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刍议海外能源建设项目安全对策——以巴基斯坦恐袭事件为例

作者:冯治中,邓雪琦*,张丽**,杨沛文**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综合管理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消防支队,**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保卫部

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23年,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在巴基斯坦遍地开花,累计为巴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创造19.2万个就业岗位,新增6000兆瓦电力、510公里高速公路和886千米国家核心输电网,我在巴工程建设人员也超过30000名。但是自2018年以来,我驻卡拉奇领事馆、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瓜达尔港明珠酒店等与中国有关的项目、人员均遭遇过恐怖袭击。有观点认为,巴基斯坦俾路支解放军、塔利班等巴恐怖组织的主要目标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但从现实的情况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除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外,更需要找出对策,因此笔者建议:

一、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在巴项目、人员的安全保卫,真正树立“无安保、无项目”的理念。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全球关注、举世瞩目,确保项目、人员的安全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在巴利益的基础性保障,也是大国责任、更是大国担当。美国在阿富汗的惨痛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安全可靠的环境,即使项目建成、投资落地,也难以真正发挥功能作用。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切实加强在巴项目、人员安保的统筹谋划,树立安全大于一切、安全就是一切的理念。

二、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促使巴国政府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力争早日从法律层面允许我在巴单独或合资设立保安公司。应当正视巴基斯坦社会治理较弱的问题,在与巴政府保持密切合作的同时,加大力度促使巴政府在反恐和安保合作中采取更为开放、更为务实的态度和措施、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允许中方设立保安公司、派驻安全人员和力量,切实确保中方项目和人员的安全。

三、强化风险意识,摒弃形式主义,开展覆盖全域、全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风险地图,用风险评估主导安保措施的实施。“海外安保、人命关天”。要开展全要素、全领域、全过程在巴项目、人员、设施的综合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风险地图,充分发挥地图在分析规律、综合评价、预测预报、决策对策、规划设计、指挥管理中的作用,对高风险地区的项目和人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安保措施。要彻底摒弃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所谓安保体系建设代替措施执行的形式主义做法,从项目设计、施工招标开始就将行程规划、外籍雇员的身份背景审查、随行护卫、驻地安保等措施落到实处,并制度化、法律化,严格责任追究。

四、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对巴境内的反恐情报工作,提升情报能力。预防是反恐工作的源头治理,情报是真正有效的反恐工具,我在巴项目、人员屡次遭受恐怖袭击,造成人员伤亡,与我在巴反恐情报能力建设滞后直接相关。应当看到,恐怖活动因其隐蔽性、快速性、危害性的特征对近实时的情报支援要求极高,我们应当切实加强相关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和情报预测能力,全面通过信号、网络、人力、开源数据等多种手段搜集情报信息,为决策和处置提供支持。

点击下载PDF

422

点击量

0

下载量

2024年,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7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