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开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建设新局面

作者:徐文学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1745546316383497.jpeg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坚决贯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和戴厚良董事长调研指示要求,确定了“再造兰州石化、再创企业辉煌”的奋斗目标,紧扣主责主业,坚持集约经营、新质推动、量效双增,2024年加工原油942.7万吨、生产乙烯149.3万吨,上市业务盈利5.8亿元,未上市业务连续3年盈利,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聚焦效益最大化,全力稳固生产创效主阵地

全面做实“四精”管理,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全力以赴稳生产、优运行、挖潜力。一是向生产优化要效益。建立“公司+运行部”两级优化体系,成立15个优化小组、实施百余个重点项目。深化减油增化、减油增特,针对西北地区汽柴油消费低迷情况、安排轻柴油进乙烯加工21万吨,开满开足航煤加氢装置、实现“淡储旺销”、全年产销量首破百万吨,打通炼油重整和化工芳烃联动运行流程、增产“三苯”10万吨,丙烯酸、甲乙酮等产品产销双增,统筹车用料、线性膜料、电缆料等高效产品增产上量,丁腈橡胶、丁苯橡胶等打入东南亚市场,高效市场占比80%,产销率达99.57%,医用料产量超10万吨、占据国内70%以上市场。二是向平稳运行要效益。强化全天候生产受控,坚守“三大纪律”红线,狠抓HAZOP分析、巡检、开停工管理,深入推进丁二烯、丙烯腈、丙烯酸及聚烯烃装置挤压机等长周期运行攻关,落实“叫停”“退守”部署,确保生产运行稳定;组建专班攻关解决原油有机氯脱除、乙烯装置高负荷生产等难题,三套乙烯日产量连续达4700吨以上,榆林乙烯创出单月产量8.1万吨最好水平,大、小乙烯装置负荷率分别达109.5%、101.2%;加强大设备、大机组管理,全面开展脉冲涡流扫查、LDAR检测,着力遏制保温层下腐蚀,完成榆林乙烯首次大检修;开展质量专项提升攻关,狠抓原材料、成品进出厂关口,持续推进“22+N”产品质量提升攻关,橡塑协议品同比下降14%,碳五石油树脂0号色比例达100%、媲美国外同类产品。三是向对标提升要效益。深度推进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设置五大类、95项核心对标指标,“一厂一策”制定基础值、奋斗值、创标值,29项关键技术、经济指标创历史最优,炼油综商提高2.7%,特色产品收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炼油单因耗能降低0.11个单位,两套乙烯综合能耗同比分别下降36.54、9.97kgEo/t,化工完全加工费优于总部考核指标。四是向提质增效要效益。深入开展“转观念、勇创新、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全力打造提质增效“增值版”,抓好95个项目跟踪推进,常态化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全面推进三剂定额管控、国产催化剂替代,节约采购成本3000余万元,实施凝液回收、中水回用,污水回用率提高至近40%,提质增效超2亿元。

聚焦产业高端化,着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主营业务,加快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转型。一是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升级。紧锣密鼓推进乙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持续优化完善总图布置,做足项目“先天”,做好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的有效衔接,成立项目经理部,组建自主技术支持、工艺难点攻坚、生产运行保障3个技术团队,编制6个自主技术工艺包,拆除10套装置、征拆土地620亩,绘制地下管网图,制定安全施工、智慧工地等多个方案,纳规项目申请呈送国家部委。高质量建成投用电容膜生产装置、新建110t/h酸性水汽提塔、炼油雨排局部扩容改造等重点项目,全年累计实施项目21项、建成中交12项、竣工验收42项,充分展现了“兰州石化速度”。二是以科研开发驱动产品迭代。攻关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发45万吨/年气相法聚乙烯、40万吨/年聚丙烯、6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多个自主技术工艺包,220kV电缆基料实现首次工业化试生产,电容膜、高羧丁腈橡胶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茂金属催化剂工业化应用“零”的突破,全年生产新材料59.9万吨、居炼化企业前列,获评集团公司第五批创新型企业;积极开展石蜡、润滑油提档升级研究,布局丁腈橡胶氢化、羧基、硫化全系列高端化发展,努力打造更多“产品巨人”。三是以清洁替代促进动能转换。细化“双碳”行动方案,稳步推进榆林乙烯氢气利用、零碳工厂建设,深入论证热熔盐储能技术可行性,实施甲乙酮导热油电气化率提升项目,开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攻关,淡水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年节能1.6万吨标煤、节水32.5万吨。四是以深化改革增强链条韧劲。顾全大局,高效完成催化剂、仪表等优势业务专业化重组,实现轻装上阵、当年盈利;推动未上市特色产业创效,主动走出去、闯市场,培训业务对外创收1800万元,国际业务连续盈利,中陆平台稳定创效,未上市单位利润总额8176万元,全产业链呈现协同共进、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

聚焦管理精益化,合力筑牢企业发展硬支撑

坚持从严管理出效益、精细管理出大效益、精益管理出更大效益的理念,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安全环保提标升级。树牢“风险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奋斗理念,完成治本攻坚年度53项任务、治理隐患2300余项,高质量开展两次体系内审、查改问题3676项,滚动开展“1+19”专业管理提升,深入推进安全基础管理“八大体系”建设,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一线陪检、安全警示“进班组”等活动,持续抓作业管控、报警治理等专业管理提升,规范生产区域手机管理,创建332个无违章班组,接受中央、甘肃省两级环保督察,全年未发生一般C类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及环境事件,COD、氨氮、石油类等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20.8%、26.6%、54.5%,获评兰州市“无废企业”。二是基础管理提档进位。树牢“干一辈子企业、抓一辈子‘三基’”思想,狠抓强专业、强现场、强班组、强支部的“四强”管理,持续做实二级单位周检,充分赋予班组长“四权”,纵深推进现场管理工程、打造13个现场管理标准化装置,“两册”编制实施率达100%,深化法治示范企业建设,推进“1+9”合规管理专项提升,加大纠纷案件主动维权力度,有力避免了经济损失。三是人才强企提素赋能。隆重召开人才开发暨教育培训工作大会,实施人才价值提升“四大行动”,选派骨干人员赴清华大学、华为公司等高校名企赋能培训,推行大学生遴选工程、建设战略预备队,选聘一二三级工程师251人,2人入选甘肃省领军、拔尖领军人才,36人入选高端人才行列,1199名骨干人才被纳入培养计划,在国家、中国石油等技术技能竞赛中斩获55项团体、个人奖项。四是数智转型提质增效。坚定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之路,建立“8+22”智能化生产管理体系,53个统建、自建系统数据入湖,建设智能巡检、安全作业等21个信息化项目,取得智能制造成熟度3级证书,首批通过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上线验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高效开展数据贯标、系统测试、用户培训等重点任务,如期实现大集中ERP上线运行,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点击下载PDF

51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5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3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