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5年7月,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交汇点。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赋予当前工作特殊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五年规划蕴含治国理政智慧,具有鲜明特征。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针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并要求“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工作,为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指明方向。会议同时指出,“十五五”时期是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在这一背景下,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攻坚克难、聚焦主责主业、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至关重要。
响应中央部署,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及国家管网集团(简称“三油一网”)于7月中下旬陆续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以坚定决心擘画能源强国蓝图:
—中国石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作了题为《强化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讲话;
—中国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侯启军作了题为《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凝心聚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讲话;
—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作了题为《坚定信心谋发展、矢志一流谱新篇、为决战决胜“十四五”目标任务而不懈奋斗》的讲话;
—国家管网集团召开年中工作会议暨党建工作推进会,动员全体干部员工牢记嘱托、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及“十四五”规划,如期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2025年,全球能源格局深刻震荡,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战场。地缘政治变局、低碳技术突破、人工智能深度渗透等因素交织叠加,为能源价值链各环节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回望,显著变化在于,过去五年间低碳减排逻辑已深度嵌入中国能源供给与消费体系构建进程,重塑了多个关联产业链,中国能源正坚定迈向安全高效、清洁低碳之路。在此背景下,“三油一网”的年中会议,既是对“十四五”冲刺阶段的战术部署,更是面向“十五五”及2035年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战略校准。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置于重点任务首位,明确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对标此要求,“三油一网”的发展轨迹清晰呈现出“双重跨越”特征:一方面,需跨越传统能源公司发展周期,在保障油气产量当量稳定增长(“硬支撑”)的同时,着力培育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软支撑”);另一方面,需跨越后发追赶的路径依赖,在战略领域加速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局部“领跑”的质量跃升。
值此“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四大能源央企在“年中答辩”中,不约而同将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视为破解能源安全、绿色低碳、经济可承受“三角难题”的核心路径:中国石油提出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立体转型策略;中国石化聚焦“决胜收官”与“筑基未来”双轨并进;中国海油着力锻造海洋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构筑差异化优势;国家管网集团则加速构建现代化“全国一张网”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世界一流”不仅是会议高频关键词,更是其准确把握国家大局、洞察环境演变、统筹高质量发展战略、扛牢新时代央企使命的集中体现,并为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奠定了基调。
透视“三油一网”“年中答辩”,既是对其上半年履行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双重责任成效的集中检视,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能源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重要嘱托在实践层面的深化落实,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担当,为迈向能源强国新征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44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8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