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中原油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效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力、新闻舆论传播力、企业文化凝聚力、文明建设感召力,为建设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的文化条件。
打造“六微”特色工作 新模式
中原油田跳出“大而全”的传统思维,在基层党支部创新推广运用“微课堂、微园地、微服务、微平台、微典型、微积分”为主要内容的“六微”思想政治工作法,以“小切口”做好“大思政”,探索出符合基层实际、具有油田特色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
开设“微课堂”,学懂弄通守初心。将微信群、钉钉群等交流平台打造成“微云小课堂”,将工作例会、班前会等日常会议打造成“五分钟小课堂”,将宣传小分队、流动班车、漂流图书等学习形式打造成“流动小课堂”,引导员工充分运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理论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学习质量。
建强“微园地”,拓展阵地聚人心。按照“小、精、实用”原则,将基层单位现有党建工作室、职工书屋等阵地打造成“学习宣传小园地”,将班组文化墙、宣传橱窗等阵地打造成“文化润心小园地”,将员工活动室、心理服务室等阵地打造成“健康活动小园地”,以主题鲜明、氛围浓郁的精神“小园地”,启迪智慧、凝聚合力、提升健康水平。
做实“微服务”,解忧帮困暖民心。坚持从小事和点滴做起,通过一季一次思想动态分析解开思想“小疙瘩”,一月一次心理辅导化解心理“小危机”,一人一档精准帮扶解决生活“小烦恼”,实打实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干部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感。
搭建“微平台”,岗位奉献铸匠心。以干部员工需求为导向,采取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形式搭建能力提升小平台,采取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形式搭建岗位建功小平台,采取立项攻关、技术研讨、小改小革等形式搭建技术创效小平台,以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创新创效创业平台,激励干部员工尽自己最大努力提高本领、追求卓越、创新奉献。
选树“微典型”,比学赶超促齐心。重点挖掘来自基层一线的“爱岗敬业之星”“创新创效之星”“崇德向善之星”,通过精准化培养、常态化选拔、多样化宣传、群体化带动等模式,用身边榜样激励干部员工以先进为标杆、以典型为榜样,齐心协力共奋进。
考评“微积分”,正向激励增信心。推行全员积分管理制度,探索制定员工公约,实现以“一约”定规则;建立考核“积分卡”,实现以“一卡”建台账;及时张榜并考核奖惩,实现以“一榜”出实效,激发了干部员工务实重干、争创一流的信心决心,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构建“五全”媒体融合新格局
中原油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主旋律,创新构建以“全媒体、全领域、全方位、全员化、全效果”为主要内容的“五全”媒体融合新格局,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摇旗呐喊、鼓劲加油。
树立全媒体理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新要求,以油田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推动媒体不断从“相加”向“相融”迈进,打造“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宣传模式,构建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新格局。
策划全领域内容。坚持内容为王,围绕油田实施“六大战略”、建设“六型油田”、党建“五大工程”等战略部署,聚焦重点工程、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策划全领域报道内容,开展系列化、专题化报道,扩大宣传报道整体效应,打造一批有声势、有影响、有深度的新闻精品力作。
推进全方位传播。结合智能化传播趋势,系统整合媒体资源,重构新闻生产流程,搭建油田全媒体矩阵,实现策采编发管理扁平化、技术保障专业化,形成全面贯通、高度协同的信息传播工作矩阵。研究不同员工接受习惯,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形成“融媒体统筹、新媒体首发、传统媒体跟进”新模式,大力推动新闻移动化、可视化、多样化传播,进一步提升宣传引导效果。
激励全员化参与。打破新闻单位采编人员缺、直属单位宣传岗位少的惯性思维,建立采编人员积分考核奖励机制,推行任务目标管理,激发采编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一线员工信息采集便捷的优势,修订完善油田新闻宣传考核办法,激发全体员工参与新闻宣传的热情,引导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弘扬正能量”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发挥全效果优势。积极探索改进油田媒体在内容、渠道、管理等方面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开展“优质内容+精准服务”模式,将油田全媒体矩阵打造成集正面宣传、学习教育、政策解读、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全效果平台,让媒体平台释放更强大的效能,在提升思想引领效果上发挥更大优势。
创新“六小”特色文化新理念
中原油田坚持文化自信,在大力宣贯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挖掘油田企业文化潜力,创新“六小”基层特色文化理念,持续增强文化软实力。
健全文化体系架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立足油田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系统构建“1+1+2+6”企业文化体系架构(第一个“1”是指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第二个“1”是指油田企业文化,2是指油田安全质量文化、廉洁文化两个专项文化,6是指“六小”特色文化理念),印发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广泛利用宣传栏、橱窗、电子屏等载体传播文化内涵,创作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文艺作品,持续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提炼“六小”特色文化。打破基层单位界限,统筹推行基层文化体系化、规范化管理,按照油气生产、科学研究、作业地抢、专业化服务、后勤服务、外闯市场六类业务板块,提炼形成“六小”特色文化核心理念,阐释理念内涵,确保基层文化方向统一。深入挖掘一批独具特色的基层文化,有效促进中国石化和油田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
打造基层文化阵地。高标准建成并常态化开放中原油田展览馆,累计接待4.8万余人次参观,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展馆成功入选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石化红色教育基地等。在直属单位培育打造首批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10个,以点带面促进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完善“五化”文明创建新体系
中原油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以“全员化、特色化、日常化、标准化、动态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文明创建体系,凝聚价值共识,弘扬时代新风,连续六届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全员化提升文明素养。把提升队伍文明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教育、实践、管理三管齐下,引导员工群众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入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我们的价值观”明德讲堂、网络文明传播等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干部员工道德素养和油田整体文明程度。
特色化推进志愿服务。认真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推动油田志愿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化、信息化。发挥47支基层志愿服务队作用,紧扣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等内容,持续开展“三关爱”“春暖油田”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开花”。
日常化整治环境卫生。抓住环境整治这个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立月例检、季巡检、年终大检的环卫管理机制,在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抓好油田厂区道路及零星裸露土地的绿化工作,确保环境卫生、绿色工作始终“在线”。常态化开展办公和生产等区域综合治理,维护好基础设施,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标准化开展群众性创建。持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员工等“四创一争”活动,大力开展中国梦和石油精神石化传统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文明创建从岗位延伸到社会和家庭。采取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积极宣传创建工作的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动态化开展督导考核。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高、标准严、内容多。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部门、各直属单位要明确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和具体措施,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完成。建立检查考核制度,采取日常督查、单项抽查与全面检查的办法,围绕创建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作者系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党委常务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