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钟铭 | 作者单位: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途径两个方面,探讨了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认为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是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得到进一步好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键字: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要性;途径

危险化学品行业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高风险作业,其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生产事故极易导致人身伤亡,甚至造成群死群伤。危险化学品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生产,防止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除在设计、设备、制度等方面做好保障外,安全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重要方面。

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又为全体职工接受和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的规章制度与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等,总之,是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

是什么导致事故不停地发生?事故调研表明,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措施不落实、“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是长期困扰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那么,又是什么导致这些现象发生呢?

人们常说,一时安全靠运气,短期安全靠制度,长治久安靠文化。是的,由于目前全国多数危险化学品行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文化,大多还只是表现在安全口号、安全标语上,没有真正体现到职工生产生活的自觉行动中。正因如此,各种违章违规现象屡禁不止,所以,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势在必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是一种软实力,也是执行力的良好助推器。只有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长期、艰苦的熏陶、积累与传承。

如何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一直是众多危化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鉴于此,笔者认为,从人、物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全民参与安全文化建设。不同安全素质的人对待安全管理会有不同的态度,要使人的行为得以规范,只有靠文化的熏陶,靠规范的教育,靠科学的启迪,靠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教化逐渐改变人的行为。由于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能、职责的不同,决定了其在安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差异,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事故。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全员参与,必须涵盖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同时,根据安全生产的不同形势和需要,面向全体员工、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效果显著的安全文化活动。

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企业安全文化发展的动力。通过安全教育,能够让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改变员工对安全生产活动的态度,使员工的行为更加符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一是要做好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积极采纳员工安全工作建议,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持续灌输渗透,努力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融于行动,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和践行安全理念,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行为。

二是要加强安全宣传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意识,努力形成公司特有的安全文化,逐步构建安全文化管安全的大格局,强三基、反三违,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把安全文化意识渗透到职工的日常作业行为,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传承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是安全培训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对象,培训的内容应各有侧重。如针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关键是要从“如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方面入手进行培训教育,促进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能真正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检查的作用;针对企业的操作层,应该从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行为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员工“不想违章、不敢违章、不能违章”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营造员工“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是安全培训教育方式应多种多样。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会使职工觉得枯燥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如果同时采用一些安全技术练兵活动、安全简报、安全演讲会,以及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安全宣传等作为安全培训教育的方式,不但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也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这将有效地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同时要着力班组安全能力建设,将“岗位练兵”“岗位达标”“班前班后安全会”等班组安全活动做到常态化。

加快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依托互联网、报纸、刊物,打造安全文化阵地,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展示安全文化建设成果,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入人心、扎根基层,指导和推动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是企业安全文化在物质方面的重要体现。生产场所所有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面所有的设备、设施、工器具、仪器仪表、报警装置等,本身的性能及构成的系统,是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的本质安全化程度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条件。第一,提高元件的可靠性。设备的可靠性取决于组成元件的可靠性,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必须加强对元件的质量控制和维修检查。第二,各种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厂址及厂区平面的布局、设备的防火防爆、可能泄漏或散发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生产、储存和装卸设备设施、有害废弃物的堆放等等都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对易燃易爆区、辐射源(装置)等应与居住区、人员集中场所等保持安全距离;对强振动源(如压缩机、重型冲压设备等生产设备)应按要求保持防振距离等。第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对会产生辐射、噪音等的设备,加装防辐射、隔音装置;在有可能产生可燃气体或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地方加装可燃气体或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仪;设置防止误操作等造成事故的安全连锁保护装置;在危险处设置安全警示牌、加装安全防护栏;佩戴相应的劳保用品等。第四,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消除缺陷,加大安全生产的有效投入,逐步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程度,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良好的作业环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又一重要体现,它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如生产现场干净卫生,工作场地布置合理,零部件、工器具摆放整齐有序,能引导员工的安全行为,激发员工的生产热情;机械工作现场应避免人员暴露在危险及有害物质(如温度、振动、噪声、粉尘、辐射、有毒)的环境中;在室外工作时,对不利的气候条件(如热、冷、风、雨、雪、冰)应提供适当的遮掩物;当工作环境照度不足时,采用的照明光不应引起任何危险,应避免眩光、阴影和频闪效应引起的风险,等等。

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要想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就必须实施“文化治安、文化促安”战略,倘若能针对以上几点对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那么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好转。

点击下载PDF

409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