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改变中国引领时代
热点: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20年前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点评:“两山”理念源自中华文明精粹,传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明根脉。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和保护,这些曾被视为难以调和的难题,在中国的实践中找到答案。“两山”理念的非凡之处在于其超越了狭隘的功利主义与短期主义,不仅关乎环境保护,更彰显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两山”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探索凝聚共识,指明了路径、提供了新范式,为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人工智能重塑中国制造新优势
热点: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点评: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被视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塑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造升级,同时催生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人工智能正重塑国际竞争格局,我国将其置于战略核心,就是要抓住机遇,抢占先机。“人工智能+”要发挥的是乘数效应。打通数据孤岛,降低应用门槛,破解技术难题,这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双向奔赴,将推动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攀升,铸就更坚实的竞争新优势,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能源行业强力“反内卷”
热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点评:此次修法首次将“反内卷”纳入法律框架,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剑指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歧视等不正当行为。在电力、光伏、储能等能源领域,近年来价格乱象频发,企业集体陷入“增产不增效”的发展悖论,甚至威胁长期技术创新能力,侵蚀行业全球领先优势。《草案》以更高的罚款上限和更清晰的违法认定标准,建立起更具威慑力的硬性法律约束,不仅提升了违法成本,也有助于改善“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市场困境,有望推动市场监管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转变。
我国加速构建气候韧性能源体系
热点:近日,四川省出台全国首个跨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系统性思维统筹生态保护与能源发展,为青藏高原地区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提供了行动指南。
点评:在全球气候“暖湿化”趋势加剧、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四川青藏高原区域不断加深的“暖湿化”趋势,正对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多重挑战。面对能源领域的气候风险,构建气候韧性能源体系成为关键,这就需要制度创新与多元协同。在新出台的这部地方性行动方案里,当地通过政策协同、资金保障、区域联动三大机制,试图破解能源气候适应中的“碎片化”难题,确保适应举措从“纸上”落到“地上”。这也为全国能源气候适应工作探索了实践路径。
中国成全球首个单月用电破“万”大国
热点:7月份,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达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点评:这是全球首次有国家单月用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这一数据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的用电总和,美国3个月的用电量。表面看,它源于高温天气和经济活跃的共振效应;深层看,更折射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与深刻转型。超万亿规模用电量的出现,是中国经济活力和中国能源供应体系韧性同步作用的结果。1万亿度电,这个数字既是中国经济活力的“心电图”,也是其转型升级必须承受的重压。它背后,是14亿人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是产业迈向高端的坚定决心,更是一场关乎未来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伟大远征。
我国首个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今年产量破百万吨
热点:截至7月底,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今年页岩油累计产量已突破100万吨,相较去年提前了近4个月。
点评: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作为我国首个陆相页岩油示范区,肩负着我国陆相页岩油开发、保障国家油气战略的重要使命。吉木萨尔页岩油埋深超3500米,渗透率是常规油藏的万分之一,开采难度如同“磨刀石里榨油”。如今,该示范区建设在基础理论、开发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模式、绿色环保方面铸就“五个示范成效”,取得丰硕成果。中国石油以吉木萨尔页岩油勘探开发实践为蓝本,牵头构建了我国页岩油标准体系框架,主导和参与制定标准85项,为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工业化发展夯实了根基。
人工智能发展推升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
热点:近日,美国东部电网的独立监管机构在其季度报告中建议,连接到美国电网的大型数据中心要自带发电设施,原因在于发展数据中心给美国现有公共事业带来了压力。
点评: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不少行业巨头一再增加对该领域的投资。美国科技公司正在因数据中心建设而变成能源需求大户。数据中心发展对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也可见一斑。目前,不少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大大降低,其中太阳能的能源成本已从化石燃料的400%降至不足60%,这成为能源模式转型的关键契机。因此,短期来看,数据中心的发展确实增加了电力供应的负担;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如果能抓住机会,则有可能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

20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8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