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对中国式现代化后勤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作者:赵厚川 | 作者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2022年党的二十大,总书记在报告中郑重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从加快到培育更多的世界一流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倒逼国有企业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唯一一家专业后勤服务企业,华油集团既发挥着现代化大后勤服务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又全方位服务于广大石油员工和“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理应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中的一员,成为“一带一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骨干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又应该如何结合在华油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的后勤服务企业的发展实践中?我认为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华油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姓党为国既是我们的根本属性,也是我们的初心使命。我们必须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发挥公司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决落实党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立足主责主业,聚焦“对外三服务”的职责使命,全面履行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生产经营骨干和党员“双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有力推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要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选人用人中严守政治标准,突出企业家标准,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领导人员队伍。

二是必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果我们把新质生产力等同于科技创新,认为我们作为一个传统服务型企业,新质生产力和我们关系不大,那说明我们对新质生产力认识不准确、不深刻。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实际上我认为,越是传统的企业越是大有可为,华油集团上下共同努力,也必将大有作为。所以,我们当前和接下来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和重点,必须加快培育、迭代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动能、新赛道、新优势。要通过技术升级促进服务质量提升,以技术革新加快服务场景的智能化建设,加快电商平台升级迭代,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体验,降低管控成本。要通过协同融通共建业务场景新生态,积极探索将公司各业务模块有机串联起来,供需匹配、协同创新、成果共享,开拓新业务领域,延长经营链条,打造业务合作圈、生态圈,增加服务附加值,不断完善核心功能,激发业务发展新活力。

三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谋求合作共赢。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合作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一再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就是要改变革除陈旧的、过时的,不适合、不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开放就是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通过内外联动,建立多层次的互利共赢,积极谋求更高质量、更大更好的发展。华油集团的改革开放,要从全体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入手,以更大的魄力和勇气去推进。要夯实改革发展根基,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三年行动部署,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切实把公司“管理提升年”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优化服务革新,不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双向开放,沿着国家“一带一路”、中国石油海外布局和“两化”改革的路线图,积极推动管理、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只要大胆出发、主动牵线,就一定会有更多发展良机找上门。同时,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着力引进高质量合资合作,注重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高素质人才。

四是必须同步推进经济效益和文化品牌相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言,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不但要追求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这其中,文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品牌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两者都具有潜在的生产力作用,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华油集团的经营业绩屡创新高,但相比之下,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品牌形象的建设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还不够好,影响力还不够大。要继续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健全完善阳光文化体系,打造线上线下阳光文化阵地,在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同时,积极挖掘提炼华油人、华油故事中的闪光点和优秀精神品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要继续加大品牌形象推广力度,在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同时,统筹品牌策划,搭建品牌架构,落地品牌视觉,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与经营管理相融合,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华油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国际服务品牌。

五是必须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双赢。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国有企业的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鲜明特点,那就是始终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和员工共享。华油集团在奋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要牢牢把握好在创造经济价值、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将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并谋划推动。要切实保障员工的权利,一方面要维护好保障好员工利益,这里面包括员工的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同时也包括工作生活环境和个人身心健康,让员工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想员工,员工想企业”;另一方面要保障好员工的民主权利,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形式,让员工能充分行使全过程民主参与权利,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要不断为员工个人发展搭建平台,把员工作为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通过畅通渠道、搭建平台等,充分调动激发员工的智慧力量,引导、帮助员工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相互成就、共同发展。(作者系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点击下载PDF

560

点击量

1

下载量

2024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