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舆论生态关乎企业形象与发展。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创新构建“+媒体”融合模式,推动新闻传播实现“三重提升”: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引领,从外围配合到深度融入,从单打独斗到协同联动,形成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传播新格局,有效强化了正面宣传声势。
关键字:国有企业;媒体融合;企媒关系;模式创新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简称分公司)在南海东部油田运营中,创新采用扁平化管理架构,虽未专设新闻部门和采编团队,却因其多项国内领先业务而蕴藏丰富新闻素材,传播需求与日俱增。面对这一特殊情境,分公司另辟蹊径,巧借外部媒体之力,通过“+媒体”融合创新,推动新闻传播实现“三重提升”,实现了传播效能与管理水平的双重跃升。精准实施分众传播策略,不仅在大湾区擦亮了中国海油的“金字招牌”,更以开放共赢的传播新范式,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奏响了时代强音。
一、从“被动跟上”向“主动先上”提升,有力激发“+媒体”活力
新闻的价值在于其时效性。当重要新闻事件发生后,企业能第一时间在主流媒体全面深入报道,抢占舆论制高点,这需要企业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需要超前策划,把握节奏,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实现良性互动。分公司积极拓展媒体“朋友圈”,主动开展媒体公关,建立精准对接机制,持续激发企媒融合“一池活水”,逐步实现“找媒体”到“媒体找”的转变。
一是以高层互访巩固“+”的互信基础。分公司建立与中央驻粤新闻机构、省市主流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邀请媒体主要负责人来访,持续强化企媒共建,深化合作层次,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加强与广东省及深圳市、珠海市宣传主管部门的走访互动,融入地方宣传大局,培育可持续发展通联生态。
二是以精准投送形成“+”的长效机制。建立媒体数据库并定期更新,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大众媒体与专业媒体的关系,坚持以精准化、分众化、差异化理念,定期分享交流选题线索,定制打造针对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直播等多种传播平台的多样化新闻产品,实现同一新闻事件的多维度立体式传播。例如,2023年围绕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建设,推动新闻报道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央视各频道播出新闻50多条、科教专题片1期,新华社中英文直播项目投用过程,其英文新闻被71家海外媒体采用,中国日报推出2个版面的专题报道。
三是以沉浸体验维系“+”的情感联系。常态化开展“走进海油”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深入海上油田生产一线、大型装备建设现场采访,让媒体记者亲身感受海洋石油火热实践和文化氛围,建立与海油的情感联系,共同讲好海油故事。其中,分公司连续5年组织媒体“新春走基层”系列活动,每年组织5家以上媒体赴各大油气田采访,在万家团圆的特殊时节,讲述海洋石油工人值守海上一线、保障油气平稳生产和供给的故事,使得海油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通过主流媒体广为人知,极大鼓舞了基层士气。
二、从“围绕中心”向“融入中心”提升,丰富创造“+媒体”场景
国有企业新闻传播需聚焦主责主业,需要坚持把企业的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实践,打造内容精品,实现“出圈”效应。分公司加强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融合,建立年度、月度、每周新闻选题收集、跟踪机制,并结合业务实际滚动更新,推动新闻宣传与重大事件同策划、同推进,在宣传内容上贴近社会,在宣传形式上不断创新,变“流量”为“留量”,让“网红”成“长红”。
一是擦亮“国字号”,念好“首字诀”。着眼于国家、行业发展大局,立足于能源保供“主力军”、科技创新“领头羊”等能源央企属性,在宣传策划中深入挖掘“首个”“首次”“最大”等媒体关注、社会关心的传播标签,用行业视角反映国家和社会发展成就,实现了宣传内容的现象级传播。例如,在世界顶级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海基二号”,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储卸油轮“海葵一号”等大型海洋装备设计、建造和运营的同时,开展“价值引领—立体传播—生态建构”三维一体的大国工程品牌建设实践,新闻16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15次登上《人民日报》、21次被新华社刊发,“海基一号”和“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先后入选2022年度、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二是借势“新赛道”,抢抓“黄金期”。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借势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东风,谋划引流热点,找准爆款亮点,着力实现上央媒、提热搜、登热榜。例如,塑造恩平15—1油田群项目“高产+智能+低碳”三大标签,3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并开创海上油田建设项目在央视“大屏直播+小屏慢直播”模式;打造圆筒型油气装备“超级能源碗”形象,刷屏各大社交媒体,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三是善用“小切口”,刻画“大时代”。坚持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创作精品力作,善于从身边小事、鲜活人物的报道中,展现民族复兴大背景,见证强国建设大格局。例如,围绕中国海油第一位工程建造现场女性首席工程师张琪,聚焦“奋斗新时代”这一命题,与广东省级媒体联合打造短视频作品,以细腻的表达、丰富的细节收获广泛好评,并获行业新闻大奖。
三、从“单兵作战”向“抱团融合”提升,充分发挥“+媒体”作用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企媒关系构建中,内部资源整合是基础。分公司充分发挥区域海油企业协调牵头单位的作用,组织区域范围内的40多家企业集群作战、抱团发展,分享媒体资源和舆情应对资源,统一开展媒体公共关系行动,在重大事件宣传中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形成区域协同、部门联动、多方聚力的工作格局。
一是汇聚各方资源,打造精品“孵化器”。切实增强宣传策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专题研究项目宣传策略,制定新闻宣传方案,共享内容、技术、数据、人才,以分公司为牵头部门,协调全公司的资源,同时发挥地区海油企业的优势,不分彼此,各展所长,充分凝聚宣传合力。
二是彰显激励关怀,搭建人才“大舞台”。建立新闻宣传激励和人才培养制度,制定以新闻发稿积分和奖励金机制为基础的推优评先体系,每年通过“体验式培训机制”培训宣传骨干20—30人,组织定制化的新闻宣传专项培训班,兼职新闻采编人员转型为“全能型记者”,基本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与摄像、编辑与剪辑等全媒体采访报道技能。同时积极推选新闻作品和通讯员参加国务院国资委、石油石化行业等组织的新闻评比,每年获奖30—40项。
三是筑牢安全防线,守住宣传“硬杠杠”。增强政治敏感性,遵守意识形态、新闻舆论、信息披露等工作纪律,健全新闻保密审核流程,坚持新闻“三审三校”原则,始终做到质量为先,坚决避免有偿新闻,构建“亲”“清”企媒关系,实现良性互动和长期合作。在突发事件中,协调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开展报道、第一时间定调发声,以权威信息释放引导舆论走势,也可避免发生舆情次生灾害。
(参考文献略)

46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5.07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