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简称辽河油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聚焦“12356”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七个不动摇”,强化系统观念、注重科学统筹,实现风险防控、能源保供、业务成长、价值创造、企业治理、创新驱动和党的建设全面再加强再提升。
坚持担当保供责任不动摇,更好统筹本部稳产与外围上产,不断提升能源保供力。以规模经济增储为目标深化资源勘探,突出提高SEC储采比,优化储量结构,着力高水平储采平衡,构建高效增储新格局。着力打好风险勘探突破战、集中勘探主攻战、精细勘探立体战、非常规效益勘探攻坚战,锁定辽河坳陷中高熟页岩油等7大目标,寻求战略新突破、勘探大发现,加快规模增储和效益开发。以突出质效提产为目标细化油田开发,高效推进压舱石等重点工程,全面充盈储量池、项目池、井位池,全方位提升开发生产效能,打造曙光、开鲁、正宁等潜力增长点,推广大井丛、工厂化作业等方式,实现非常规效益上产。以高效建设运营为目标强化调峰保供,坚持高质量建设、高效率保供、高效益运营,突出抓好调峰保供、民生保供等主要任务,加快推进已建库达容达产,统筹优化注采运行和协同提高原油采收率,提升保供能力和运营效益。超前谋划库源储备、新库选址工作,加快现有目标评价库方案编制,开展后备领域库研究筛选,持续夯实“百亿方气库”根基。
坚持绿色转型方向不动摇,更好统筹减污降碳与扩绿增长,不断提升业务成长力。高站位推进新能源协同发展,抓住与辽宁省战略合作契机,牵头驻辽炼化企业抓好资源摸排和消纳能力落实,靠实大连、锦州等区域指标资源。加快启动辽阳、抚顺等区域风光电项目建设,构建区域性清洁电力外供中心,支撑“炼化+新能源”协同发展。高效率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拓展实施油区清洁电力项目,抓好沈采静安堡等13项风光发电工程,推进双229块CCUS源汇一体化试验。充分发挥地热技术优势,积极开拓油田内外地热资源市场,推进地热业务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构建综合用能架构,通过生产制度再优化、工艺流程再改造、集输系统再升级等措施,挖掘能耗控降潜力,推进锦采节能降碳等综合能源利用,加强高效节能技术应用,确保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控制在集团下达指标之内。
坚持追求经济效益不动摇,更好统筹提质增效与降本治亏,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力。抓牢提质增效工程,落实零基预算、零基计划要求,完善投资管理,推行重点项目“三三制”模式,持续优化结构,主营业务投资占比98%以上,坚决杜绝“增资不增产、增资不增效”。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分区域、分油藏、分类别精细成本管理,培育低成本竞争优势。抓实亏损治理攻坚,按照减亏、扭亏、合理回报“三步走”路径,分类治理、精准施策,协同推进未上市业务深化改革,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扭亏治亏务期必成。抓好市场优化拓展,优化油气营销策略,加强油品分质分销、天然气提量增效,打造市场竞争优势;统筹科研、生产、工程服务等单位合力,拓展基建、燃气、油气田等领域市场,稳存量、抢高端、创品牌、树形象,推动低端服务向特色技术、专业管理转变,提升外部市场对经营业绩的贡献度。
坚持深化改革管理不动摇,更好统筹改革深化与管理升级,不断提升企业治理力。集中精力抓重点改革,有序实施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推进主业单位做强做大、辅业单位做精做专、亏损单位清理退出;高效组织未上市业务改革,按照“四个一批”方式,调整业务结构、退出非优势业务、盘活存量资产、压减用工规模,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持续优化组织体系,深化机构重组整合、管理层级压减、编制职数精简,有序实施采油集输一体化,进一步提升组织运行效能。精准用力抓管理提升,大力开展对标管理,统筹推进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引领等“三个专项行动”,围绕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指标实施专班专项管理举措,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抓好十个重大投资项目、十大重点工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最大限度挖掘人力资源价值。持续发力抓法治建设,完善依法合规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深化风险预警和隐患排查治理,抓好油气营销、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事项风险防控,开展招标业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格“三商”管理,全面提升依法合规管理水平。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不动摇,更好统筹支撑当前与引领未来,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力。着力优化共谋创新的科研模式,持续完善创新评价体系,健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机制,统筹提升投入强度与提高研发效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动力;用好国家研发中心等平台,多领域打造产学研结合、上下游联动、内外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升技术突破供给能力。着力把准支撑发展的攻关方向,把“卡脖子”清单变成任务清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助力非常规天然气快速上产、稀油降递减、稠油绿色低碳开发,突出革命性颠覆性技术攻关,推进井站数字化、物联网深化应用,部署应用油藏可视化、智能化分析等功能模块,释放科研人员生产力。着力打造堪当重任的人才队伍,聚焦重点业务打造“项目+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生聚理用”机制,实施人才强企“青蓝”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名将”计划和青年技术人才“菁鹰”计划,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坚持构建安全稳定不动摇,更好统筹系统治理与源头防范,不断提升风险防控力。严格安全责任落实,编制完善覆盖全员全岗位的风险清单、责任清单,深化安全生产教育整治,突出实战化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生产“禁令”制度,强化安全记分、岗位调整等综合惩戒措施,做到安全生产意识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严抓双重预防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井控、储气库、老旧装置设施等领域开展集中整治,推动专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高效推进QHSE体系差异化审核,扎实开展党委安全环保巡查,深化“四腔”“三网”排查治理,健全优化“四级”监督网格,靶向实施重点领域专项审核,查改系统性问题,严查习惯性违章和“低老坏”问题,实现由单一向共查转变、终端式检查向穿透式追溯转变。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更好统筹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发挥政治建设举旗定向作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刚性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把集团党组巡视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方案、明晰责任、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夯实建强基层组织,强化“党组织+班组”一体化管理,增强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培育激活基本队伍,落实新一轮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实施“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引领全员练内功强本领。健全用好基本制度,完善基层党建“六个体系”,加强“两册”等载体运用,保障工作标准明确、流程顺畅。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优秀年轻干部使用力度,落实“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要求,突出“三强”标准,严格三个“1/3”梯次配备要求,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风向标。

38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3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