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煤层气公司)聚焦“四个一体化”,加快推动煤层气高效立体勘探开发,发现和探明我国首个中低阶煤煤层气田—鄂东煤层气田,建成国家级煤层气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了从浅层气到致密气再到深层煤层气的突破,为保障国家天然气能源安全贡献了石油力量。
一、聚焦“地质工程一体化”,推进高效勘探开发
煤层气公司按照 “重发现、有规模、可升级、能建产”的勘探思路,全面落实“浅煤气保稳产、致密气控递减、深煤气快上产、页岩油气谋发展”部署,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形成强大创效合力,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
坚持“浅煤气保稳产”,积极精准施策。针对中浅层煤层气长期稳产基础稍显薄弱的不利局面,加大老区精准施策,通过对韩城采气管理区深化中浅煤层气剩余资源评价,积极探索煤补层压裂,使得老区产量创历史新高;三交项目实行“一井一时一策”的排采管理模式,确保浅层煤层气稳产长效,新井产量实现大幅度提升。
紧盯“致密气控递减”,深挖剩余潜力。针对致密气递减率仍然较大的情况,开展第二轮气藏精细描述,持续深化静态地质研究,精准刻画井网控制程度、气场、水场、压力场等,系统分析现状、问题和潜力,明确治理路线和技术攻关方向。
抓牢“深煤气快上产”,推进高效建产。煤层气公司积极探索水平井“一趟钻”、黑金靶体“密织缝网压裂”等关键技术,创新实施全生命周期一体化采气工艺,高质高效完成了大吉区块两期煤岩气开发先导试验。在临汾采气管理区深入贯彻气井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大力实施“一井一法”精细开发管控,探索完善深层煤岩气排采模板,全力保障深煤井产量箭头向上、开发指标持续改善。
二、聚焦“科研生产一体化”,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煤层气公司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研生产一体化运作,持续整合要素,实现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和无缝对接,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国内最大的煤层气生产企业和行业引领者。
一是重新构建科技项目体系。聚焦“八大工程”,按照“重大项目”“一般项目”模式,“三三制”方式设置课题、专题。重大项目主要为生产支撑类项目、服务公司战略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攻关项目为一般课题,重点支撑深地煤岩气、中浅煤层气、致密气主营业务,兼顾地面、数智、基础等领域,大幅缩减项目数量,更加聚焦生产和服务生产。
二是建立具有特色的技术体系。以“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关键”为工作主线,全面形成深层煤层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体系,试验推广深层煤黑金靶体压裂工艺和多轮次压裂技术,深层煤层气转射流泵实施效率突破提升,成功构建“地面先行、井下跟进,完井即投产”的高效新模式,中浅层煤层气持续推广应用成熟“四防”工艺,有效提升排采连续性,全年完井周期缩短41.6%、一趟钻进尺提升49.7%,平均检泵周期逐年延长至目前的860天。
三是优化创新平台建设模式。以“科改示范”为先导,锚定建成“煤层气技术策源地和成果转化中心”目标,推进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建设。突出标准主导,构建煤层气行业标准体系,共涵盖 8个领域14个专业400余项标准,成为我国首家同时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煤层气技术委员会、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级标委会秘书处工作的石油企业。
三、聚焦“经济技术一体化”,推进实现提质增效
面对多重挑战,始终秉持经营气藏理念,通过探索经济技术一体化,在推动稳产上产的同时,促进了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牢固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理念,充分发挥投资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作用。坚持“谨慎投资”,坚持年度投资总量控制,强化投资计划的刚性约束和闭环管理,确保年度投资计划受控。坚持全面预算的正向牵引和效益倒逼并重,推进预算管理向“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价值管理转型。
二是进一步做好动态配置。深入剖析、系统梳理每口井的治理效果,对于治理效果不理想、亏损的井停止投入,对于治理效果好、盈利的井加大投入,确保每一项成本发生都有的放矢、精准到位。强化盈亏分析,针对不同区块评价,切实摸清哪些是盈利的,哪些是亏损的,统筹推进区块综合治理,实现区块高效建产和长效稳产;以“打破平均看两头”为分析手段,精细化做好单井效益核算,推进单井增产增效和目标管理,实现气井生产价值最大化。
三是进一步树立经营思维。科学合理的方案是精益开发、经营气藏的根本保障。强化经营理念,促进“开发一个气藏”向“经营一个气藏”转变,实现储量、产量双增长、“两利五率”指标“两增一稳四提升”;深入理解PD储量的概念,将之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争作价值管理者、创造者、捍卫者。
四、聚焦“甲方乙方一体化”,推进协同发展动能
煤层气公司在强化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以项目为纽带,以合作为桥梁,积极推动与合作方在组织管理、科研攻关和信息互通等方面深度融合,构建形成“同船划桨”打造“一盘棋、一起干”的发展共同体。
一是齐心搭建“连心桥”。始终围绕“依法合规、高效运行、发挥优势、互利共赢”的工作方针,创新实施联合项目工作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联管会优势,以双方合作联控,实现资源的规模效益安全开发利用,为保障煤层气公司产销任务完成和“气化山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共绘科研“同心圆”。构建多专业融合、多学科共建共享机制,多次承担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习会、技术论坛和培训等活动。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围绕“卡脖子”技术开展系统化科研攻关,2024年首次邀请相关高校26名博士、硕士到生产一线锻炼,形成“以研促产、以产带学、以学助研”的良性循环,开创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局面。煤层气公司牵头负责的《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高效勘探全面突破》获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成果特等奖。
三是信息共享“聚合力”。秉承“精品工程”理念,坚持与中国石油各兄弟单位开展交流合作,国内首座深层煤岩气电驱压裂平台吉深11-7A平02井第一段启泵开工,标志着深层煤岩气压裂施工正式步入了“电驱时代”;建成国内首个深层煤岩气供电系统,累计供电超20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600余吨,助力深层煤岩气绿色高效开发;聚力攻克深层煤岩水平井钻井突出问题,总结形成了一系列快速钻井工艺,吉深6-3平01井创国内深层煤岩气水平段“一趟钻”最长进尺纪录;大吉1-永宁1集气站站间联络线实现进气投产,日输气量达6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当地居民冬季用气高峰供需矛盾。

193
点击量
3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2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