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0年6月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以下简称“对标提升行动”),引导国有企业通过对标提升行动,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核心目标,通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精准识别企业管理短板,大力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国企提高效率、激发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公司)创作的成果《天然气开发对标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经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推荐,获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二等成果,是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企业,油气当量跨入3000万吨。其深耕60余年的四川盆地,是气田开发的博物馆,层系多、类型多、领域多,对标开发管理难度大。该成果围绕“谁来对、对什么、怎么对、如何改”,扎实开展基于提升天然气开发水平的对标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本文将从创新性、实践性、推广性三个方面对该创新成果进行介绍。
一、创新性突出,建立了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指标体系。西南油气田公司针对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特点,在开发中引入对标管理,通过分析对照标杆,查找天然气开发技术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实施提升开发水平的具体对策。该成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通过信息调研、专业咨询、专项研究、互联网大数据利用等方式,明确了开发全链条工作思路,创新建立了四级指标体系,即:三结合三统一的气区级指标体系、常非并重的气矿级指标体系、个性化差异化的作业区级指标体系、分级分类分期的气藏级指标体系,特别是量化设置了14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实现了开发对标管理模式从无到有、从研究到应用的突破。
二、实践性突出,大幅提高了气田开发管理效率效益。西南油气田公司通过建立开发对标管理模式, 破除了“不可比”“比不了”的思想,对标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将“要我对标提升”转化为“我要对标超越”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通过运作开发对标管理模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标准化、直观化,使对标管理易于操作,管理效能大幅提高,近年来公司天然气产量保持7%以上速度增长,各项开发指标持续向好,产能完成率、年产量增长率、动用储量采收率、商品率等多项指标强标固标,尤其是商品率指标在中国石油四大气区排名第一。
三、推广性突出,让石油石化企业对标工作有章可循。西南油气田公司围绕“追标提升”建立“油公司”模式下的对标管理长效机制,组织编制《开发对标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气田开发指标及计算方法技术规范》等,明确公司本部、二级生产单位、研究院所工作职责,规范所属单位对标工作流程、质量标准,以及气区开发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周期及相关技术要求,并进一步配套对标管理考核激励机制。这些做法能够为国内其他石油石化企业进一步加强对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等提供有益借鉴。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石油石化企业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能源保供的“顶梁柱”。应不断锚定“供给高效、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以对标达标为发力点,着力由从严管理向精细管理跨越、并向精益管理迈进,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步伐。

457
点击量
1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08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