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简称采气二厂),以打造“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单位”为目标,主动承担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责任,在全力推动气田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加减乘”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气田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的新路子,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贡献了石油力量。
加法聚力 让生态理念“落地生根”
采气二厂以思想引领为先导,以行动实践为根本,统筹绿色生产与建设,多渠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生态气田新模式。
一是树牢绿色生态理念。采气二厂始终弘扬绿色生态文化,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培养绿色共享共建的行为习惯,不断释放和传递绿色发展的正能量。稳抓思想引领“方向盘”,在榆林、子洲、神木三大气田轮番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节能降耗宣传教育推广活动。以“我为碳中和种棵树”植树活动、“安全生产月”“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活动为契机,系统宣传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实践》内容,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员工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努力争当生态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推动者,营造崇尚绿色生态文明的文化氛围。二是加强水土保持与治理。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的工作原则,常态化开展气区绿化、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作,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贡献力量。采气二厂先后绿化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气田内集输管网、场站周边近500公里裸露黄沙的植被恢复,逐步实现了气区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良性循环。每年的植树节期间,发动广大干部员工在红色教育基地米脂县杨家沟镇、各集气站井场植树,近两年累计植树184亩、7046棵,持续提升了井、站、管线、道路可绿化面积的绿化覆盖率,让陕北大地上昔日的土坡坡、圪梁梁、黑水水摇身一变,成为了天然气生产的“后花园”。三是助力区域生态修复重建。采气二厂为切实履行央企担当,帮助地方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积极参与榆林市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等工作,主动承担和认领“退耕还林”“塞上森林城”绿化任务,植树造林近4.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3万多亩,为榆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天然气开发、生态保护、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减法治理 护气田生态“常青常盛”
采气二厂为系统做好天然气生产“全过程”节能降碳工作,针对天然气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加强节能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保证生产全过程能耗最低。
一是大力推进绿色建产。在气田开发过程中,采气二厂将绿色低碳理念根植于产建源头,坚持科技创新,全面应用泥浆不落地、压裂液循环再利用等工艺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排放,持续扩大“一电代、一回收、一利用”应用规模,全面应用泥浆不落地、压裂液循环再利用工艺技术,仅2024年上半年节约柴油0.58万吨,回收天然气305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43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500公顷。二是持续推进科技减排。针对气田生产中存在的碳排放问题,采气二厂系统性改进井、站、处理厂各环节设备,全面推进试气回收、放空气回收等节能减排工程,让每一方气都“颗粒归仓”。坚持“先瘦身后健身”的原则,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多达7项,着重在建设源头应用电驱压缩机、产品天然气冷量回收、凝析油稳定余热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一年可节约天然气6178万立方米,节约用水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34 万吨,直接碳排放量下降近80%。三是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围绕如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问题,采气二厂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减污降碳工作,构筑安全环保管控“屏障”。以全年排放控制指标为基准,开展污染减排管理,实施排污自行监测,着重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进行分解,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精细管理。着重针对黄河流域重点管线、设备管控,加设智能阴极保护桩、应力监测、开展超声导波检测、增设“拦油坝”等防御性基础设施,及时消除环保隐患,使天然气生产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排放指标全面受控,采气二厂进入绿色矿山建设陕西省库,并获得长庆油田绿色创建优秀单位称号。
乘法裂变 助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采气二厂持续深化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打造示范项目,全面推进井、站、处理厂、倒班点“四位一体”的绿色低碳智能化总体布局,既实现“绿色低碳”又推进“智能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低碳转型。结合目前发展实际,采气二厂制定了“十四五末”及“十五五”《绿色低碳生产建设方案》,规划了六大区域综合能源利用工程,助推低碳转型全线发力,全面提速。通过应用“七大”节能减排技术系列、24项智能化技术和五个方面19个智能化场景,实现了气井、管道、集气站、处理厂、运营管理“五位一体”全流程智能化运行管控,形成了“绿色零碳示范井场—绿色低碳示范集气站—绿色低碳示范处理厂—绿色低碳前线保障点—全流程智能化运营管控”的新型开发管理模式,并高效建成了长庆油田首个“油公司”模式下全流程绿色低碳智能化采气示范作业区,成为长庆油田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新标杆”。二是加快推进清洁替代。采气二厂持续加大光电、风电及余热等清洁能源应用规模,为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采气厂夯实根基。制定并实施新能源替代方案,用近一年的时间,实现了绥德天然气处理厂(5.5MW)及上游集气站电驱压缩机绿电全覆盖,新建作业区清洁电力替代率将达到100%。推广光伏发电与智能井场融合发展新路径,利用井场闲置土地建设光伏发电及配套储能设施,形成光伏“1+4”应用新模式,使神木气田548座井场100%实现全绿电供给、零碳智能运行。完备的自有电网系统为持续提升气田清洁能源利用率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持续深化融合发展。在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过程中,采气二厂将新能源清洁替代思路融入新建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中统筹考虑,进行一体化建设,加大试验地热、余热利用方面的攻关力度,为绿色转型再添动力。目前,采气二厂在神木气田利用“光伏发电”加“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注剂、智能柱塞”的新示范模式,不仅减少了员工井口作业频次和井口带压排放的天然气,而且在井场空地种植樟子松,实现了井场零碳智能生产;在米脂气田,通过开展地面工艺技术优化与创新,加强光电、光热利用等技术应用,消除油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40
点击量
1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3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