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创新“战略、市场、风控”三位一体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体系

作者:刘永杰,刘向东,王建,侯婉婉,汪晶,高博禹 |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国际”),隶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海油旗下专门负责海外油气资产的勘探、开发、并购等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化企业。海油国际经过近30年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大量国际化业务拓展与管理经验,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适应快速变化的油气行业发展环境,获取高质量油气资产和统筹海外发展与安全的新要求,海油国际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切实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加强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在动荡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走高质量国际化发展道路,在实践与认识的往复深化中,逐步形成了“战略、市场、风控”三位一体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体系创新成果,并在该体系指导下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国际化发展的根基,深化落实了海外油气增储上产攻坚工程,全面提高了海外风险管控能力,切实增进了资产组合创效能力,整体提升了国际化发展水平与质量。

三大需求呼唤建设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体系

一、加强国际合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作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确保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部署,结合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要求,迫切需要公司从提升国际化业务发展质量入手,在能源领域特别是油气领域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全球油气市场参与力度,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切实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央企力量。

二、适应市场变化,获取高质量油气资产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为实现集团公司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承载着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两方面使命,是达到世界一流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风险防控,统筹海外发展与安全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统一,以维护能源资源安全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三位一体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体系核心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核心内涵

“一体”的本质核心是高质量发展。国际化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是指依托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和重点区域特点的综合分析,深入贯彻公司战略指导、立足自身能力与发展定位、结合现有资产组合的多维度剖析,进而通过油气资产的并购和处置,勘探区块的获取和转让,低碳资产布局等手段持续优化,不断打造可持续、绿色低碳、抗风险的高质量资产组合,推动相应管控创效目标的实现。

“战略、市场、风控”三大要素同等、同步、同向发力,各有侧重,彼此平衡,联动互促,立体构建,体系化保障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战略是施加于发展的驱动本源,是指在给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框架下制定和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市场是被施加发展的场所和对象,是指对市场的研判能力和对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而风控是发展与被发展存在的关系,是实现发展目标的保障,具体是指就投资风险,包括国别风险、技术风险和重大合同等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如何辩证统一地处理好三者关系,打造全体系通路,确保三位一体的融通运行,从而实现高质量国际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是该体系的核心内涵。

战略作为主体驱动,是在对新形势、新发展要求深入解读后,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整体谋划和灵活性、针对性的策略计划,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际化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针对的是发展道路和总体目标的问题,具有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领地位。

市场作为行动载体,是把握外部形势与行业动态深刻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机遇、深度融入国际化发展环境、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具体实践,针对的是对市场变化的动态响应和对发展机会的快速捕捉问题,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风控作为组织保障,是针对新形势、新格局下外部环境和不同机会的特点,对其中的潜力、风险因素加以识别、分析和应对,以实现全面质量把控,针对的是如何确保发展质量的问题,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障。

三者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统筹兼顾,实现“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与和谐共生,以“三位”为点、以三要素间“一体”互通互融为线、构建立体式网络,体系化支撑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1. 立足战略目标剖析组合现状

海油国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系统梳理,对现有资产运营情况的全面摸排,以及结合对世界一流油气公司战略演变及执行情况的深入研究,从资产规模、全球布局、质量禀赋、绿色低碳和风险防范五个方面客观分析组合现状,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资产已具规模,但储采比未来8年内将下降60%,可持续性有待加强。现有勘探项目较少且缺乏优质目标、开发项目接替能力有限。二是资产遍布全球22个国家,但区域布局分散,缺少明显优势区域、优势资源类型,油气构成、作业者配比不均衡,80%产量为石油,70%在产项目为非作业者,资产管控难度较大。三是成本整体偏高,质量禀赋不足。其中页岩油气和油砂因其开发方式的特殊性,生产成本在各类油气资源居高位。四是高碳负资产占比39%,天然气占比仅22%,与世界一流公司基本在40%以上的水平相比较低,低碳发展面临挑战。五是欧美资产比重达43%,海外投资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加速演变、持续动荡,公司海外资产的投资风险敞口呈扩大趋势。

2. 问题导向制定业务发展策略

海油国际创新制定国际化业务发展策略,集中解决发展哪里、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兼具时代特色、行业特色和海油特色的国际化业务发展纲要,对国际化业务发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油气资产并购和处置方面:

一是优势聚焦。在区域上和业务类型上向优势领域集中。全球上游加速整合的整体态势揭示了打造核心优势是海外发展的重心。要坚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两岸一带”战略区域集中,基于各区资源特点,聚焦业务类型,形成区域优势;同时深度挖掘和释放集团公司一体化优势和海上优势,上下游高效联动,实现区域和一体化优势向效益优势的有机转变。

二是结构降本。并购低成本、处置高成本资产。国际油气价格波动显著加剧的外部环境下,持续获取低成本优质资产、加大高成本和中后期“长尾”资产处置力度,提升公司经营韧性,有效实现资产组合结构性降本。

三是低碳发展。在转型大势下,海外新业务发展以坚持油气主业为前提,以低碳发展为方向,通过并购和处置手段稳健有序推动绿色发展。积极获取优质低碳排、低碳负油气资产、深水超深水大规模低碳油气资产、以及商业化确定性高的优质LNG资产,同时积极参与海外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在油气主业项目获取的源头控制碳排强度与总量;处置高碳排、高碳负、高成本、处于生产后期、开发生产能耗高的碳密集型“长尾”资产,以“转移”方式促进海外资产减排脱碳,从两方面实现结构性减碳,争取打造海外可持续、绿色低碳、抗风险的高质量资产组合。

四是风险可控。控制投资、制裁、金融、项目实施等风险。面对全球系统性风险加剧的趋势,在国际化发展中高度重视投资稳健性,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市场、油价、行业趋势、投资环境、地缘政治、政策变化、经济金融等分析加强风险预判,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在勘探区块获取和转让方面:

一是价值创造。聚焦大规模、低发现成本、快速商业化区块。全球勘探活动收缩,获取优质勘探区块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勘探新项目应以价值勘探为本,聚焦大规模目标,重视市场和商业化路径的考察,提前设计谋划价值实现路径,控制资本暴露规模和时长。

二是技术引领。强化资料基础,聚焦有认识深度和研究优势的领域。对地下资源的充分认识是勘探成功的基石,应坚持磨砺技术,善于研学新技术、新思路,适时开展对标和回顾,在实践中提高技术自信;同时应重视资料获取,深化区域和盆地研究,积累区域认识基础,为新项目获取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伙伴协同。加强和世界一流勘探公司合作,深化勘探新项目与现有资产的协同。主动与具有勘探专长的世界一流能源公司强化沟通联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或区域合作关系,充分借助伙伴的技术、经验、政府公关、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专长提升合作效能,共同创造价值;通过勘探新项目和已发现资源机会的协同,提升对相关资源禀赋的认识,加强对区域地面风险的把控,丰富协同应对的手段,进一步促进有机增长,全面提升公司的全球勘探竞争力。

四是组合平衡。减少独承风险、适度前沿勘探。勘探新项目应更注重潜力与风险的平衡,既要有进有退、动态调整和控制勘探区块工作权益比例,减少独自承担所有勘探风险的情况,又要审慎、择优选择新进国家或前沿勘探目标,通过组合平衡来整体把控勘探风险。

此外,为进一步强化国际化业务发展策略的执行、引领全球资产组合优化工作方向,海油国际从公司自身发展现状出发,以战略适应度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世界一流油气公司战略执行和绩效现状的归纳、梳理和分析,并结合资产组合优化理论研究,将上述实施策略量化呈现,创新构建了兼具战略、策略契合度和可执行性的高质量资产组合控制指标体系。油气资产并购和处置项目设9项指标,勘探区块获取和转让项目设11项指标,对应策略,逐项明确指标定义、计算方法和量化目标值。该指标体系已广泛应用于海外新业务机会筛选与评价、海外资产组合优化模拟、新业务发展规划等具体工作中,实现业务发展质量、效益的动态跟踪与有效管控。

3. 善于底线思维,主动式投资风险防控 

海外油气投资项目兼具投资金额高、项目影响大、投资期长、投资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要在大变局中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合作与斗争两对关系,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彻底摆脱被动接受风险负面影响再思考应对之策的做法,海油国际认为,重点在于强化顶层设计,构建风险识别体系,确保“危地不往乱地不去”要求落到实处,而后通过全方位尽调实现风险的量化识别,提前预判风险产生的危害,而重中之重在于培养与新形势新要求相匹配的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通过多专业联动、多方案比选优化,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体系化的国际化业务发展风险管控,不断提高积极事件的概率与正向作用,降低消极事件的概率与负面影响,进而从根源上提升海外资产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国际化发展质量。

针对国际化业务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海油国际充分协同集团公司内专业团队开展专题研究,聚焦“十四五”规划重点国家与有合作意向的国家,搭建完成“一带一路”沿线油气资源国投资环境多维度风险评价模型,同时借助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了量化设定不同国家投资风险等级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价等级数据库,以年度为单位与时俱进更新评价国家名单与风险等级评分,以“一模一库”对油气投资所在国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从系统性、全局性视角有力指导风险预判,编制形成“一带一路”重点国家行业投资环境评估报告,对62个国家完成了投资环境评估打分,并对其中29个重点国家开展了详细分析,按照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四个等级给予风险提示,有力指导国际化业务实践。

同时,海油国际参考借鉴国际上较为成熟的TECOP(技术、环境、商务、运营、政治)风险识别机制,结合自身对油气行业的理解,从宏观环境、商业运营和交易三个维度出发,创新制定了覆盖地缘政治、宏观经济、本国政治、项目商业化、项目管控和实施、交易确定性、竞争态势、合作伙伴等17项评价指标、按照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定性评估的“AGR地面风险识别清单”,从定性角度弥补了定量分析不够具象、缺乏针对性的缺陷。定性定量分析两者合一,共同为具体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后续应对奠定基础,指导项目团队识别风险管理要点,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妥善应对风险敞口,为项目高效评估与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为项目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地面风险评价支持基础上,也为“十四五”规划战略核心区和重点国家的滚动更新和布局提供了统一的参考依据。

随着项目评价的深入开展,对风险评估要求更加具体和更有针对性,需在技术和商务评价分析项目基本面的基础上,全面把握项目的风险、潜力及具体影响,综合衡量项目品质和可行性,从而相应做好风险应对安排,指导商务方案设计。此部分主要通过全方位尽职调查达成。尽职调查作为国际化业务发展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是核实信息、发现项目价值、识别评价项目风险的关键步骤。尽职调查的结果为交易对价确定、交易结构设计、交易文件安排、以及未来资产运营方案制定打下基础。

海油国际创新性地通过“多线并行+商务统揽”的全专业复合尽职调查方式确保评价环节风险全面深度评估,准确把握住整体与重点、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项目评价及后续实施运营涉及的不同职能部门、海外机构等关键干系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从各自职能和专业角度出发,发挥专业知识与经验优势,在项目经理的统筹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价值链管理为手段,以关键合同为主线,对风险评估和防范应对提出意见建议,确保风险评估涵盖全面,专业力量融合统一,后续项目执行衔接顺畅。

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三位一体

一、高质量发展体系

“战略、市场、风控”三大要素合为一体,三者本身分别承担了战略主体驱动、市场行动载体、风控组织保障的重要支柱作用;战略与市场分别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内部和外部角度、长期定力与即时响应层面,发现和把握相关发展机遇;风控则贯穿发展全过程全周期,强调主动科学应变,坚持用全局、系统、发展的眼光审视发展中的问题。三者通过区域发展研究机制、历史项目回顾机制、地面风险评价体系、以及业务发展分阶段决策委员会机制等方式方法,构筑了动静结合、融通互动、统筹平衡的闭环,同时在与内外部变量联动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互补,螺旋式成长,进而在整个体系中实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与和谐共生,形成具有自我成长性的立体式网络,从根本上体系化支撑了国际化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二、三位一体创新实践

海油国际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创新实践做法,确保三位一体要素顺畅联动、有机运行:

一是以市场和风控约束战略。

海油国际首先针对海外业务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市场环境的新特点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同时对中国海油海外上游业务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回顾,梳理历史项目风险评估及实际影响,总结经验教训,而后锚定战略目标不动摇,创新制定适用于油气资产并购处置和勘探区块获取转让项目的海外上游业务发展策略。进而在相关策略实施落地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策略与最新实际情况的结合与更新,一方面强化内部研究单位相关战略选区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强化与海外一线项目公司的上下联动,获取一线反馈的所在国、所在区域政治经济环境、油气行业法律法规、油公司动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风险趋势等各类关键信息及影响分析,以最新市场动态与风险研判支撑策略更新迭代,将技术认识+历史评价认识+一线反馈最新市场与风险要素的输入复合叠加,形成具有海油国际特色的区域发展研究机制,从根源上确保策略“接地气”、可实施。

二是以战略和风控引领市场。

海油国际高度重视历史回顾与经验分析总结,建立了历史项目回顾机制,不断提升高效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与水平。当公司有关区域策略有所调整更新时,或者重点关注的相关区域内有新油气发现、新地下与地面风险认识、新油气行业投资政策、新地质资料时,即触发对该区域内历史上已评价项目的即时回顾工作。回顾工作的重点是根据公司战略策略要求,比对最新的市场动态讯息、风险要素判断、资料认识与历史评价已有结论之间的异同,达到更新认识、纠正偏差、深化理解的目的,实现了对区域市场中重点机会的认识更新,更进一步在对比反思中研判行业发展趋势、深化区域策略认识、借鉴较佳做法、提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与技术商务水平,为后续快速把握高质量机会奠定扎实基础。

三是以战略和市场促进风控。

针对油气投资常见的包括技术、商务、政治、经济、法律、财税、以及影响项目运营和交易完成的各类风险在内的风险研判需求,海油国际构建了综合风险评价体系。首先在公司战略策略指引下,海油国际设立专门信息情报团队持续收集重点国家风险信息,形成重点国家投资环境风险信息库,作为风险综合分析工作的基础;而后针对市场中不同机会的特有情况和评价需求进行个性化分析,通过明确方法论、模式和操作指南,规定了评价不同阶段对综合风险的评估原则与要求,规范了不同风险的明细与种类,并根据公司战略策略和自身优势,明确适用于海油的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标准,纳入风险识别清单,创造性地量化各类风险使得不同项目之间实现横向对比,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不同阶段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完成风险识别与应对。

四是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动态平衡。

为确保三要素间的有机联动、互为约束、相互促进,实现项目评价重要节点对于决策关键要素的准确把握,海油国际借鉴国际通行的门径管理理念,创新建立了适应海

油国际化发展需求的DRB(Decision Review Board)分阶段决策委员会机制,覆盖海油国际业务发展决策整个业务流程,以制度化、流程化、表单化、信息化的形式,确保战略切实匹配,市场机会高效响应,专业有效把关,风险精准把控妥善应对,实现战略、市场、风控三大要素的动态平衡贯穿全程。

DRB机制以项目评价内控程序涉及人员多、专业多、部门多、内部审查决策难的“三多一难”痛点为切入点,以关键决策节点、决策责任人、参与人员职责、各单位协同机制和审核要求“五个明确”为特点,从机制上促进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同时针对不同评价阶段明确不同审查维度要求,将公司三位一体总体要求纳入项目评价和内部决策中,大大提升项目审批决策质量、最大化释放管理效能。同时DRB机制保持有机迭代更新,持续收集反馈,根据公司战略策略、行业市场动态与风险管控要求,不断调整优化,确保全面贯彻。

上述区域发展研究机制、历史项目回顾机制、综合风险评价体系以及业务发展分阶段决策委员会机制等体现了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其实质是根据发展需要建立不同机制实现三个要素之间的融合互通。海油国际基于30年国际化发展实践,将上述体系化创新成果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从关键环节入手,结合自身特点与需要,建立了一套融合了技术、商务、法律、财税等各专业,分层分级、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体系,包含4项业务标准、18项业务流程、4项操作细则、1项业务指南文件,为项目的高效评估与科学决策提供了扎实的制度基础和管理依据。

实施效果

“战略、市场、风控”三位一体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体系是在总结历史、调查现状、对标一流的基础上形成的突破创新,是在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中尝试融入了“中国智慧”“海油做法”,基于公司海外业务拓展实践找到的符合中海油国际化发展需求的最佳实践。在该体系的支撑下,海油国际在国际化业务拓展中勇于开拓创新、勤于艰苦奋斗、敢于攻坚克难,全方位深化对外合作,加大“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投资,强化海外油气产能建设,持续优化海外资产布局,有力践行海外油气增储上产和能源保供的初心使命,也带动集团公司兄弟单位共同出海,助力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  

一、优质资产取得重大突破 

2019和2021年,通过巴西政府油气资产招标和资产并购,总计获得世界最大深水盐下油气田布兹奥斯10%权益,成为作业者巴西国油的最大合作伙伴,为在世界增长潜力最大之一的巴西盐下深水区的长足发展夯实了根基,提升了公司对全球大型深水油气项目在技术与管理上的参与深度,标志着公司海外资产并购项目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迈出重要步伐。

布兹奥斯油田地质储量近300亿桶油当量,可采储量约100亿桶油当量,未来可实现产能约9000万吨。该项目共带动权益直接投资约76.4亿美元,10%权益下新增年产能660万吨,权益可采储量7.2亿桶,净储量4.8亿桶。该项目多艘油轮建造业务在中国开展,推进我国海洋油气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项目带动原油及天然气贸易业务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在巴西首次拓展天然气销售市场,实现天然气自主销售,推动贸易规模和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通过深度参与项目运营,中国海油更将培养深水人才队伍、积累深水项目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深水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二、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

海油国际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积极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同时基于对能源转型、低碳发展等行业趋势的研究和把握,海油国际在聚焦油气主业的同时,牢牢把握低碳发展与能源安全并重的主旨,积极谋划未来绿色低碳综合能源高质量发展。

通过完成北极LNG项目、阿布扎比海上项目、成功转让墨西哥Perdido—4勘探区块非作业权益,资产组合进一步改善:持续向“一带一路”沿线集中,“一带一路”国家资产净产量占比从2019年的40%提升至2022年的53%;SEC 1P储量规模从2019年的22.2亿桶油当量提升至2022年的26.4亿桶油当量,实现年复合增长率19%;全周期平均桶油五项成本阿布扎比海上项目22.1美元/桶、巴西布兹奥斯项目29.3美元/桶,大幅提升低成本项目净产量占比至39%;积极获取优质低碳排、低碳负的深水大规模油气资产和商业化确定性高的LNG资产,处置高碳排、高碳负、高成本资产,严控油气资产质量源头的碳排强度与总量。

三、资产组合创效能力持续提升

海油国际聚焦集团公司“三大工程、一个行动”与“四个中心”建设目标要求,分析制定并实施存量和增量资产组合优化方案,海外资产组合创效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

截至2022年底,阿布扎比海上项目与巴西布兹奥斯项目合计实现税前利润15.93亿美元、净利润

3.53亿美元。海油国际整体销售(营业)收入突破1041亿元,较上年增长60%;利润总额达到414亿元,环比增加958%;净资产收益率环比提高19.55%达到19.86%;总资产报酬率较2021年大幅提升11.75%达到14.77%,全球资产组合效益水平迈上新台阶。 

成果其他创造人:王恺飞  胡根成  赵霏  谢民  牟迪  许志刚

(本创新案例获2023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点击下载PDF

446

点击量

2

下载量

2024年,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7
单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