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要在破解“能上不能下”上积极探索,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要求深入推行管理人员公开招聘,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建立“揭榜挂帅”“赛场选马”机制,把优秀人才选上来。
一、稳妥推进、规范实施,把推进干部竞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作为竞争性选拔的基准点
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分类指导,做到一把尺子丈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切实提高干部竞争性选拔工作规范化水平。
(一)注重建章立制
竞争性选拔干部能否有效顺利推行,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从而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避免制度性缺陷。认真总结近年来竞争性选拔的做法经验,2022年3月制定《中原油田基层级干部竞争性选拔办法》,科学界定竞争性选拔在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明确竞争性选拔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运行程序、适用范围等,切实解决各单位自主探索过程中程序方法不一致、人选评价筛选环节及标准存在差异等问题,为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指明方向,形成多种选拔方式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二)注重点面结合
采取“试点—完善—推广”模式,稳妥有序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先后有28个直属单位(部门)通过竞聘方式提任基层级干部122人。指导工作起步早的单位进行工作复盘,总结经验不足,采取经验交流、集中授课等方式,介绍成熟做法,现场答疑解惑,实现共同提高。2022年要求对新提拔基层级干部均采取竞争性选拔方式,实现从“应竞则竞”到“凡提必竞”转变。
(三)注重跟踪督导
针对直属单位反映的如何操作、如何把握关键环节等问题,起草《关于竞争性选拔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确保竞争性选拔工作规范执行落地。党委组织部对直属单位竞聘方案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审核竞聘岗位、任职条件、选拔范围、方式程序等,确保标准不走样、程序不变通。对竞争性选拔职位较多的单位,全程跟踪指导,坚决杜绝选择性执行等问题。组织单位进行“复盘”,分析问题不足,加强沟通交流,提高油田竞争性选拔整体工作水平。
二、竞争择优、精细程序,把推动优秀干部人才脱颖而出作为竞争性选拔的着力点
创新方法,严格程序,从素质测评、专业测试、业绩评价、认可度测评、面试答辩等五个维度对竞聘人选进行评价,真正将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一)突出政治素质
将素质测评作为选拔任用的前置程序,把平者庸者劣者挡在外面。按照基层副职、基层正职两个层次,油田定期测试,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形势任务、管理实务等通用知识,测试合格者方可提拔任用。测试按照发布通知、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封闭命题、组织测试、集中阅卷等程序进行,先后有4900余人参加考试,对素质测评低于80分的,不得提拔使用,抬高准入门槛。
(二)突出专业能力
为准确评判竞聘人员专业素养和履职水平,结合职位特点,对参加竞聘人员进行专业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坚持人事相宜、人岗相适原则,把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实际能力与发展潜力结合起来,既有应知应会等基础知识,也突出深度和广度。
(三)突出群众公认
干部行不行、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群众普遍认可、赞成,有较高的满意度和支持率,才表明竞聘人选符合党的干部标准,可以胜任竞聘职位。采取民主测评方式,组织应聘人员所在单位(部门)干部员工,围绕认可、基本认可、不认可进行评价,“认可+基本认可”占比低于70%者不得进入面试答辩环节,“认可”占比按百分制折算成分值,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好群众认可关。
(四)突出实干实绩
为客观评价竞聘人员的工作绩效和一贯表现,对应聘人员工作绩效、经历、学历、年度考核评价结果、获奖成果、荣誉称号、民主评议党员格次等进行量化评价。突出评价针对性,区分生产技术、科研、经营管理、党务政工等不同竞聘职位,选取最能反映业绩水平高低的个性评价要素,科研类职位选取学历、主持(承担)科研课题、获奖成果(专利),经营管理类职位选取荣誉称号、管理创新成果,党务政工类职位选取荣誉称号、民主评议党员格次等作为评价要素,真正以能力和实绩论高低、辨优劣。
(五)突出专家评议
围绕岗位工作职责、业务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组织面试答辩,全面考察人员综合素质。面试答辩采取“个人述职、现场问题、评委打分”方式进行,根据专业类别成立面试评审组,同一职位或专业类别相近职位,由同一面试评审组负责,确保做到公平公正评分。面试评委由中层干部、油田级专家、相关业务线条专业人员等组成,且至少7人。评委组成引入“第三方”,外部评委不少于评委人数的1/3,评委打分采取实名制,确保评价准确科学。
三、拓宽视野、精准制导,把推进油田高质量发展需要作为竞争性选拔的牵引点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拓宽选人视野,扩大选人渠道,推行竞争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
(一)聚焦主业、聚力中心
坚持依事择人、按岗选人,加强分析研判,注重向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安全生产等专业倾斜,确保关键领域、核心业务、重点岗位干部人才优先配备。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对亟需改善干部队伍年龄、专业结构的,要求留出专门竞聘职位。近年来,竞聘管理干部单位主体专业占比达到80%以上。把基层一线作为选拔干部人才的主阵地,从重点生产单位选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2021年新提拔年轻干部干部占比37.7%。
(二)打破壁垒、统筹资源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事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全局,打破部门与单位、业务线条之间壁垒,实现干部有序流动。对通南巴区块、储气库等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工程施工,在全油田范围内进行公开招聘,统筹调配精兵强将。对机关工作人员,坚持凡进必竞,先后分四批在油田范围内组织公开招聘,引进58人,从多数人中选优秀,从优秀中选最合适的。
(三)广泛参与、全面覆盖
为切实提高干部主动参与竞聘积极性,营造有效竞争环境,明确提出如单位符合竞聘职位资格条件人数在3人及以上,但报名参加竞聘少于3人的,取消该职位竞聘。鼓励单位扩大范围开展竞聘,其中机关部门在油田机关或油田范围内开展,油田所属单位在油田范围内开展。各单位坚持边实施、边完善、边拓展,在管理专业序列基层级干部“凡提必竞”的同时,积极推进技术序列干部“期满必竞”、跨单位交流“引进必竞”,竞争性选拔全面涵盖管理、专业、技术岗位,进一步拓宽了选人视野,畅通了发展路径,为各类干部人才成长创造了机会。
四、坚持标准、严密组织,把公平公正公开作为竞争性选拔的支撑点
聘谁不聘谁,谁上谁不上,不仅关系干部队伍质量,也关乎队伍稳定。从资格条件、选聘方式和严密组织入手,坚持标准、创新方法、阳光操作,选出让组织满意、群众认可的干部。
(一)把握导向重公平
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对专业测试低于60分的,取消竞聘资格。引入员工认可度测评,对“认可+基本认可”占比低于70%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增加员工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根据每个评价要素特质,合理分配素质测评、专业测试、业绩评价、认可度测评、面试答辩等要素权重,结合实际进行测算,拉开评价差距,不以一张考卷、一场答辩“论英雄”,防止有“考绩”无“实绩”的人占优势,做到公道对待人才、公平评价人才、公正使用人才。
(二)明确条件重公正
坚持分级与分类相结合、共性要求与个性特征相结合、“软标准”与“硬杠杠”相结合,严格按照干部选任资格条件,区分基层正副职、高级主管、主管等不同层级和不同专业类别,确定职位选聘标准和资格条件,确保层间有序、类别明晰。统一规范学历、职称、资历等共性要求,细化各层级类别个性标准,切实把“条条框框”摆到桌面上。考虑竞聘职位专业特点及优化干部队伍年龄、专业结构等因素,对个别职位设置个性条件,既突出岗位针对性,又避免因人设限,形成“萝卜”招聘。
(三)阳光操作重公开
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扩大公开竞聘信息发布范围,通过微信、厂务公开、公文传输、公示栏等多种方式予以发布,广泛告知干部员工。深度监督贯穿始终,素质测评环节同步录像、过程可溯;认可度测评现场统计结果;面试答辩全程封闭,油田和各单位建立由中层干部、业务领域专家、职工代表组成的评委库,评委随机产生,竞聘人员答辩顺序随机确定,最大程度排除干扰。拟聘人选要全面考察,把人选考准考实,凭实力竞争、让真才胜出。公开竞聘结果,广泛接受监督,真正把德才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选进干部队伍。202年,油田和直属单位选人用人工作总体评价“好”的比例均在98.5%以上,较上年度同比分别提高1.84和1.31个百分点,干部竞聘工作得到广泛认可。
五、深耕细作、厚植优势,把加强干部人才储备培养管理作为竞争性选拔的支撑点
干部选拔使用是一系统工程,不仅要选好用好,还需要加强人才储备,进一步跟进培养持续培养,严格考核评价,确保事业发展后继有人。
(一)加强储备夯实“家底”
充足的人才储备是优选人才的基础。结合油田发展需要,坚持分层与分类相结合、主业与专业覆盖相结合,建立干部人才储备库,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的“双岗型”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善创新的“专家型”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交流挂职、设置见习基层副职等方式,激励干部人才成长成才,确保选拔使用的“苗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过硬。
(二)跟进培养炼就“真金”
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做好新任用干部的跟踪培养工作,让选聘干部更有底气。抓好持续培养,逐人分析优势不足,制定改进提升措施,通过举办新任职干部轮训、模块化选学培训、导师带徒等措施,推进干部任用后思想、能力、作风再提升。抓好实践锻炼,推荐125人参加“三百三千”和“十百千”计划,组织参与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严格考评持续改进
为确保聘任人员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坚持开展任后评价,对新招聘人员实行3个月试用期,期满后进行考评,对不适应岗位的退回原单位。完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与平时跟踪了解相结合的评估机制,突出了解竞聘人员履职表现,综合评价人岗相适情况,既为改进竞争性选拔工作提供有效依据,也保障了干部的持续成长。
开展基层级干部竞争性选拔,加大干部公开择优力度,实现了从少数人选人到多数人选人的转变,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的转变,从论资排辈到择优任用的转变,意在广纳贤才,旨在推动发展,重在阳光公正,营造了百花齐放、千帆竞发,干部资源充分涌流、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广泛认可。2021年8月以来,油田共提拔使用基层干部293人,通过公开竞聘产生271人,占92.5%,为优秀干部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树立了优胜劣汰的鲜明用人导向,促进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环境,为新时代油田高质量发展、实现“四个一”发展目标筑牢了干部人才支撑。

451
点击量
0
下载量

刊出日期:2023.10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海洋石油分会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267
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3/F
国外发行代号:M1803
国内邮政编码:10072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广字第043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