,治安力量辐射油田全域及2个国家二级重点安保防恐站队。同时,在临河油区成立长输管线巡检班,以警企资源共享、情报互通、指挥联动、快速反应,确保长输管线安全平稳运行。正是巴彦油田警企双方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战略合作,有力维护油田生产治安稳定。
管理融合,创建预防式油区“大安防”屏障
着力发挥技术优势,分公司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承“我们都是‘织网人’,我们都是‘护场人’”的理念,织密油区环境安全巡护“天网”。
织密“三道防护网”。落实华北油田“三防”体系建设要求,构建“网格化”人防模式,完善“1+N+X”网格管理机制,以党支部为单元,1名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N名党小组组长担任网格员,X名员工担任网格志愿者的标配网格队伍,重在调查走访、化解矛盾。2024年以来,分公司综治力量与6个油区属地派出所联合督查32次,现场督促整改12项治安问题。完善“多元化”物防配备,落实“四个一百”,分公司3个二级反恐重点队站生产现场摄像头覆盖率100%、人脸识别门禁系统100%安装、门卫防护检测设备100%配备、队站出入口冲撞拒马100%设置。提升“智能化”技防水平,油区各集输干线全部安装温压报警装置,重点油区实行无人机巡查,实时形成AI分析报告,油区重点单井、平台井场实现监控摄像头全覆盖。
强化分级巡护。创新油区分级巡护,针对临河油区创新实行管道“333”分级巡护管理,明确站至站集输干线划为A类、井至站集输管线划为B类、单井管线划为C类管线,要求A类管线每周巡查一次、每2周踏查1次,B类管线每天巡查1次,C类管线岗位员工每天巡查1次,强化对原油拉运装和管道集输全过程监控,落实时时处处见警灯、见警车、见警察“三见”制度要求。创新油区网舆联合监控,建立与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巴彦淖尔日报社网络舆情联合管控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拓宽收集范围、提升管控能力,2024年以来共制发舆情监测报告36期,有效化解负面信息百余条,为地方群众答疑解惑20余条,以最高标准、最严组织、最实措施、最好效果确保“三零”目标实现。

26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8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