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吉林石化发布消息,该公司成功投用合成氨液氮洗单元冷量回收项目,利用“冷量搬运工”——新增换热器,将富余冷量转化为生产动力,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增效79.7万元。
新设备投用后,操作人员正在密切关注相关工艺指标变化情况
据了解,该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生产过程中,液氮洗单元如同一个“冷量仓库”,负责净化去除气体中的杂质。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这个仓库常常“库存积压”,产生大量富余冷量。这些冷量以往只能通过排入火炬并加热后排放,不仅造成冷量和热量双重浪费,还导致液氮收集罐D0602周围常年结冰、地面积水,生产现场环境堪忧。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技术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和模拟计算,决定在液氮洗单元与低温甲醇洗单元之间架起一座‘冷量桥梁’—新增一台换热器E0606。E0606就像是个‘冷量搬运工’,可以将液氮洗单元排放的富裕冷量通过气提氮‘搬运’到低温甲醇洗单元,补充其冷量缺口,实现冷量循环再利用。”项目负责人、合成氨车间主任尤永平介绍说。
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公司技术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投用方案,明确了设备管线置换、预冷、投用物料等关键步骤。投用前,他们对换热器及其配套管线进行了全面的吹扫和气密检查,确保无泄漏。
7月18日项目投用后,去T0503塔的气提氮温度降低了10摄氏度,为低温甲醇洗单元送去了宝贵的“清凉”;同时,用于复热的加热蒸汽量每小时减少约0.5吨,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随着冷量的有效利用,液氮收集罐D0602周围的结冰和积水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生产现场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接下来,该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理念,不断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方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谭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