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名片,是企业立足市场,践行社会责任的形象。
3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石油工业。1997年3月,长城钻探带着钻探人的梦想拉开了征战国际市场的序幕,成为中国石油钻探企业走出去最早的领军企业,“GWDC”品牌应运而生。执着的长城钻探人敢打、敢拼、敢为天下先,他们历经艰辛、爬坡过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担当了中国石油钻探企业走向国际的“探路者”。如今,“GWDC”已经成长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力军,从非洲的苏丹到南美的委内瑞拉,从中亚的阿塞拜疆到中东的伊拉克,在酷热沙漠里、凛冽寒风中激情燃烧,“GWDC”品牌叫响全球五大洲。
用心血浇筑品牌
中国石油品牌是代代石油人心血浇筑的结晶,是新时代石油精神的有力写照。“GWDC”品牌的诞生,同样凝聚着长城钻探人的汗水。
1997年5月,中国石油第一部钻机在苏丹124区正式开钻,“GWDC”品牌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项目成立初期,主要为中国石油苏丹业务提供服务保障,但是长城钻探人也一直在寻找与国际石油公司同台竞技的机会。2001年,长城钻探录井业务进入苏丹市场。那时的苏丹,由世界上公认实力强劲的法国录井公司主导着录井服务的话语权,也是甲方公认的行业服务标准。甲方对于长城钻探能否完成作业持怀疑态度,为此便把法国录井仪放在井场旁边准备随时替换。井场旁的设备,让项目员工背上了压力,也燃起了心中的火,“这关乎‘GWDC’品牌声誉,坚决不能输。”长城钻探人铆足了劲儿和西方公司比拼技术和服务,他们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所有相关负责人都进行认真沟通,充分了解了作业标准和要求,修正每道安装工序和作业程序;为了更快速地响应甲方要求,他们平均每班工作达到接近15小时,只为客户有需求时,能够第一时间在现场处理,两个月后,录井小队用100%的作业要求执行率、及时的监控和预警率,让甲方真正相信“GWDC”的实力,不知什么时候,井场边的法国录井仪器被运离了。这也为其他技术服务业务在苏丹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基础。
2014年,国际油价从146美元/桶下跌至25美元/桶,各国甲方都大量缩减投资,长城钻探在非洲的设备被大量封存。市场的低迷并没有使他们屈服,在困难的等待中,他们利用这段时间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主动出击寻找市场机会,终于在尼日尔市场迎来了曙光。SIPEX公司计划在卡夫拉地区打两口总包探井,这个消息让长城钻探人激动不已,但是这个区域的现状让大家望而却步:当地条件艰苦,社会安全管理风险极高;地处沙漠深处,开车需要3天时间,路上几乎没有后勤保障;该地区只在1974年打过井,邻井以及区域资料非常少,测算作业周期和作业风险难度极大……面对困难,长城钻探人没有放弃,反复研究各项细节,历时2年近百次的谈判,最终以最优的条件签订了服务合同。合同签订后,10多支钻修井队的200余名将士在各个封存场地调试和维修封存4年多的设备,近60支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加紧筹划从人员、物资、运输到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最终创造了钻机动员102天、沙漠封存4年之久的50D钻机最快启动、动迁总里程28.4万公里、钻机运输距离最长、3个月完成11个国家22批次物资调拨等多项纪录,收到了甲方表扬信13封。
长城钻探人不畏困难和艰苦,扛着“GWDC”品牌开拓的每一片市场、完成的每一个项目,都凝结着忠诚与担当,他们的一往无前,让“GWDC”品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用技术引领提升品牌
“中国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古巴解决钻探难题、提供优质方案,展现了高效的工作水平和专业精神。”对于长城钻探技术团队在号称古巴钻井“禁区”的区块解决了众多难题,时任古巴国家石油公司中部油田钻井部主任胡里奥·希梅内斯赞叹道。
古巴海域地下石油资源丰富,采用大位移钻井是实现海油陆采的主要技术手段。面对大位移水平井的技术挑战,长城钻探紧跟技术创新和新工具开发应用步伐,为古巴引入油基泥浆、个性化PDC钻头等技术和工具,有效提升了大位移水平井综合施工能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施工的VDW—1012井创造最大完钻井深8047米、最大水平位移7126.35米和最大水垂比4.18∶1等3项美洲地区纪录,受到古巴高级官员的高度赞扬;SEB—24井设计井深7130米,完钻井深7300米,最大井斜88.7度……创造了古巴石油7项施工纪录;在CMN100井施工中,实现大位移水平井开窗侧钻,创造了古巴4项钻井纪录……一项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在古巴打响了“GWDC”品牌,长城钻探古巴项目部也因此获得古巴最高荣誉:菲德尔·卡斯特罗奖章。
肯尼亚地热钻井项目是“中非合作、国家援非”项目之一。为满足地热全产业链发展需要,长城钻探整合高温地热钻完井技术,将国内当时地热开发与发电最新的基础性理论、方法、工具、体系等带入肯尼亚。通过不断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地热开发模式,克服了高温对井筒液体的影响,研制出新型高温发泡剂和抗高温保护剂,将泡沫钻井液适用温度从180℃提高到240℃;适应地热开发需求,自主研发的高温地热GW系列钻头,比国外PDC钻头提速约82.6%;完钻井单井平均产能8兆瓦,与肯尼亚先期完钻井相比,产能提高了3倍,热能储量提高了2倍以上。2006年至2016年间,长城钻探为肯尼亚地热装机容量增加近50%,为电网增加了30%的发电能力,获取了700兆瓦以上的地热发电蒸汽,配套电厂Olkaria Ⅳ 140兆瓦电厂投入运营后,肯尼亚综合电价下降了30%。肯尼亚地热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50万吨,为东非地区减少碳排放、开发新能源起到了示范作用。长城钻探肯尼亚地热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开发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被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誉为“南南合作”典范项目。
在海外项目征战开发中,长城钻探总会把最先进的技术作为打开市场、展现品牌的“敲门砖”,以致密气页岩气开发方案、特色取心工具、可溶桥塞、提速降险钻井工具等优势技术为引领,“GWDC”品牌与国际知名油服公司同台竞技、一比高下,以领先技术、精益服务、最优成本,让世界了解到钻井行业也可以高端、精致。
用和谐打造双赢国际品牌
在苏丹项目,住在法鲁甲地区的杜勒已在长城钻探工作超过20年,他见证了自己家乡在长城钻探影响下的变化,长城钻探铺设了道路、修建了学校,油区附近形成了新的村庄,他也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在海外业务中,长城钻探严格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热心公益,推动实现能源与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GWDC”已经成为中国石油海外钻探的一道亮丽名片。
长城钻探走过的地方,都会大力协助当地建设石油工业。在古巴,他们为古巴国家石油公司培养了300余名石油工程技术人员,建成了4支合格的钻井队。每年,古巴国家石油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会赴长城钻探总部培训,成为了古巴石油发展的中坚力量。古巴国家石油公司总裁胡安·托雷斯表示:“若没有GWDC为我们提供中国经验和宝贵建议,我们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在泰国,长城钻探培养的近百名泰籍员工相继进入甲方和政府,成为了石油行业的中坚力量;在巴基斯坦、利比亚等国,长城钻探已完全实现全员本土化,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秘鲁,长城钻探与皮乌拉国立大学签订了油田新技术开发应用和工程师实习等合作协议,开启了海外校企合作新篇章。
近10年间,长城钻探为支持古巴、伊拉克等国抗击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捐款超过100万元,为支持苏丹、尼日尔公共卫生、医疗等事业捐款超过70万元;2018年,长城钻探向阿曼SEEH AL REHMAT SCHOOL捐赠8万元支持社区教育;2019年,土库曼斯坦雇员ROMA儿子癫痫发作,情况危急,长城钻探第一时间启动大病救助程序,协调在北京儿童医院实施救治,并申请了大病帮扶资金,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30年来,“团结在长城、奋斗在长城”已经成为长城钻探人的共同基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城钻探人携手并肩、昂扬奋进,朝着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和全球领先品牌大步向前。

490
点击量
1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05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