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原服务”国内外比翼齐飞

作者:本刊记者 胡玮斐 通讯员 陈慧智 | 作者单位:

2024年上半年,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6000余名油田职工高举“中原服务”品牌,辗转山东、天津、四川、内蒙古等28个省市、自治区和斯里兰卡、文莱等9个国家,年实现外部市场收入15亿元以上,为老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生产动能。

亮出“中原铁军”风采

早在19世纪80年代末,中原油田作为全国石油石化行业最早拓展海外市场的央企,已经组建服务团队,走进非洲,锻炼出强大的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力。1996年,中原油田再出重拳,组建石油工程技术精英服务队,凭借闯市场的经验、过硬的队伍作风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也门、哈萨克斯坦等海外市场,亮出了“中原铁军”风采。

中原油田的“中原铁军”“走出去”,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专业化队伍、油气主业队伍纷纷走出去闯市场,2003年,中原油田原输油管理处承揽了西北油田分公司原输油储运项目;2005年,原采油五厂承揽了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油田采油外部市场后,多项业务异军突起。至2013年,中原油田外部用工人数增至3720人,外部市场收入实现4.55亿元。

外部市场的捷报频传,让中原石油人更加增添了中原服务“走出去”的信心与动力。2014年,中原油田成立外部市场领导小组,重点研究市场开发和考核政策,统筹协调市场开发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大规范了油田的外部市场管理。2022年,为促进品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提升品牌竞争力,将“中原气服”“中原服务”品牌整合为新的“中原服务”品牌,实现一盘棋整体布局,将国内外外部市场业务打造成与中原油田主业比翼齐飞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立足中原、面向国内、走向海外”,是2020年以来,中原油田开展大兵团作战,“十四五”外部市场发展规划的战略定位。油田明确了走“价值引领,创新驱动,中高端布局,全链条服务,特色化发展”开发之路,对勘探局、分公司实行一体化统筹管理,构建“四区三线一周边(四区:华北、西北、西南和华东4个区域;三线:国家管网、东部沿海、一带一路3个连线;一周边:濮阳市周边市场)”的市场格局。

随着中高端市场的不断开拓,中原油田的规模效益和品牌形象同步提升。仅2023年,中原油田外部市场收入高达15.6亿元,人均创效位于中国石化集团上游企业第一名。

“技术+管理+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以“技术+管理+品牌”,高质高效拓展外部市场,是中原油田实现一体化统筹管理、成功外闯市场的诀要。其具体做法是:

一是打开视野闯市场。战略布局引领市场,构建“四区三线一周边”的市场格局;统筹协调开发市场,建立以主管部门牵头抓总、所属单位为开拓主体、项目部为创效单元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构建“油田管总、区域监管、单位主责、项目部实施”的“四位一体”管理架构;树立“市场是生命工程”理念,实现了由劳务型向技术型、单项业务承揽向综合性业务承包、价值低端向中高端市场的转变。目前,中原油田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等集团所属多家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是锻造强项拓市场。以产业链拓展高端市场,围绕油气勘探开发、油气处理加工、油气储运管输、新能源开发利用、公用工程服务、综合服务保障等6大产业板块,做专做强36项核心业务,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的优势产业,依托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天然气管输等14项特有技术、276项配套技术,形成以核心业务开拓中高端市场、带动产业升级的良好格局。目前,中高端项目占比56%以上,边际效益率达69%以上。

三是做优服务稳市场。加强标准质量体系建设,修订《高酸性气田集输管道基础智能检测技术规范》《管翅式空冷器维护保养规范》等油田一级标准50余项修订完善油气技术、公用工程和公共服务专业化标准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等5个维度,建立“中原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体系完善、科学规范的公共服务质量体系,实施质量技术创新,促进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强客户服务管理,培育客户忠诚度,增强客户黏性。

四是强化考核抢市场、合规管理降风险、项目优化增效益。完善外部市场激励机制,建立外部市场合规清单,强化项目前期评估,边际效益率低于 40%的项目不予承揽,使整体边际效益由50%提升到 72%。

近年来,中原油田荣获“国家AAA级信用企业”“河南省质量诚信AAA级企业”称号;“中原服务”荣获“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成果”“中国石化品牌营销十大优秀案例”“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AA 级用户满意标杆服务”称号。

奋楫笃行谱新篇

中原油田“醒得早、起得早、出门早、动手早”,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国内石油石化企业闯市场的先行者。目前,中原油田在国内外有外闯市场单位31个,运行项目320个。20年间,油田外部市场用工增长了46倍;年创收增长了71倍,为助推油田扭亏脱困、安置富余人员、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发挥特色技术优势,优化拓市策略,强化运行管理,推进双方合作,仅2023年,承揽河南油田、西南石油局和延长油田的相关建设项目,新签合同额超过千万元;

—应急救援中心,2023年发挥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专业优势,开拓市场,实现创收上亿元。同时,该中心在河北涿州排涝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尽显央企责任担当,有多人荣获国家、省部级嘉奖;

—热力分公司坚持价值引领,建立以“目标产值为基础、新增合同额为横幅”的阶梯式考核指标模式,有效激发干部职工开拓市场主动性。2023年,仅内蒙古兖矿能源项目产值增加了5倍,市场规模增长了4.5倍;

—机关服务中心向市场、质量、管理要效益,开拓了中国石化销售广西、宁夏、重庆以及附件商储等项目,拓宽自营业务和产品营销渠道。2023年,实现外部市场收入8000余万元;

—油气储运中心通过“项目+人才”内嵌式实践,组建LNG、仪表、压缩机3支转型发展技术拓展团队,拓展中海能发、云南能投等高端项目,同比增长116%;

—天然气处理厂推进“三个一体”,即“聚焦规模市场,推进区域项目一体做大、精耕核心技术,推进技术业务一体做优、致力高端拓市,推进品牌创效一体做强”,2023年新增项目6个,实现外部市场收入同比增加2200万元;

—技术检测中心拓展中高端市场,2023年先后完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原油田的科研项目10项;制修订国标、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国石化一级企业标准,承揽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等企业生态环境监测、集团公司油气田水平衡测试、黄河长江流域水质调查等业务,创效同比增加1180万元。

“中原服务”启示录

一是高位推动是市场拓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鼓励老油田外闯市场创收创效,油田事业部出台人力资源优化、板块内业务承揽等激励措施,为中原油田外闯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油田公司党委把外部市场作为油田创效的重要增长极,在战略规划与布局、市场谋划与拓展等方面,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是找准定位是市场拓展的核心方向。始终坚持把外部市场作为油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油田经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现油田“一百亿方混合天然气生产商、一百亿方储气库运营商、一千万吨级油气田、中国石化一流油气公司”的“四个一”发展目标中把准方向,找准定位,奋力开拓,为加快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建设,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外部市场责任担当。

三是竞争实力是市场拓展的重要法宝。实施产业协同、技术创新、人才支撑、资质升级、标准引领、诚信建设等一系列组合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厚植差异化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实力,为市场拓展提供支撑保障。

四是配套机制是市场拓展的基础保障。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提能力、强素质,建立一套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项目经理、高水平专业技术和高技能操作人才,打造了一支能打善战、甘于奉献的外闯市场队伍,为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一流品牌是赢得市场的金字招牌。树立“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的理念,构建“同理心、利他思维”模式,加强“中原服务”品牌营销,以品质打造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努力为甲方创造价值,为企业发展积蓄动能。

点击下载PDF

447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