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抚顺石化热电部:以技术革新与精益管理筑牢安全防线备战大检修

作者:刘玥含 | 来源:抚顺石化 | 日期:2025-05-20 | 访问:74次 | 字号:

5月14日,抚顺石化热电部在10号炉检修现场增加三处布控球,确保检修工作安全受控。热电部大检修工作已经开始,此次大检修意义重大,关乎企业后续生产的安全、高效与绿色发展。热电部从背压机组和DCS国产化改造、培训和应急演练、锅炉检修施工安全受控三个关键方面积极推进检修进度,全力保障大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绿色转型与自主可控双轨并行

在国家“双碳”战略及《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的刚性约束下,热电部新厂区背压机组改造项目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现有机组供电标准煤耗贴近政策红线,叠加碳排放核查标准趋严,改造势在必行。该部科学策划改造项目施工方案,通过优化热效率、减少蒸汽外排损失,预计投产后供电煤耗将下降20%以上,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万吨,为抚顺石化实现“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提供核心支撑。

自主可控的“神经中枢”升级,针对新厂区机、炉、除灰及化学控制系统的DCS改造,热电部采用国产控制系统,覆盖26套控制系统、13,868个点位,实现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核心算法的全面自主化。电气热工作业区搭建实验室模拟平台,为青年员工提供组态实操训练场,通过“技师授课+班组实训”模式,日均培训覆盖30人次,强化了故障诊断、逻辑组态等核心技能。此举不仅规避进口系统因程序语言不用带来的操作风险,更通过冗余控制器、实时数据同步等技术提升系统稳定性,为后续智能化运维奠定基础。该部技术创新与人才储备协同发力,以“转观念、勇创新”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仪表设备国产化替代探索。通过“每日一题、你问我答”等培训形式,累计培养12对师徒,形成“老带新+技术攻关”的人才梯队。实验室模拟实操与现场调试相结合,使员工熟练掌握DCS系统组态调试、故障定位等技能,确保改造期间“零误操作、零停机”。

筑牢大检修安全基石的“双引擎”

该部在大检修开始前,开展监护人专项培训,实现从“取证”到“金牌”的全周期管理。培训聚焦动火、有限空间等八大高风险作业,通过案例剖析明确“职责-权力-流程”三重核心。创新采用“模拟操作+协作讨论”模式,如在有限空间救援演练中,参训人员需在3分钟内完成气体检测、通风、救援设备穿戴等全流程操作,合格率达98%。同时推行“金牌监护人”评比,将应急处置效率、风险预判能力纳入考核,激励全员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控险”。

1750236033456172.jpg

为增强员工应急实战能力,各属地作业区开展一分钟响应机制的常态化检验,将电源中断、酸碱泄漏等专项演练贯穿备战全程。在4月的电源中断演练中,班组人员启动备用电源仅用时45秒,并通过联锁保护机制避免工艺波动,验证了“一分钟应急考问”机制的有效性。该部近9周开展应急考问18次,步骤准确率超95%,6.7号炉拆除阴燃事件中3分钟切断油系统的实战表现,印证了培训成果向实战能力的转化。该部化学作业区打破传统“示范-观摩”模式,推行“试错学习法”,在防化服穿戴训练中,员工先自主操作并记录问题,再由导师针对性纠偏,使错误操作记忆强化率降低70%。该部依托中油e学平台构建“理论-模拟-实操”三维培训体系,累计开发3个教学课件,覆盖899人次,实现“学-练-考”闭环管理。

筑牢全链条风险管控的“铜墙铁壁”

当前锅炉装置检修正在安全有序推进中,该部强化隐患排查与工艺报警分级管控,锅炉除灰作业区建立“日检周检+专项排查”机制,针对制粉系统闪爆、氨区泄漏等高风险点,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整改防爆接地问题23项。工艺报警实施三级管控,通过动态跟踪与专项攻关,报警总量下降65%,联锁投入率保持100%。

为保证检修全程安全受控,该部聚焦提升一线巡检质量,“人防+技防”双线并进,依托501个视频监控点位,质安环组每日抽查巡检规范性,业务组与岗位人员协同排查设备隐患,发现缺陷及时处理,绝不“过夜”,从根源上避免非计划停机。该部一线班组固化“十交五不接”交接班制度,建立负荷变化、缺陷处理等关键信息清单,实现生产衔接零漏洞。

该部在现场设立电子布控球,与安全监督群联动,确保高危作业全程可视化管理。同期开展线上防误操作培训,通过案例还原与流程拆解,员工观看并手写心得体会上交率达100%,停机误操作率下降90%,推动安全意识内化,保障检修任务顺利进行。(刘玥含)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