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检修课堂”亮点纷呈

作者:谭欣洁 | 来源:吉林石化化肥厂 | 日期:2024-09-12 | 访问:124次 | 字号:

“这是隔板,隔板包着的是转子。蒸汽驱动转子高速旋转,蒸汽的热能转化成动能……”9月10日,在吉林石化化肥厂合成氨装置的机组检修现场,徒弟李宗宇站在刚刚完成拆检的设备旁,指着复杂部件熟练介绍给师傅何云鑫,以此作为特别的“教师节”献礼。

创新培训方式,深化“导师带徒”培养模式,化肥厂正通过一系列检修培训活动,有效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为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726107291525554.jpg

“大检修是能够更加深入、直观了解工艺、设备的难题机会,将检修战场变为培训课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理念和‘一人一策’培训方略,科学开展检修现场全员培训,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总结固化检修中成功的经验做法,加快推动全员技术技能水平提升。”该厂负责人在大检修动员会上,强调抓好培训与检修的关系时强调。

融合理论与实践,创新培训模式。技能的提升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该厂以“名师小课堂”活动为载体,特邀集团公司技师、公司技能专家等名师骨干,深入检修现场为青年员工及转型升级项目员工授课。这些“名师”们就地取材,以现场拆检及在建的设备为教学模型,详细讲解其内部构造、启停操作步骤以及监护要求,并结合自身积累的操作经验,分享历年检修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连。在硝酸车间的培训中,技师李云峰、张欣结合每日检修项目,组织员工在浓硝酸高压泵拆解现场,学习泵的三段液体压缩缸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冷却器拆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种教学模式将员工从书本上获取的理性知识与现场实物的感性认知紧密结合,提升了员工对设备结构的深刻理解,并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深化“导师带徒”,传承技艺精髓。该厂在大检修前夕,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29对师徒结成学习对子,拥有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高级技师等资深职称的师傅们,为新员工和转岗员工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涵盖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结构原理、检修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等核心内容,并注重过程管理,确保培训效果落到实处。电气车间员工赵增丰在导师赵威的指导下,不仅掌握了转型升级项目新设备电气维护的相关知识,还深入学习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一系列电气操作规范。通过多次模拟操作和现场实践,赵增丰迅速成长为能够独立承担电气值班任务的优秀员工。

强化“全岗通”培养,拓宽技能领域。该厂充分利用大检修期间装置开停车、设备拆解组装的契机,积极开展“全岗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组织员工跨岗位学习、观摩关键设备拆解组装过程等措施,拓宽了员工的技能边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合成氨车间装置停车当日,特别安排了一项实战学习活动,组织8名新入职员工,每人配对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一对一”实地教学。新员工们紧随师傅的步伐,细心观察并学习整个停车流程的每一步操作。他们不仅用眼睛看,更用心记,将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项细节都悉数记录在自己“小本本”中,平日里所学的单项操作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有效的串联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新员工对检修停车流程的快速掌握与深入理解。

1726107314161284.jpg

此外,为确保培训效果的长久性和可复制性,该厂还组织专业团队制作了大量视频课件。这些课件详细记录了关键设备的拆解组装过程、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工厂还定期开展视频课件制作技巧培训,不断提升课件制作水平,确保教学资料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接下来,该厂将持续抓好抓实员工培训工作,通过定期考核与评估,及时了解徒弟学习进度与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培训策略。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各种实操培训、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徒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