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与时偕行 石油巨头道达尔转型蜕变

作者:陈慕然,蒲博*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成立于1924年的道达尔能源,今年迎来了成立100周年纪念。

纵观道达尔能源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紧跟全球能源市场格局的变迁而蜕变。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转型,新能源行业爆发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更多海外巨头加码布局。与时偕行,曾经的油气巨头道达尔能源重塑研发架构,加速向多元化能源企业转型,并为自己设置了时间表:在十年内,从全球前五大国际石油公司转型成为前五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商。目标设定已近5年,从道达尔能源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来看,碳氢化合物(可再生能源)和电力两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盈利,2024年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51亿美元,其中综合电力业务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平均资本回报率达到10%。

为什么要加速能源转型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那就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全球所有的能源公司都面临着两大挑战,一个是如何为全球日渐增长的人口提供充足、安全、清洁和经济的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全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个就是应对气候挑战,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回顾2023年1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落下帷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来自198个缔约方的谈判代表,对《巴黎协定》进行的首次“全球盘点”,最终达成的《阿联酋共识》,其提出将1.5摄氏度的升温目标控制在可实现的范围内,强调在最关键的近十年中加快行动,于2050年前实现与科学相符的净零排放,到2030年实现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增加两倍、能源效率提高一倍的新目标。同时,提出加快“逐步减少”煤炭发电的进程,加速研发碳捕集和碳封存等技术,以协助难以减排的产业实现目标。

《阿联酋共识》除了“全球盘点”之外,还达成了多项协议。其中在能源领域最为亮眼的是,占全球石油产量超四成的50家能源公司共同签署《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承诺到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净零排放的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已经30年。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挑战正变得越来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今年年初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国际能源署指出,政策支持的增强、化石燃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能源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升正在推动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部署,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将在2023年加快发展,新增装机预计将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其中光伏和风电装机增长最多。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或将增至4500吉瓦,这种动态扩张正在全球各主要市场中进行,包括欧洲、美国、印度和中国。太阳能领域,2023年全球将有3800亿美元的投资流向该领域,投资额将首次超过石油领域的投资。预计到2024年,光伏产业制造能力将增加一倍以上。除了大型光伏电站在全球多个地区投建,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也呈快速增长态势。风能领域,随着疫情期间曾推迟的风电项目陆续开始推进,2023年全球风力发电量将大幅反弹,同比增长约70%。同时,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还能为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提供重要方案。

可以说,尽管新能源崛起还需要时间,但其正在以可观的速度成长。在道达尔能源的畅想中,未来能源主要有三大发展方向,首先是低碳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其次是电气化,包括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最后是数字化,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大象转身”创新与科技保驾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当前这场全球能源转型比以往的任何一次转型都更急促、更具挑战性。对于超级石油公司而言,只有尽早转型、尽快转型才能在未来能源市场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但是众所周知,历史上,一种新的能源要渗透进能源市场、逐步达到可观的比重,往往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比如石油在全球能源市场的比重在1877年为1%,用了45年,这一占比才攀升至10%。而在这一领域深耕100年的道达尔能源,如果考虑到其巨大体量和能源转型的复杂程度,不难得出“这并不容易”的结论。

如何破解?让“大象”能够灵活转身?

全球的顶级石油公司道达尔,早已开启新能源领域布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道达尔能源就入局太阳能领域。到2022年,道达尔能源的新能源业务已能够排进世界前十名。

道达尔能源希望在2030年跻身五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之一,成为一家绿色能源巨头。道达尔的目标清晰明了:2019年,其业务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电力占比为55%、40%和5%,到2030年,石油占比降至35%,到2050年,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占比将调整为20%、40%和40%。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未来十年内,道达尔能源计划投资600亿美元,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100GW。

为了展现战略转型的决心,2021年5月,道达尔(Total)更名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

道达尔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表示:“我们都需要能源,能源是进步的源泉。今天,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正在共同迈向新能源。能源转型之路漫长,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能源转型的世界级参与者。这是道达尔正在转型并成为道达尔能源的原因。”

“在研发层面,我们将一半以上的资源都投入到新能源领域,包括电力、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道达尔能源集团首席技术官司明漾(Marie-Noёlle Semeri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日新月异的市场趋势带来的挑战,全面依托道达尔能源在勘探、生产、精炼、化工、营销、服务、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等领域积累的工程师、技术和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2021年9月1日,道达尔能源成立了直属总部的研发部门OneTech,并将分散在不同业务板块的技术和研发团队进行整合,重塑了研发架构。这种调整不仅打破了油气行业长期沿袭的按照勘探生产、炼化、营销贸易及其他业务分别配置技术研发资源的传统组织架构,而且还实现了“配合公司的新型产业活动,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保留和吸引,支持和加速创新,调动最具战略性和附加值的技术资源以及提供碳排放削减解决方案。”

“OneTech成为道达尔能源转型的引擎。”OneTech及其研发指导委员会站在公司的前沿,专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不断演变的市场趋势带来的挑战的技术。架构上,OneTech的组织分为客户线、研发线和技术线,前两者对应业务部门的结构,而技术线旨在提供核心技术专业能力。这三个团队通力合作,为道达尔能源的工业资产提供短期和长期的定制化支持,并与该公司的增长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道达尔能源正在为实现能源转型而研发的一些技术包括用于甲烷和二氧化碳监测的空中超轻环保光谱仪(AUSEA)、直接空气捕获等。后者使用大型风扇从大气层吸入空气,送入工程化学过滤器将二氧化碳集中起来,然后将过滤材料进行加热以释放捕获的二氧化碳。最后一步是储存或转化二氧化碳。这种“负排放解决方案”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能够减少现存二氧化碳。

道达尔能源在低碳转型目标下构建更专注的技术和科研团队,提高了“大象转身”的灵活性。

致力于世界可再生能源前茅

低碳转型热潮中,道达尔能源为自己设置远大目标:从全球前五大国际石油公司转型成为前五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商。并将碳氢化合物(可再生能源)和综合电力两大板块作为道达尔能源两大战略支柱。2023年道达尔能源资本支出总计约170亿美元,其中有35%投入于可再生电力,约为60亿美元。

彭博新能源财经最新统计显示,在经历五年的快速增长后,能源转型支出在2023年首次放缓,占该行业资本支出总额的6.5%,为2020年以来最低。2023年,油气行业在低碳资产上的投资为268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17%。

当世界五大石油巨头中有四家宣布退出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时,道达尔是唯一一家坚持在该领域投资的巨头。与壳牌、BP、雪佛龙等同行相比,道达尔对于新能源的布局更加坚定不移。“道达尔能源在石油和天然气价值链的现有模式同样也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市场。”有评论认为,道达尔是对可再生能源最雄心勃勃的石油巨头。

在多元化战略的框架下,道达尔能源对能源销量占比作出调整:2020年至2030年期间,石油产品在其销售中的占比将从55%降至30%,天然气的销售量占比将由2019年的40%提升至50%,并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液化天然气运营能力扩大到5000万吨/年。

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电力方面,道达尔能源的目标更为具体,设定了在2025年达到35GW,2030年达到100GW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的投资目标,并致力于在2030年成为全球五大可再生能源公司之一,未来10年内,道达尔能源在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将达600亿美元。

作为全球化的能源公司,道达尔能源凭借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中东和欧洲的强大市场地位,拥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长期深耕地区市场是道达尔能源加速进入可再生能源和电力行业的优势。再加上OneTech内部已积累一部分技术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比如用于油气开发领域的浮式平台和深水数据专长可应用于海上风电行业,LNG的低温技术可用于液化氢,地质学和钻探技术和经验可用于碳捕获和储存等。

为了顺利实现业务转型,道达尔能源一直在加紧布局可再生能源领域。2011年,道达尔收购了全球第二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unpower公司66%的股份;2016年收购了法国高科技电池制造商Saft,布局镍电池和锂电池的设计和制造业务,并将新能源与天然气业务整合,成立了继勘探开发、炼化和销售之后的第四个核心业务部门。道达尔能源2021年1月从阿达尼集团手中收购印度阿达尼绿色能源有限公司(AGEL)20%的股权;在风电方面,道达尔通过收购爱尔兰Erebus浮式风电项目,以及与麦格理集团旗下的绿色投资集团合作在韩国开发超过5个浮动海上风电项目等,进一步扩大低碳电力布局。

在道达尔能源实施转型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很重要。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开展能源转型的挑战在于既要推动能源系统去碳,又必须保障能源的稳定供应以支持经济发展。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中国,道达尔在中国市场的经营已有接近40年的时间,在油气产业的上中下游都与国内企业有密切的合作,算得上是深深扎根中国的国际能源巨头。

在中国市场,除了2019年与天能集团、愿景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外,早在2012年,道达尔就与天津中环、内蒙古电力等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华夏聚光,旨在提前在中国布局太阳能电站项目。

今年5月,道达尔能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安颂岚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道达尔能源通过合资公司在中国已经部署了超过3000个充电桩,除了在武汉以外,还在西安、成都和长沙有相关布局,截至去年底,电动汽车充电桩方面业务规模供电量达到了100吉瓦时左右。”安颂岚表示,“当前,中国能源转型正如火如荼展开,我们致力于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尽一份力,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合作伙伴。”

在中国国内业务方面,道达尔能源和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化集团、中国三峡集团、中远航运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在海外同样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合作共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如果不在中国开展业务,就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成为全球性跨国企业,”安颂岚强调,“道达尔能源和中国合作伙伴之间互相学习,在能源转型的形势下,非常有必要在中国市场见证这一发展。”

(本文信息来源:人民网、中国能源网、道达尔能源官方网页等)

点击下载PDF

503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7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