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大漠戈壁锻造“能源动脉”

作者:董萍 王孝忠 王欢 |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2024年第11期 | 日期:2024-11-29 | 访问:384次 | 字号:

大漠戈壁锻造“能源动脉”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建设西四线新疆段纪略


9月29日,随着吐鲁番联络压气站318号进气阀门的开启,来自中亚和我国塔里木的天然气,通过该站进入西气东输四线。

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又一条由西向东的能源战略通道,起自新疆乌恰县,终点在宁夏中卫。此次率先投产的是吐鲁番到哈密段,全长583公里。

“我们的管道沿线经过沙尘暴最猛烈的百里风区以及夏季国内最热的火焰山地区。”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西北项目管理中心哈密项目分部经理栗卫臣说。戈壁滩、无人区艰苦的自然条件作为管网铁军施工中面对的主要挑战,公司通过科学筹划新疆段沙尘暴、高温等施工关键难点,抢在风季前穿过百里风区、赶在天山融雪前完成河流穿越,冒着酷暑顺利完成了主线焊接攻坚目标任务,“我们最终克服了困难,保证了西四线新疆段的建设。”

抢在风季前穿越百里风区

2022年9月底,西四线新疆段启动以来,由于疫情封控,错过了整整3个月的黄金施工期。疫情封控刚结束,公司就开启了工程建设加速模式。如此严格控制施工时间节点,是由西四线新疆段特殊的气候地域特点决定的,一旦错过新疆段施工的窗口期,整个工程的进度都要受到影响。

第一个节点是在4月份沙尘暴来临之前完成百里风区123.7公里管道焊接、下沟、回填任务。远近闻名的百里风区一年中8级以上大风达140天,局部地段阵风超过12级。“沙尘暴来时,裹挟着石头飞沙,能穿过前挡车玻璃,击穿后车窗玻璃。”许多干部员工至今谈到这段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公司组织参建单位,采用“大兵团”作战。哈密项目分部最多时投入9个焊接机组、10个防腐机组。吐鲁番项目分部也调动所有机组参与焊接,抢建管道下沟及防腐补口相关作业。几公里长的施工队伍一字排开流水作业,项目一边组织焊接,一边组织验收、下沟、回填,将工期牢牢控制在风季前。

雪水融化进入倒计时

“天山的融雪时间就是项目的计时板。”吐鲁番项目分部副经理管彧说。西四线新疆段有9条河流需要赶在雪水融化前完成穿越。“天山融雪后,河道内会有大量雪水奔涌而下,此时在河道内施工将会变得危险和困难。”

这又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戈壁深处施工现场,建设单位调动资源,开足马力作业;公司干部员工加班加点,加速完成施工验收。哈密项目分部副经理游勇负责现场管沟开挖、回填、“举牌”见证等关键工序的监督验收。工作量集中的时候,他们沿着管沟一天徒步27公里,凌晨才能赶回驻地。

终于赶在雪水融化前,吐鲁番项目分部9条河流穿越焊接、检测、防腐、下沟、回填工作全部完成。

火焰山下锻造铁军精神

6月中旬,西四线新疆段管道沿线最高气温已经超过40摄氏度。吐鲁番段全线途经火焰山。“这里是国内最热的地方,隔着厚工服皮肤都会有灼痛感。”吐鲁番项目分部副经理张滨说,“不过,夏天跑现场,大家最担心的还是频繁的汽车爆胎。”

每天往返现场三四百公里是两个项目分部干部员工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新疆段沿线主要是戈壁、荒漠,人烟稀少,通讯网络不佳,交通条件、社会依托较差,“跑现场”时,大家总是在车内备足水和食物,还要结伴而行,预防发生意外。

日行千里,坚持下来不容易。“国家管网组建以来,主体安全管控要求提高工作起点,我们管理的水平和力度也要提高,一定要到一线去,到现场去,把握每一个环节,打造过硬的管网建设铁军品牌。”栗卫臣说,“这也是管道建设者共有的精神吧!”

西四线建成后将与西二线、三线联合运行,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升我国天然气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