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重修张复振纪念碑的故事

作者:胡玮斐 |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2024年第9期 | 日期:2024-09-26 | 访问:518次 | 字号:

在中国石油工业史上,原石油工业部共为三个人立过碑,一块是铁人王进喜,一块是中国石油工业奠基人孙健初,另一块就是原石油师师长张复振。

2023年5月6日,原石油师师长张复振的长子、华北油田退休职工张金城,给中国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写了一封信,建议修缮已树立在中原油田近40年的“张复振纪念碑”。因为此时张复振纪念碑所在的中原油田已划归中国石化,戴厚良便将此信签转给了中国石化。于是,原石油师师长张复振纪念碑迎来重修。

张复振纪念碑重修,引发很多故事。

张复振纪念碑现位于中国石化中原油田辖区,为1985年石油工业部所立。纪念碑配有古式纪念亭一座,还有一间约20平米的展览馆,由中原油田土地房产管理部负责维护。现碑亭、碑身和碑台整体保存完好,但因时间较长,纪念碑背面生平介绍有部分字体颜色淡化模糊,展览照片、文字简介有待更新。

戴厚良在张复振长子张金城的信件上批复后,迅速以中国石油工作函的形式流转到中国石化。归属中国石化的中原油田收到总部来函后,高度重视纪念碑修缮工作,油田领导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到张复振纪念园实地勘察,就碑身描金、纪念亭修整和纪念室修缮等具体工作进行现场研究,制定修缮方案。

预算、招标、施工……修缮施工以最快速度、有条不紊地进行。纪念碑修复过程中,中原油田土地房产管理部安排专人与张复振家人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定期通报园区管理和修缮情况,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在碑身清洁描金、纪念室修缮及纪念照片挑选等细节上,认真征求了张复振家人的意见。其间,张复振亲属到现场查看施工进展情况,并对修缮工作表示肯定。几年来,园区为中国石油有关单位来园开展纪念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1729242015919371.jpg

一年后,《中国石油企业》杂志记者专程来到中原油田,走进焕然一新的张复振纪念园。这里绿意盎然、满目清新。厚重古朴的纪念亭,矗立在冬青环绕中,仿佛忠诚的卫士,为张复振遮风挡雨。崭新的钢化玻璃罩中的纪念碑上,有张复振老战友孔从洲亲笔题写的“张复振同志纪念碑”几个大字,刚劲有力,熠熠生辉。20多平方米的张复振纪念室精致简洁,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无声诉说着张复振风雨兼程的无怨无悔。

在新中国石油发展史上,不能没有石油师和师长张复振的身影。

1907年7月29日,张复振出生在中原油田油区所在的山东省莘县(原观城县)古云乡阎庄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他虽然只上过4年小学,但闯世界、寻求生存发展的念头,一直萦绕在脑海里。18岁那年,张复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人,沿着金堤河河堤,找到了冯玉祥的队伍,投入到改天换地的北伐战争。

骁勇善战的张复振,从士兵一路前行。西安事变是张复振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1938年5月,张复振如愿以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1945年7月17日,遵照党中央指示,已任38军17师师长的张复振,率所部3000余人,宣告起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石油师诞生,原19军57师师长张复振任石油师师长,兼玉门矿务局副局长。虽然脱下了军装,张复振锐气不减当年,带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在荒凉的原野上建城立市,并成为玉门市的首任市长。之后,他奉命组建石油工业部运输处,打造了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石油运输野战军”,实现原油东运、人才输出,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带领的这支运输队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运输处壮大到石油工业部运输公司,在横跨甘肃、青海、新疆长达几千公里的运输线上,胜利完成了为青海柴达木、新疆等地石油勘探开发建设的运输任务。

1968年9月14日,戎马征战、赤胆忠心的张复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惨遭迫害,含冤离世。4年后,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下发文件,为张复振平反昭雪。由于张复振家人调到江汉油田工作,1978年3月,石油工业部在江汉石油四机厂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张复振彻底恢复名誉。

英雄,是不能被遗忘的。1984年,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参加全国政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军党史审阅。在审稿座谈中,众人提议为张复振同志树碑纪念,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1985年初春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江峰、政协秘书长杨拯民、解放军二炮副司令员孔从洲等向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唐克、副部长张文彬传达了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对张复振同志后事的处理意见,提出为张复振树碑。经石油工业部党组研究决定,在张复振原籍所在地的中原油田为其树碑。

中原油田是中国石油会战史上最后一个开展大会战的油田,主体油区横跨河南、山东两省6市13县(区),其采油三厂就位于张复振的老家—莘县古云镇辖区内。

1985年 7月17日,在张复振率部起义40周年的日子,孔从洲、汪峰、 杨拯民、温朋久、蒙定军、张西鼎、张涛、张文彬、徐世杰和张复振同志的生前战友及部下300余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中原油田的皇埔林场,见证了“张复振同志纪念碑”揭幕。

清风习习,当年的金戈铁马之声,依然在耳旁若隐若现;白云悠悠,张复振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仿佛昨日、历历在目。杨拯民现场赋诗一首:“抗日石油溯渊源,西安事变是开端。复振一生双体现,英雄业绩树中原。”

“复振同志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谦虚谨慎,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深受广大指战员和石油职工的爱戴,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模范的领导干部。”纪念碑前,张文彬真情流露,饱含多少的情深意长:“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光阴荏苒,革命前辈的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照耀着后辈的前行方向。每逢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时,中原油田驻豫企业的青年、学生,便会来到张复振同志纪念碑前,献上鲜花与敬意,缅怀张复振及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表达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决心。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