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四维聚力”培养中国海油新时代青年

作者:王艳齐 王培 郝帅 赵金脉 高卓 |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研发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研发中心(简称研发中心)党总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全力打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臂助作用。

一、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研发中心党总支在抓团青思想建设方面坚持系统思维抓统筹,以“从严治团、榜样力量、党团活动”激发青年的爱国情怀和职业使命感。一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团。深入落实党建带团建,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团中央六条规定落实,把纪律学习作为团员青年的必修课、常修课,年均开展青年员工廉洁教育6次,实现学习人员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定不移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团的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通过“三重组织教育”促进青年思想统一,党总支、党支部、团支部全年开展形势任务教育16次、专题党课15次、谈心谈话200余次,切实将中央和上级公司以及研发中心的决策部署、目标任务讲清讲明讲透,使广大团员青年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企业发展建设中。三是传递志愿服务正能量。研发中心团支部充分发挥联系纽带作用,深入组织动员广大青年长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不断传递青春正能量,彰显服务地方、奉献社会的青春底色。

二、坚持做青年人的引路人、知心人,铺就成长成才之道

研发中心党总支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主动走近青年、服务青年、关心青年,成为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热心人。一是搭建培养平台。研发中心厚植育苗沃土,以人才盘点工作为抓手,识别人才画像,结合盘点结果,识别骨干人才,根据青年人才特点规划职业发展目标,按年度制定“项目实践、内外部培训、重点领域攻关”等培养方案,深化培养情况及结果跟踪,立档建册管理,同步开展应届毕业生“一人一策”培养方案的编制及落实跟踪工作,搭建起人才培养平台,充分激发了广大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进取热情。二是拓宽成长之路。研发中心注重营养护苗,坚持着力提升培训价值,以青年“要求+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培训“链条”功能,结合实际开展“内培+外培”,建立“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坊”,为青年人才提供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机会,让其在不同岗位、部门中获取丰富的经验和见识,形成了专业化、系统化人才梯队结构。三是帮助职业提升。研发中心精准优苗甄选,畅通青年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立足上级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大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培育,搭建青年员工海外项目历练平台,同时,中心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转换”差异化晋升机制,实行专家、主任工程师、资深工程师评聘“两制一契”,通过搭建多渠道晋升路径,为各层级青年拓展了职业通道。 

三、坚持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点燃创新发展之源

研发中心党总支统筹部署“形势任务教育+实践项目历练”,教育广大团员青年正确处理好全局、局部、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知企情、明责任、挑重担,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一是“青”尽全力创效。研发中心成立“青锋”青年创新工作室,以中心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技术、产品、数字化、绿色”四大业务板块,引领青年员工以技术创新为手段,积极投身核心能力建设、重点项目、核心技术等攻坚任务。二是砥砺前行创新。始终秉持“创新引领,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研发中心连续4年开展“提质增效创新”专项活动,鼓励号召青年员工大胆开拓新思路,运用新方法,锚定社会热点和行业痛点,积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一步发挥了青年员工的创造力,以实干实绩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也为青年员工迅速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三是聚焦难题攻关。研发中心充分发挥青年创新工作室主阵地作用,指导工作室成员专注于重点难点项目攻关,鼓励引导中心广大青年参与重大生产项目,破解了天然气综合利用、天然气回注地层、放空气深度回收等多项技术难题,形成了天然气外输、回注、发电等不同技术方案,使海上平台富余天然气“应收尽收、气尽其用”;青年员工冲锋陷阵解决渤海区域最大海上油田电网接入岸电工程的设计难题,并奔赴现场开展技术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立足生产实际开展QC小组活动,近三年累计在系统内部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获奖6次,孵化经济价值422.15万元。

四、坚持用重大项目工程引领青年,强化使命担当之责

研发中心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在重大项目工程中追求卓越、岗位建功。一是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智能油田建设中,成立了数智赋能科技攻坚党员突击队,该突击队在青年骨干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八大核心技术,构建60余组算法模型,包含1600多个业务功能点,涵盖了海上平台生产运用的全业务链条,打造了“智能油田建设服务”品牌,被海油发展授予“示范党员突击队”荣誉称号。在新产品开发实施中,青年员工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协助研发中心建成冷剂制冷脱水、轻烃回收、天然气增压等10余个天然气回收利用“工艺包”及工艺仿真模型,全面助力海上油田绿色低碳生产。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在数智赋能建设中,广大青年充分引进吸收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项目管理理念,加速推进数智化技术创新、应用场景设计,青年员工作为骨干力量研发的数字孪生三维引擎产品在海油发展天津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应用,自主开发的“数智—磐石”数据采集系统在中国海油近一年的数字化项目转型实践中,为内部多家公司的80余个项目提供了源头数据采集服务,将数据交付效率提升了60%。今年5月,研发中心成功通过国际权威软件研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3.0版本认证,成为国内首批通过认证的企业之一,6月又取得了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颁发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充分发挥了广大青年推动高质量发展“智囊团”和“生力军”作用。

点击下载PDF

374

点击量

1

下载量

2024年,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11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