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启示一 时代命题与企业答卷

作者:志祥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企业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国有企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论述,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更好地统一起来,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在制度建设中提高治理效能,在健全机制中更好促进各治理主体发挥作用,努力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夯实制度根基。

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部署与中国石油“建设具有石油特点的治理体系”的要求,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坐标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管理创新破题,其构建的年产五百亿立方米大型气田治理体系,成为观察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样本。

解读创新案例《大型气田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主体架构,我们看到了其三维透视治理的创新。一是制度之维: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西南油气田将党委会前置研究嵌入决策流程,重大事项决策效率提升40%;党建考核指标与经营业绩KPI双向挂钩,“三会一层”权责边界清单覆盖98%治理事项。二是技术之维:数字赋能传统能源转型。西南油气田2.6万个物联网终端构建的“数字孪生气田”,AI钻井参数优化系统使单井产能提升15%;区块链技术应用于450亿立方米天然气交易结算。三是机制之维:市场化改革激发组织活力。西南油气田对44个二级单位实施的“五类三级”授权模型,创新“储量证券化”激励机制,探井成功率提升至72%,建立行业首个碳足迹追溯系统,减排量可交易化。

国有企业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西南油气田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强化国有企业治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彰显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尤其是,将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的论断置于中国语境,西南油气田给出了创新解答。其构建的六大治理体系犹如精密齿轮:党委“把方向”与董事会“作决策”的有机衔接;“公司—作业区”二级架构的瘦身健体,带来51%审批事项的精简;数字化管控平台创造了450亿立方米输配量“零失误”的行业奇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破解的三大治理难题:在四川盆地复杂地质条件下,通过“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模式将单井决策周期压缩60%;创新“气田群协同开发”机制,支撑年产量五年增长42%;构建的“管网智慧大脑”使人均劳效达182万元/年,超出行业均值23%。这些突破不仅带来121亿元净利润的经营业绩,更探索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西南路径”。即:突出“天然气为主”的发展根基,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业务做大做强,树立国内最具特色的天然气品牌;突出“国际一流”的目标追求,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打造一流的业绩、管理、技术与人才队伍,成为行业标杆;突出“综合性能源企业”的产业布局,在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绿色转型。

西南油气田的实践印证了德鲁克“管理是组织社会的器官”这一论断。其创新价值在于:既遵循“战略管控+运营监控”的国际通行准则,又通过“党委领导+市场化运作”彰显中国特色。随着“气田群智能体”等新模式的成熟,这套治理体系不仅为国内能源企业转型提供范式,更将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注入中国管理智慧。


点击下载PDF

17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8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