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油田采油一厂稠油作业区维修班,共有3名维修工,平均年龄54岁,其中最大年龄59岁,是负责整个作业区电力工作的张建江,也是作业区低压电工们的师傅,大家都叫他“老张”。不要看老张已接近退休,但在电力维修工作上,他是“跑”得最勤的人。作为一名电力维修工,在维修过程中,他更是尽职尽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用他的话说,“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安全的责任更大,尤其是电力维修,容不得半点马虎。”
虽然老张年龄最大,但工作的热情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每天早会,各班组反映出无法解决的电力问题时,老张首先要询问班组自己的解决方案,再提出解决办法,顺便在记录本多记一条“待办事项”。每年换季的时候,电加热设备的检修、接地桩的检查,设备电力巡检等工作就成了他的重点任务。为了不影响生产,“例行检查”与新记录的“待办事项”合理规划,双管齐下,既保证质量又确保效率。
2024年冬季的一天,CH3032抽油机因控制柜接触不良频繁停机,老张站在零下30多度的雪地里排查1个多小时,最终发现一颗锈蚀的接线端子,用砂纸打磨后设备恢复正常。
今天,老张又来排查问题。他粗糙的手指熟练地在配电箱外壳验电,打开柜门,这是30年养成的肌肉记忆。“听声辨障”是他的绝活,电流声里细微的“滋滋”异响,让他精准定位到抽油机的线路接头有问题。这种经验,是多年来处理类似故障时积累下来的。他总说:“线路故障就像人得病,得用眼观察绝缘层裂纹,用耳听设备异响,用手摸温度异常,用仪器测数据。”
59岁,岁月在老张鼻梁间架上老花镜,临退休的日子也不过90天,老张的心中似乎多了些不舍。“黄绿双色线必须接地排,螺丝要顺时针拧紧,万用表测电阻得先断电……”问及三十年如一日的动力,老张摸着配电柜上的铭牌说:“这些设备都是我亲手接的线,从投产到现在,它们就像战友,听着电机嗡鸣声,就知道它们都好好的。”如今,老张依然保持着每天排查隐患的习惯,泛黄的巡检日志里,那一页页记录的数字和草图,写满了对这片油田的深情。

13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8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