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塔科1井作为中国石油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世界能源化工创新高地的标志性工程,承载着科学探索与预探发现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宣传系统在集团公司党组引领下,提前规划、统筹资源,全力打好“万米深井”专项宣传攻坚战,成功树立石油人良好形象,打响中国石油深地品牌。
一、高站位超前策划,立足重大工程应势而动
将深地塔科1井突破万米专项宣传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塔里木油田干部员工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从更高站位、更大视野上明晰宣传重点和舆论导向。
一是在立意上高远,突出“三个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要指示精神,将这一工程背后的科技突破、创新精神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创新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大力宣传万米科探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中国石油加快实现深地科技自立自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使命担当;大力宣传中国石油人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矢志能源报国、挑战生命禁区的生动实践。
二是在思路上拓展,做到“三个结合”。深地塔科1井是一项系统工程,注重联系实际,在形式上丰富拓展。坚持重点宣传与全面宣传相结合,以点带面全方位反映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成果,悉数亮相西气东输第一站、塔中、富满、沙漠公路等石油名片,向全国人民报告中国石油在新疆创造的重大成绩和人间奇迹;坚持科技宣传与科普宣传相结合,采取3D动画、专家讲解等方式,生动讲述深地油气勘探原理、增加报道趣味性;坚持事件宣传与人物宣传相结合,讲述石油人坚守边疆、扎根大漠、进军深地,攀登科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使命情怀。
三是在内容上充实,提供“新闻大餐”。充分的素材、高效的供给是央视春节连续9天不间断宣传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华社全媒一次性快速集中发布的前提基础。油田宣传系统牵头,提前联系孙龙德、孙金声、赵文智等院士积极发声,组织融媒体工作人员成立专班驻扎现场,全过程跟踪万米深井钻进情况,实现关键作业、关键节点全记录,满足中央主流媒体个性化需求,为持续宣传奠定坚实基础。
二、科学高效组织,把握关键节点顺势而为
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新闻宣传战线精锐尽出,专人专项做好组织保障工作,构建起上下协同、内外联动的宣传工作格局。
一是配强宣传队伍,全系统动员。成立由集团公司党组宣传部牵头,有关专业公司、塔里木油田、中国石油报社等组成的宣传报道保障组,累计召开工作协调会20余次,明确任务分工,加强沟通协作。组成包括中央主流媒体、中国石油报社、塔里木油田等驻疆单位新闻宣传部门等在内的30余人现场报道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专题采访和现场直播,资源配备在企业新闻宣传中堪称“顶配”。
二是把握宣传节奏,全周期推进。按照“四层级四阶段”宣传节奏,即主流媒体、自有媒体、区域媒体、国际媒体联动策划、有序推进。第一阶段,鸣笛开钻,开展“中国石油万米科探井开钻”专项宣传,入选央视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第二阶段,春节期间挺进万米,央视节目连续9天推出报道35条50轮次,“万米科探井”登上央视新闻客户端热搜榜榜首及各大媒体平台热搜榜。第三阶段,两会开幕当天突破万米,全网相关报道3500余篇,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在重要版面、平台与全国两会报道同步刊发,成为两会期间能源科技届代表热议话题。第四阶段,开展“万米之下”宣传,通过深地科技探索专访、先进典型选树宣传、设计制作文创产品等方式,延伸宣传生命、丰富宣传内涵,拓展文化品牌价值。

三是提升宣传技巧,全景式呈现。石油勘探和钻井工程专业性较强,为提升宣传效果、做好专业术语“翻译”,坚持在现场配备“两个明白人”:即采访现场必须有懂技术、懂业务的生产管理明白人,为记者提供浅显易懂又不失专业的讲解;必须有懂宣传、懂协调的新闻宣传明白人,配合做好采访组织和新闻资源调配。邀请专业媒体人、资深摄影师等参与塔科1井整体形象设计,打造富有时代气息、与“大国重器”相匹配的视觉形象。借助井场标识,新华社策划拍摄“国旗下的万米深井”组图,生动阐释了塔里木油田许党报国的信念与情怀,引起广泛关注,被各大媒体平台竞相转发,成为社会公众对深地工程的刻印记忆。
三、全媒体高质量传播,用好融媒平台乘势而上
主动适应受众分众化、差异化趋势,依托全媒体传播矩阵,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传播,产生宣传大流量、获得大影响,形成强劲势头。
一是联动央视持续“刷屏”。把中央电视台作为重点播出平台,协调央视记者提前奔赴现场进行采访,央视新闻联播、经济信息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连续播发《为什么要钻探万米深井》等报道48条近200分钟,轮播100余次,创央视单一主题宣传最长纪录。特别是在春晚前黄金时间,安排央视开展两次现场直播连线,短时间内连续两次登上《新闻联播》,受到全国人民空前关注。
二是权威媒体第一时间“官宣”。把新华社作为权威性的官方媒体,首发突破万米报道。突破万米后不到一分钟,新华社发布权威快报,随后发送4条“全媒+”报道,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视频号等全平台累计推出图片、视频、文字原创报道100余篇,高度评价中国石油万米深地钻探工程,使深地塔科1井钻探成为重大深地标志性工程,牢牢树立中国石油深地品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中国能源报等主流媒体通过重要版面、重点栏目、网页APP置顶等方式发布系列图文视频报道,全方位展现重大进展。
三是多元融媒精彩“呈现”。以系列融媒产品拓宽主流价值影响力,提升媒体传播效果,扩大受众面,丰富群体需求。组织内部媒体超前策划,编制专项报道方案,通过纸媒、海报、直播、视频等形式,全媒体展现中国石油突破“深地极限”的重大意义。《中国石油报》推出“消息+通讯+特写+评论”以及4个版特刊,国资委新媒体同步直播,点击量超600万。新华社将报道转译成英西俄土韩日法7种语言向全球播发,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环球时报、中国政府英文官网等发布相关报道,获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阿联酋通讯社等外媒转载,累计浏览量过亿,向海外受众充分展示中国石油“领跑”世界深地科研领域的行动和成果。
113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10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邮 发 代 号:2-336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