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锚定新坐标:麦肯锡视角下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田野 | 作者单位:

image.png

世界一流企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行业领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标志性企业。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志应当是具备行业领先的规模经济、高度的全球化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卓越的产品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创新研发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达到一流水平。

近日,麦肯锡在《完善系统对标,推动管理转型,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一流企业有三个特征:一是要大,在体量上要有足够规模,在行业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有显著影响;二是要强,在行业内通过不俗业绩来保持领先地位;三是要基业长青,企业要有在市场风云变幻中屹立不倒的长期性,并在发展中积累长盛不衰的国际声望。也就是说,世界一流企业都具有做大做强做久的共同特征。

体量要大麦肯锡认为,世界一流企业都拥有庞大的资产和销售规模,核心竞争优势凸显,盈利能力较强。经营绩效在全球市场内占据领先地位是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一是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可替代性较弱。二是企业具有规模庞大且长期稳定的销售额。三是持续盈利性较强是企业长期处于第一方阵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说,规模化和影响力是世界一流企业充分条件,这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硬实力雄厚。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尤其对所在产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没有规模就谈不上影响力。企业规模主要在于市场规模、市值规模、利润规模。但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要有规模,还应具有优异的效率表现,以体现管理水平优异。企业效率指标主要在于销售利润率、资产回报率、市盈率,可以用规模综合系数和效率综合系数来表达企业的规模水平和效率水平。二是软实力卓越。世界一流企业除了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外,还拥有科学的战略决策体系、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显著的人力资源优势。三是创新能力可持续。世界一流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注重培育自身的动态发展优势,并且能够通过改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水平和创新管理模式等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使得企业长期具有增长潜力。四是国际化程度显著。国际化程度较高是世界一流企业通常具备的特质。除个别企业外,大多数世界一流企业都具有国际经济依存度很高的特质,一般都是跨国公司,具有世界性的投资、生产和销售网络。同时,世界一流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有效整合全球资源要素,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核心地位。

用规模指标来筛选世界一流企业,标准是利润超100亿美元、市值超1000亿美元、营收超1000亿美元,全球符合这个标准的企业只有13家。考虑到沙特阿美具有明显的资源垄断优势和国家经营特征,予以剔除后,符合标准的企业共有12家,可称之为世界一流A类备选企业。这12家企业平均利润为426亿美元,平均市值为8733亿美元,平均营收为2314亿美元,平均市盈率为21.03。

我国企业处于全球产业前4名,利润超100亿美 元、营收 超1000亿美元、市值超1000亿美元的公司有6家;利润单项指标超50亿美元的公司有7家,市值和营收超1000亿美元的有1家,单项市值超1000亿美元的有2家,单项营收超1000亿美元的有2家。

创新力要强

持续创新,才能持续增长;持续增长,才有可能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麦肯锡认为,世界一流企业是全球创新领导者,不仅要掌握核心技术,也要进行基础研究。只有实现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突破,才有可能成为全球领导者,保持领导者地位。

毋庸置疑,创新无疑是企业最核心的致胜能力之一,企业需要在追求产品、模式、技术等创新的同时,更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企业需要坚持价值和文化两轮驱动:所谓价值驱动,就是围绕客户价值创造进行流程、制度、技术、产品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充分强调创新与价值创造和利润增长的必然关系;所谓文化驱动,就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与容错纠错机制。随着关键技术的攻坚与传统技术的革新的深化发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逻辑会阻碍自主创新的发展,降低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因此应容许创新过程中“探索性失误”,鼓励人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能。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实现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态优化完善,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如何用”等问题,促 进 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二是大型骨干企业要发挥引领支撑作用,更好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大企业积极开放供应链,以大企业为龙头,结合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灵活性,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创新生态。三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营造充分释放企业创新活力的良好环境。坚持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打造创新链,以提升韧性和竞争力为重点巩固产业链,以金融为纽带优化资金链,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链。

“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2022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会议提出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16字标准,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

对于世界一流企业的四个要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可以分三个层次对指标进行拆解。第一层次设置三个规模指标:营收、市值、利润;第二层次设置三个效率指标:销售利润率、资产回报率、市盈率;第三层次设置三个社会指标:创新贡献(创新力)、影响力、企业社会责任(责任力)。

第一个要素是世界一流产品。没有世界一流产品,就无法走向世界,无法占领国内本土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这里讲的一流产品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制造企业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服务企业的服务产品。一流产品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包含了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创新,把创新成果内化到产品中去,产品才会成为世界一流。所以我并不单独把创新作为一个维度,因为创新不要强调有多少专利,有多少研发人员,投入了多少研发资金,最后要看是否内化到产品里去,使产品成为世界一流,这样才会有好的市场表现。

第二个要素是世界一流经济效益。产品好也不必然意味着经济效益好。我国进入《财富》500大 榜 单 的 企 业,ROE只 有5%点多,不到6%,美国达到11%,比我们高5点多个百分点,接近一倍。如果我们一些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连银行利息的水平都达不到,国家为什么要把资金给你呢?存在银行就可以了。

第三个要素是世界一流生产率。经济效益不等于生产率。我们要关注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是不是很高,是否为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做出贡献了。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比十九大报告多了两个字,“助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国总体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达不到美国的50%,还要继续往上走。所以作为世界一流企业,还是要有高生产率。

image.png

第四个要素是世界一流公司治理。很多企业起起落落,有些企业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能够持久发展的企业,其公司治理一定是比较现代、比较规范。世界一流的公司治理就是想让这家企业不但是做强做优做大,还有做久。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框架非常重要,一方面,这能够保证发挥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公司作为相对独立的法人跟企业家自然人是分开的。

面 对不 断变化 的 经济、 政策、技术和国际环境,我国企业首先应站在全球的视角和舞台审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需进一步打破企业的藩篱,从推动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维度重新定义企业的意义和目标,实现基业长青。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整体规模到细分冠军:在关注整体规模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在特定产业或行业内资源配置及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掌握关键产业环节、关键技术、关键领域或规模化市场份额来获取行业发展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从短期绩效到长期价值:更注重企业的整体价值创造能力,尤其是价值创造的核心杠杆,在效益和效率指标等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打造支持核心竞争力循环提升的内部体制机制,更加关注企业的组织健康度;三是从股东价值到社会责任:践行科学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在商业环境中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定义和塑造行业发展的新标准。


点击下载PDF

331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3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3上旬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