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三个推进”文化赋能发展动力

作者:潘秋佶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梁平作业区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单位,坚持党建引领,加快“三个推进”,全力打造大池干气田“忠”文化和大天池气田“三文化”(自主文化、放心文化、标杆文化)文化品牌,赋能企业增气上产强大动力。

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党建工作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为打造一支攻坚克难的队伍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增强组织核心力。梁平作业区党组织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以实施文化提升行动为抓手,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形势目标任务责任宣讲”“三会一课”等形式,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切实将政治优势理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广大干部员工胸怀“国之大者”“企之要情”,紧紧围绕增储上产、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安全环保和基层建设等重点工作建真言献良策。二是创新党建工作,提升工作实效性。作业区党组织充分利用“铁人先锋”、班组会和班前班后会,把开展核心价值观、石油精神、文化理念教育,与开展业务知识、安全规程、技能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基层党建学习考核制度,实现了党员干部和员工群众学在经常、考在日常,潜移默化,企业软文化与管理硬文化交融互促,达到了价值引领和制度规范的高度统一,增强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发挥党建力量,展现担当新作为。面对人力资源紧张、安全环保压力大、生产任务艰巨等诸多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人人冲在前、干在先,以实际行动在吴家坪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获得重大发现,取得了常规气持续稳产的良好态势,气区综合递减率为负值,顺利实施了“气田+中心站”片区集中管理模式,优化减少近四分之一员工数量。

推进优良作风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企业文化传承源自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文化人、以文育心,凝聚起全员奋进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是厚植文化底蕴,主动攻坚克难。在大天池气田和大池干气田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培育形成了以“忠”文化(热爱大池干、扎根大池干、奉献大池干、发展大池干)和“三文化”(自主文化、放心文化、标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始终用特色文化教育人熏陶人,以企业为家、事业为重的全员共识已融入血脉中、浸入骨髓里。仅2023年,作业区“技师党员隐患攻坚突击队”,先后攻克解决重大生产难题、重大安全隐患等700余个,“挖潜增产党员先锋队”实施关停井复产工程,增产天然气2504万方。二是打造班组文化,激发班组活力。聚焦“目标、传承、特色”,坚持把优良作风融入班组日常管理,全面推进“一站一特色、一站一文化”品牌建设,切实把班站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创新创效的硬实力。龙门中心站通过培育“绿色文化”,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天东29井中心站通过打造“求精文化”,跨入集团公司“标杆”班组行列。三是坚守文化传承,践行责任担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作业区以立足本职岗位为起点,以勇于创新为关键,以团队协作为保障,编写特色文化理念手册,广泛学习宣贯,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优良职业操守、严实行为准则。

推进创新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文化自信为创新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而创新发展则为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作业区通过不断探索新举措、新模式,加快推进改革转型升级。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主动作为,推进改革成果长效化。作业区在推进机构改革整合中,秉持“透明化、及时性”管理文化理念,强化责任落实和思想动员,让员工充分了解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精简了员工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二是强化数智建设,突出科学高效,推进气田管理智能化。作业区坚持文化自信,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大力实施以“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为重点的数智建设,实现了生产数据集中监控、关键阀门远程控制、安全环保实时监测,提高了管理水平,提升了效率效益。三是强化精简优化,突出重振重塑,推进基层管理制度化。作业区聚焦“精简、赋能、增效”,优化生产组织架构,推行“支部书记+班组长”班组管理制度,探索片区集约化管理模式,三基管理水平又上新台阶,有效推进“五型”班组管理规范、质效双赢。

点击下载PDF

411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