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四位一体”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实践

作者:陈国庆 李世红 陈志鹏 张晓 刘祥 |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开发建设6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一代代大庆石油人听党话、跟党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天然气超过1500亿立方米,上缴税费及各类资金近3万

亿元,创造了领跑世界的陆相油田开发技术水平,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打造了过硬的铁人式职工队伍,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多年位居中国纳税百强企业榜首,为维护国家石油供给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形成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作为我国石油工业制度化管理的开端,已成为工业战线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四位一体”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体系建设背景

 (一)服务国家战略、扛起责任担当,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基石

面对新形势,“两个大局”交织激荡、机遇挑战并存叠加,必须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持续加强管理创新和管理提升,实现高质高效推进油气勘探开发、精细精益开展企业治理,更加有效地对接、融入、支撑和服务国家战略。

(二)牢记使命嘱托、弘扬大庆传统,实现“当好标杆旗帜”的关键一招

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实践和鲜活体现,在石油工业乃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如何守正创新这一管理优良传统,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文化、升级管理方法手段,以管理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精神伟力促进举旗树标,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三)对标世界一流、提升管理效能,实现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需要

迈入新征程,迫切需要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经验、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方式,尽快融合打造一套更具执行性、操作性、指导性示范性的综合管理体系,运用制度优势更加有效破解发展难题、紧跟时代步伐,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基于以上背景,大庆油田坚持继承弘扬岗位责任制优良传统,对标学习世界一流管理经验,融合各专业管理体系,应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经过14年的摸索实践,创新构建了新时代“四位一体”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国企管理模式的新路子。

二、“四位一体”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内涵及主要做法

大庆油田新时代“四位一体”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综合管理体系),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国石油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部署,创造性提出“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标准化、全面信息化”的“五化”路径,融合形成的一套以体系手册为统领、制度标准为支撑、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岗位责任制检查为保障,公司治理基础性、长效性、制度化、机制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其主要内涵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推进“五化”为主线,进一步弘扬大庆优良传统、融合现代管理方法,突出系统集成、数智赋能,打造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统管所有业务、统领各专业管理体系、统筹各类管理要素,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执行有力、运行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将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优势,强力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其主要做法由四方面核心内容和四方面配套保障组成。

(一)以体系手册为统领,让管理更全面统一

体系手册是综合管理体系的“神经中枢”,是在公司章程下涵盖所有业务、工作和管理事项的管理“宪法”,展现企业治理全貌,发挥着综合管控、统筹协调作用。

image.png

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内外企业主要采取“以标准条款为主线、将业务活动碎片化”的体系融合思维,即直接采用国际或国内体系标准的目录结构,将业务的管控要求进行机械拆分,生硬匹配至相应目录下。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体系融合过程便捷,但无法全面展现业务管理的延续性和系统性,对业务的指导性不强,存在一定程度“两张皮”问题。大庆油田坚持综合管理体系不是各专业体系的简单合并,而是为公司战略目标和业务管理服务,创新采取“以业务活动为主线、将标准要素碎片化”思路,分五步制定综合管理体系手册。

第一步,“明业务”。全面梳理、分析、归类公司从事的所有业务和承担的所有职能,确定每项业务职能的目标,明确了企业要“干什么”,要“干成什么”。大庆油田围绕公司治理与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生产与运行、支持管理、绩效评价、改革与创新六个方面,共梳理归类公司治理、总体战略规划管理、油气资源勘探、财务资产管理、综合管理体系监测与分析、企业改革管理等一级业务或职能46项,二级业务职能287项,三级业务职能1121项,四级业务职能1725项,五级业务职能286项,共计3465项。

第二步,“定职责”。将3465项业务职能分解,分别对应到公司26个责任部门、242个科室和1284个岗位上,形成业务全面覆盖、有序承接,职责层层展开、层层细化的岗位配置关系表,使岗位明晰自身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明确了“谁来干”,初步明确了“怎么干”。在厘清各部门、各层级责权边界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精公司机关部门,推动形成新型高效组织体系。

第三步,“全覆盖”。认真梳理分析公司现有质量、HSE、内控等8个专业管理体系要素内容,合并同类要素、保留差异要素,依据国际主流ISO高阶结构,制定要素融合清单,形成综合管理体系与各体系的要素对应关系表,全面涵盖各专业管理体系的管控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有什么风险”,要“遵循什么控制要求”。

第四步,“搭架构”。根据前三步的工作成果,搭建了业务能力架构,形成了3465项业务职能与主责部门和岗位、配合部门、规章制度,以及各专业管理体系要素的对应关系表,形成了一幅公司管理脉络的全景图。

第五步,“真融合”。依据业务能力架构制定体系手册,手册整体结构与业务能力架构完全对应,并将原有各专业管理体系要素和业务管理的所有要求,全面融入综合管理体系手册中。用一本手册清晰明确公司有什么业务职能、目标是什么、谁来负责干、有什么风险和控制要求,以及达到什么标准的框架内容。

与传统管理体系手册相比,大庆油田综合管理体系手册以业务活动为主线,使用业务管理人员常用的工作语言进行编写,对业务开展和管理更具指导意义。如大庆油田从事的油气勘探业务,在执行原有各专业管理体系,或是按照常规的体系融合思路,需要到每个章节中寻找要素要求,繁琐且实用性不高;执行综合管理体系时,只需要在“油气资源勘探”章节下,即可全面清晰掌握对本业务管理的所有要求。与此同时,大庆油田在体系手册的附录中,创新性给出了各项业务能力与各专业管理体系标准要素的对应关系,全面满足原有各专业管理体系的内外部认证审核和测试评价需要,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实用性、便捷性、可操作性、可执行性显著提升。

(二)以制度标准为支撑,让管理更明确规范

制度标准是综合管理体系的“骨骼肌肉”,是在体系手册的业务框架下,进一步分业务、分职能细化体系要求、规范管理和操作行为的管理“法规”,发挥着明确要求、规范运行作用。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是公司治理的根本依据。大庆油田通过两方面工作,形成了一套全面统一规范、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标准文件,强力支撑综合管理体系运行。

通过形成一套全面统一规范的制度标准文件,将体系手册中对业务活动的要求“粗枝”,细化为可操作、可执行、更明确、更规范的制度“细叶”,确保公司各项业务行有所依、管有所据,强力支撑综合管理体系的高质量运行。

(三)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让管理更落实落地

岗位责任制是综合管理体系的“微观细胞”,是将体系手册和制度标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到每个岗位、便于员工高效执行的管理“法条”,发挥着定责到岗、落地执行作用。

image.png

一是与时俱进丰富新时代岗位责任制的新内涵。在“制度流程化”基础上,第一步是精准“定责”,就是将业务流程节点分配给不同岗位进行管理和控制,用流程这条线,将不同岗位串起来,确保每个岗位人员真正明晰自己在具体业务管理中的职责定位。第二步是清晰“明责”,就是将每个岗位涉及的流程节点和标准要求,细化分解、集中梳理、整合提炼为各岗位的岗位责任制,把制度标准要求真正落实到岗位。第三步是高效“履责”,就是按照“流程表单化”“表单标准化”(“五化”主线之三、四)的思路,在制定岗位责任制的同时,将每个岗位涉及的控制要求、风控措施、实施证据、工作成果等内容,都固化为记录表单,并对表单进行标准化设计,便于检查、对标和信息化。通过以上三步,就将体系制度、流程节点的具体要求,层层传导分解到每个岗位,确保能够落地执行。

二是完善提升打造新时代岗位责任制的新载体。按照新内涵的要求,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完善和推广使用,创新构建了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操作人员岗位标准化操作手册这两个新载体,形成了本岗位唯一的规范性文件。

—建立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聚焦“合规性、正确性、效率性”,将该干什么、由谁来干、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遵循什么程序,在行使岗位职责过程中有什么依据、权限和风险、风险怎样防控,工作形成的成果和记录是什么,进行集中梳理整合,同时明确本岗位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环保、合规和保密等方面的“一岗双责”,共由7个部分、17项内容组成。

—建立操作人员岗位标准化操作手册。聚焦“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明确了各岗位的操作员工应具备什么资质、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要注意什么风险、有了风险怎么规避、干得达不到要求如何检查考核、如何紧急处理问题,以及需要执行的操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同步梳理岗位标准要求中涉及的各类资料报表,对于关联度不高或无具体要求的全部取消,重复录入或不同岗位分别填报的进行整合,有用的留、没用的减、重复的合、漏项的补、不合理的改。主要由岗位描述、操作规程、应急处置、制度标准等相关附件4个部分、11项内容组成。

同时,对两类岗位责任制模板都推进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设计,模板内容更为规范、建设环节更加快捷、使用过程更为便利,实现不同岗位的精准套用,极大方便了员工理解掌握。

通过全油田4.5万份新时代岗位责任制,就把各级各类管理体系、制度、标准要求“千条线”,穿进岗位责任制“一根针”,该干什么、由谁来干、依据什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满足什么要求、有什么权限和风险、风险如何防控、工作成果和记录是什么,形成一张清晰明了的“生动图解”,让员工便捷高效落地执行,实现了融合充分、管理简约、标准明确、考核合理、运行高效,打通了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的“最后一公里”。

image.png

(四)以新时代岗检为保障,让管理更闭环有力

新时代岗位责任制检查是综合管理体系的“免疫系统”,是进一步检查岗位责任制是否有效执行、检验体系运行是否科学合理的“司法”手段,发挥着体检诊断、完善提升作用。

一是突出时代性、成长性,明确“三大创新”的岗检内涵。在坚持传统岗检“主题式部署”、每次确定一个主题和若干检查重点优势做法的基础上,新时代岗检进一步创新了“理念、内容、方法”三方面的内涵提升。理念创新。创新提出“减负、提质、升级”三大目标。其中:减负是群众导向,各类检查统筹融合推进,成果共享、减少次数;提质是问题导向,正向顺查现场问题,反向倒查管理短板;升级是发展导向,查改问题、选树标杆和对标管理同步推进。内容创新。涵盖经营管理、生产操作“两个领域”,企业、所属单位、基层单位“三个层面”,领导干部、机关部门、基层管理、生产操作“四类人员”。

二是突出分层级、精准式,谋划“三类方式”的岗位设计。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不同范围、不同力度的岗检组织方式,“金字塔”式层层开展、由下至上精准治理,“剥洋葱”式层层深入、由表及里靶向施策。第一层是“体检式”岗检。是指在公司、所属单位、基层单位三个层面,针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操作两个领域,对照综合管理体系各项要求,常态开展的全覆盖岗检,起到筛查检验作用。通过差异设计、层层铺开、纵深推进,实现各层面问题及时发现、迅速整改。第二层是“治疗式”岗检。是指由公司、所属单位的两级机关业务部门,针对“体检式”岗检、巡视巡察、审计、内控测试等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代表性问题,专项开展的治理性岗检,起到调理健体作用。

三是突出差异化、常态化,开展“两个领域”的岗检推进。按照岗检主题、内涵和“三类方式”的要求,差异化组织开展“两个领域”岗检。

—在经营管理领域,重点围绕合规性、正确性、效率性,通过对业务流程运行情况的检查,反映制度、标准和岗位职责的执行效果。进一步分类岗检标准,汲取传统岗检和专业检查长处,以内控跟单测试表为参考,以业务流程节点关键控制措施为主要依据,分三类制定经营管理领域集中岗检标准,其中A类为落实岗检主题和检查重点,以及涉及公司业务流程中关键控制点的标准,B类为各项业务在基础管理方面的标准,实现相同业务标准统一;C类由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满足管理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分级检查范围,公司层面集中岗检着重检查A类标准,其它基础管理或是主要以资料报表为主的检查项目,均采取线上检查方式或下移到所属单位开展,确保关键受控、重点突出;所属单位作为实施“体检式”岗检的责任主体,全面检查ABC三类标准,做到全面覆盖、全面提升。进一步分层组织推进,公司层面成立由审计、内控和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组成的综合检查组,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横向上检查涉及A类标准和重要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的关联部门所有岗位人员,纵向上检查涉及流程主线的其它层级单位或部门;所属各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管理需要和管理幅度,定期实现经营管理领域集中岗检全覆盖。

—在生产操作领域,紧盯各级干部检查、过程监督和工作成果检查三个关键环节。干部检查模式,是在各级管理人员前往基层岗位开展检查、调研、督导、帮扶等工作时,对干群履职能力进行的双向审视和检查。岗位员工以时间为顺序,向检查人员讲清工作内容、讲清操作标准、讲清风险隐患和防控措施、讲清考核标准和关键指标;检查人员通过认真学习岗位标准化操作手册,虚心接受基层岗位员工评价,有效指导、督促、帮助基层岗位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于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提出整改要求,现场无法解决的及时反馈、帮助协调解决。过程监督,是由两级安全环保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分为“项目制”联合检查和安全环保监督普查两种,其中“项目制”联合检查是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成立由生产管理部门牵头、HSE监督机构配合的项目组,着重检查本业务系统的重要站库、重大项目、重点现场、重点承包商、重大风险点和危险源等关键部位;安全环保监督检查是各级HSE监督机构,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开展的监督检查。两种检查均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择优开展旁站监督、智能监督、远程监督、无感监督,统筹应用无人机、远程视频、违章行为智能识别、移动视频监控等现代化监督手段。工作成果检查,是由生产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更加注重基层岗位工作的实质实效,从关注“抓巡检、翻记录、看报表、查卫生”等形式化、非实质性内容,转为关注工作数量质量、产量效益、成本控制、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等与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实质性效率效益指标。

四是突出促整改、促提升,用好“三个方向”的岗检成果。检查不是目的,以检查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才是目的。在开展新时代岗检时,坚持一手抓正向顺查,查改制度标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隐患,剖析原因,立查立改;对于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主责业务部门,帮助限期整改;将发现的典型共性问题、屡查屡犯问题,召开现场会组织专项整改和剖析曝光;加大“回头看”力度,防止反弹、固化成果;依据检查情况,分层级确定“治疗式”和“手术式”岗检的治理整治范围。坚持一手抓反向倒查,深挖制度、流程、标准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反馈给相关单位和部门,及时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修改完善,实现综合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更新。坚持同步树标杆典型,不仅通过岗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选树标杆、形成模板,依托正反两方面的问题和经验,统筹开展对标管理,营造“人人争先进,全员学标杆”的工作氛围,持续带动整体提升。

image.png

岗检既是落实体系要求的“终点”,也是完善体系运行的“起点”。通过新时代岗检,有效推动“四位”向“一体”的全面融合,实现体系的闭环管理、自我持续完善和螺旋式上升。

(五)建立完善配套保障机制,让管理更高质高效

构建综合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庆油田从主客观、内外部入手,健全完善了思想领路、考核引导、对标带动、数字赋能四方面的配套机制,形成前引后推的保障支持和驱动系统,有效推动岗位责任心、制度执行力和管理质量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四位一体”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体系建设主要成效

(一)为传统弘扬赋能增力,进一步丰富了红色基因的新内涵

作为一套赓续红色血脉、融合现代科学的综合管理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贺信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创新实践。大庆油田坚持继承不守旧、创新不丢根,全面推进会战优良传统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融合互促,进一步拓展了会战优良传统的新底蕴,丰富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新内涵。2021年9月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二)为业务发展赋能增力,进一步开创了优化升级新局面

作为一套以业务为主线、以岗位为基础的综合管理体系,强力支撑了业务高质量发展,始终践行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和使命。实现常规油气业务稳健发展,喇萨杏主力油田采收率达到55.17%,2021年完成国内原油产量3000万吨,天然气产量迈上50亿方新高峰,实现原油3000万吨“七连稳”、天然气产量“十一连升”;非常规油气业务快速发展,立足页岩油气等新领域,及时制定完善制度流程和岗位责任制,助力大庆古龙页岩油勘探获重大战略突破发现、正式设立国家级示范区,实现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油历史性突破;海外业务合规发展,认真研究所在国政策法规和监管要求,建立了满足国际惯例和经营实际的管理体系,海外权益年产量达到千万吨级规模。2021年,大庆油田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继续保持4300万吨以上,营业收入1775.5亿元、净利润63.9亿元、上缴税费205.6亿元,实现油气产量“双超产”、收入利润“双增长”。

(三)为管理提升赋能增力,进一步夯实了现代治理新基础

作为一套基础性、长效性、制度化、机制化的综合管理体系,筑牢了现代企业治理的核心基础,有效提升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庆油田被选树为中国石油对标提升管理标杆企业。实现制度流程更加系统完备、成熟定型,完成公司八大专业管理体系融合,修订完善各类制度186项、融合精简率达24%,完善业务流程450项(次),优化流程节点855个,编制包括公司领导在内的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操作人员岗位标准化操作手册4.5万份、实现全覆盖;管理人员更加履职尽责、依法合规,因违规经营导致的罚金罚款下降84%,被诉案件数量下降49.8%、标的金额下降50.4%,连续3年实现“双下降”;操作员工自觉按规操作、高效执行,本质安全环保水平显著提升,节能减排形势进一步向好,劳动效率大幅提升,单井用人下降近20%。

(四)为改革创新赋能增力,进一步释放了企业发展新动能

作为一套系统集成、统筹兼顾的综合管理体系,将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提升行动协同推进,保障改革任务全面提前完成。实现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通过体系融合“明业务”,开展“三定”工作,整合优化公司机关二三级机构140个、减幅达59.3%,压减所属单位二三级机构1075个、减幅达23.6%,取消基层小队1827个、班组8664个;管控机制进一步健全,将梳理出的业务审查审批权限,按照所属企业的不同特性,差异化下放114项管理权限,推动企业真正回归市场主体;改革成效进一步提升,在业务重组、体制重塑、机制重建时,同步修改完善配套体系文件和岗位责任制,并将改革推进纳入岗检,确保调整运行顺畅、举措落实落地,有效巩固和提升改革综合成效。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成果创造人:曲进明 赵立峰 范亚萍 吴 瑶 杜 琨 鱼红丽 马骥能

点击下载PDF

589

点击量

1

下载量

2024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