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为加强品牌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目前,随着我国产业提质升级,能源化工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品牌价值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谁能率先打造一流的品牌,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赢得市场、占得先机。近年来,四川石化始终坚持践行能源保供使命担当,让稀缺资源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坚持向市场导向的经营方向转变,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精益求精,用良好口碑赢得市场、提升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认可度。
保障能源供应,就是坚决落实“双碳三新”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转型发展,丰富炼油、化工两大系列产品集群,争当川渝市场能源保供“排头兵”,履行好国有企业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让稀缺资源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就是最大限度将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吃干榨尽”,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力求吃粗粮、产精品,以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资金回报率,履行好国有企业经济责任。
3月12日,集团公司总经理侯启军在市场营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对做好2024—2025年市场营销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一条为: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全面落实“二十四字”营销工作方针和“六个坚持”基本遵循。产和销应该是一家人、一条心,生产和销售环节企业如果做到强强联合、互融互促,就能实现竞合共赢、收益最佳。
作为炼化生产企业,四川石化同样要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与销售企业一体协同、共同发展。对照戴厚良董事长“炼化业务加快向迈进‘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转变”决策部署。下一步,四川石化要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立足资源禀赋,产能换挡提速。“十四五”时期,是炼化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我们立足当前产业规模实际、最大限度提高原油加工量的同时,应加快产能变革,存量产能通过新旧动能转换、节能管理、公用工程优化等实现减碳降碳,增量产能以“降油增化”等产品体系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实现深度转型。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油转特”进程,重点推进蜡柴油加氢裂化项目实施,实现柴油和航煤自由转换,提升公司航煤产能;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提高乙烯产能。同时,充分利用乙烯裂解产物多样化优势,最大价值地做好轻烃和芳烃的综合利用,适度延伸产业链,使下游配套产品充分体现差异化、高端化、高附加值化。
二是把握区位优势,优化产品结构。石化产品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据最新统计,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落户重庆的有312家,落户四川的有377家。四川石化拥有贴近川渝高效市场的地利优势,石化产品需求量巨大。“十三五”期间,公司完成了第一轮结构调整,乙烯和芳烃原料更充足、更优质。“十四五”期间,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全厂大检修,乙烯装置优化调整技术改造、柴油装置异地改造、增产航煤等项目也将陆续实施,产能结构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我们要把握区位优势,坚持眼睛向内,聚焦降碳减碳,统筹技改举措、扩能改造、装置大修和产品升级、产能调整、品牌塑造等,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工艺路线设计、装备设施配套和产品结构种类,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尽最大努力抢占川渝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三是精益精细管理,打造一流品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品牌卓著。当前,新能源替代持续加速,市场主体日益增多,炼化全产业链竞争更加白热化。同时,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外资公司先后在国内建厂,以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争夺市场份额。所以说,要在川渝市场中抢得先机、摘得头牌,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满足普通用户基本需求的“大路货”产品,关键是要有我们的“拳头”产品,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需要发挥炼化企业精益化、精细化管理的传统优势,并着力在管理提升、队伍提素、文化培育上下功夫,坚持精益求精,精益操作,力求吃粗粮、产精品,在最大化降低成本的同时,让稀缺资源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同时,在产销衔接上,要密切交流沟通,良好的沟通协调,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激烈残酷的产品市场竞争中,我们在加强与销售企业和总部部门沟通协调的同时,还要发挥政府行政职能和信息优势,最大限度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强有力的企地联合,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双赢目标。
在产品管理上,要坚持合规、合情、合理,持续优化产品管理制度,特别是原料进厂、产品出厂、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要建立一整套权责对等、科学规范、风险可控的制度流程体系,确保经得起检验。
在担当作为上,要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防止“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要勇于开拓创新,加强交流协作,坚持客户至上,以过硬产品、最优性价比去赢口碑、树形象,擦亮“中国石油”“昆仑”等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文/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安宏利)

724
点击量
4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4.05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