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公司”管理是国际石油企业通行做法,就国内石油企业而言,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进行了早期的探索,并结合油田发展不断创新,最终打造形成了具有石油石化特色的“油公司”管理模式。通过“油公司”带来的制度红利,该油田迈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油气企业体量大、业务种类多、结构不尽合理,主业单位存在“大而全”和“小而全”,主营业务不突出,支持保障业务产业集中度较低,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河南油田分公司新疆采油厂主动求变,用好改革“关键一招”,重点突出“加减乘除”,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打造“互联网+”时代石油产业升级版。“加”,就是要增加新动能、新模式、新附加值;“减”,就是精简采油厂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大幅整合机构,该厂4个直属单位全部撤销,机关压减62%,管理人员压减26%。“乘”,就是要通过体制创新、链条再造、素质提升,持续释放改革“乘数效应”;“除”,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做大分子,缩小分母。总之,就是要从过去的思维方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摆脱速度情节、换挡焦虑,拿出“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聚焦采油厂“管理+技术”职能,推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采油厂和新型采油管理区的建设。
在转型升级趋势迫在眉睫、不可逆转的单行道上,新疆采油厂围绕可持续发展优势,依托信息化手段,优化生产全过程管理流程,对每一吨油、每一度电、每一项措施、每一方天然气进行分析,做到对每口井、每一刻的产量变化精准把握,将精益管理分解到各关键节点,形成油水井故障规律性认识,以减少作业工作量,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在工艺潜能挖掘上做“加法”,提高了组织运行效率。2021年计划生产原油17.5万吨,实际完成17.51万吨;生产天然气6193万立方米,超产1216万立方米;生产液化气11415吨,超产3415吨。成本指标同比降低,2021年总成本同比减少8066万元,经营现金流同比增加13791万元,自然递减率由26.25%降至23.34%。
多年来,曾经的传统体制机制逐渐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班站、采油管理区、采油厂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下,基层一事一请示,一事一报告;机关按规章流程办事,层层审核,管理效率不高,创新创效动力不足。针对“厂—管理区—代运行队伍—班站”管理层级多,链条长,效率低等问题,采油厂在运行管理模式上做“减法”,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体制弊端,通过优化管理层级、优化运行模式、优化用工数量,形成人员少、机构精、运行快、产量稳、成本降、效益增的“厂—班站”一级管理运行模式,打造“监督+决策”新型采油厂,进一步提高采油厂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构建全生命周期视域下高效油公司开发机制,就是要以油气田全生命周期视野,推动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使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更加匹配、契合。保持战略接替投资不断线,同时把创效放在首位,以深化改革为抓手,上下齐动,释放体制机制活力,真正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最大化。
《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一级油公司模式构建与实施》案例说明,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释放油公司改革的“加法效应”。路径从来都不是被教科书规定好的。新疆采油厂坚持以改革调整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手段,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通过优化管理层级、优化运行模式、优化用工数量,改造体制架构,再造业务流程,创新管理机制,转变传统代运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以“厂—乙方项目部”生产经营承包为核心的一级油公司管理体制,释放了经营活力,收到稳油增气效果。
深化油公司改革,做好“加减乘除”法,新疆采油厂形成了主营业务突出、辅助业务高效、资源集中共享、管理架构扁平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日益凸显,迈向新型采油管理区步伐愈发坚定。

422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10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