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党建带团建:“一三四”跨步走

作者:黄孟霓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蜀南气矿

摘要: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全面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坚持守正创新,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一三四”工作法,抓住一条主线,坚持三种思维,打造四色品牌,引领青年员工强根铸魂,主动担当能源保供责任使命。

关键字:青年工作;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奉献能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而青年员工是国有企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企业发展的希望和生力军。做好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工作,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的重要抓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全面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坚持守正创新,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一三四”工作法,抓住一条主线,坚持三种思维,打造四色品牌,引领青年员工强根铸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能源保供责任使命。

“一”:抓牢一条主线,绿色发展奉献能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蜀南气矿现有青年员工512人,占员工总数的17%。气矿主营业务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储气库、油气销售、新能源、油气运维、矿区管理六大板块,目前有八个油气勘察区块,矿权面积3.04万平方千米,矿权范围覆盖川、渝、滇、黔15市48区县,供气区域遍及川渝地区35个区(县),有140余家天然气直供客户。

在气矿党委的带领下,气矿团委始终抓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条工作主线,秉持“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企业价值追求,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将青年员工思想引领与能源央企的使命任务相结合,使青年员工在思想上坚定信心跟党走,在行动上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价值,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三”:坚持三种思维,结合实际积极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气矿党委着力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青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重点以“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三种思维探索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工作方法,持续改进,务求实效。

坚持守正创新,保持增强三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气矿各级团组织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引领青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方面,以三会一课、青年大学习、青年大讲堂、专题读书班等方式,组织带领青年员工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参观、微团课、专题辩论、岗位实践等方式,鼓励促进青年员工互动交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气矿青年工作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固本培元、坚守正道的前提下,创新青年工作模式、载体和方式,努力开新局立新功。

坚持问题导向,适应发展变化。新时代青年是“数字原住民”,普遍有着强烈的家国意识和社会情怀,同时又面对庞杂的信息渠道带来的社会思潮与多元价值冲击。气矿青年员工既具有新时代青年的共性特征,又在企业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各种机遇、挑战与压力。气矿团委坚持团的委员会成员联系团代表、团代表联系团员青年“两联”机制,推行“每周一谈、每月一连、每季一结”的交心谈心工作制度化、精准化,密切联系青年,在企业不同发展时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问题为导向调整工作措施,确保青年工作有的放矢,见行见效。

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融合。气矿党委坚持党团建设同步谋划、党团组织同步设置、党团力量同步配备、党团工作同步开展,指导气矿团委统筹构建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工作体系。一方面,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重要会议精神,推进落实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传承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工作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另一方面,将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工作与人才强企工程、“青”字号品牌活动有机融合,引导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四”:打造四色品牌,传承创新求真务实

气矿党委每年听取共青团工作专题汇报,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出席共青团重要会议和活动,支持共青团按照群团工作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气矿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气矿团委在传承青年志愿服务、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青”字号品牌活动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气矿中心工作,融合创新四色品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推动绿色安全发展,赋能蓝色职业发展,营造橙色和谐氛围,切实通过思想引领,凝聚青年员工铸牢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挺膺担当。

青年志愿宣讲,“三讲”结合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蜀南气田的勘探开发历经七十余年,其发展和成就是四川乃至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缩影。气矿党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继承中国油气工业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了以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为核心,以红村会战旧址、企业文化展厅等为支撑的“一核多点”红色教育矩阵,凝炼形成了“战天斗地 ,气兴四方”的战气文化。气矿团委从团干部、青马学员、青年骨干中选拔青年志愿讲解员,组建青年讲师团,用青年的语言讲好思政课,当好党的理论政策播种机,做好企业红色文化传承者,同时积极探索“系统培训、积分管理、动态组队”模式,采取“文化教育基地定点宣讲、片区主题团日广泛宣讲、进基层一线巡回宣讲”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覆盖面,提高触达量,增强影响力,以讲促学,以学促进。

青年安全行动,“三员”聚力推动绿色安全发展。气矿青年员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QHSE体系管理,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为主阵地,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安全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青年员工安全生产能力。为进一步发挥青年员工在推动绿色安全发展中的先锋队主力军作用,组织青年员工担任“安全监督员”,做好生产现场及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上报,当好“两个现场”属地监督;担任“安全保障员”,走进校园、村镇社区、管道沿线面向社会群众开展管道保护及安全用气宣传,组建应急抢险维修、消防等常备型青年突击队,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担任“绿色低碳领跑员”,在植树造林、绿色矿山建设、新能源控碳减排等重点项目中冲锋在前,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青年岗位成长,“三阶”递进赋能蓝色职业发展。气矿党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要求,结合高质量发展需要,指导制定青年员工专项培养方案,按照入职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入职1年以内的基础培养期,重点落实入厂三级教育、师带徒、企业文化认同、技能水平专项提升等措施;在入职1至3年的能力提高期,实施人员素质评估、专项技术技能能力提升培训、轮岗锻炼,并开展青年岗位讲述、职业生涯展报、技术技能竞赛等活动;在入职3年以上的成长成才期,着力推进技能专家工作室及技能人才库建设、大学生担任中心站站长、三支队伍序列转换等项目。通过“三阶”递进,营造公开透明、鼓励奋斗的人才成长氛围,引领青年员工在为社会贡献天然气“蓝金”价值的征程上干事创业,快速成长。

青年关爱服务,“三心”共暖营造橙色和谐氛围。气矿党委从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群众性出发,指导团青组织通过“三心”工作温暖青年,反哺社会,共创和谐,营造阳光温馨氛围。一是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青听·心声”青年工作专题调研,掌握青年思想动态,查找问题剖析原因,结合发展所需与青年所需提出措施建议,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二是聚焦不同群体开展“贴心关怀”系列服务活动,针对新入职员工,提供“入职指引课程、职场物资大礼包、团干部对接引导”服务;针对单身青年群体,联合地方团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开展联谊活动;针对长年在偏远艰苦地区工作的优秀青年开展春节前家属慰问,帮助青年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三是携手青年面向社会开展“爱心助困”活动,组建“宝石花”青年志愿服务小分队近二十支,走进乡村学校、敬老院、孤儿院开展帮扶慰问活动;积极开展义务献血、捐资助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活动;积极参与企地和谐共建,持续五年帮扶气矿对口扶贫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全程参与并见证该村脱贫,还通过推荐青年员工到乡村担任驻村干部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点击下载PDF

402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