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 吉林石化染料厂3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和24万吨/年双酚A装置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幅奋进的画卷。染料本着“早发现、早解决”问题的原则,组织全员提前深入现场,开展“三查四定”,为项目4月30日中交保驾护航。
分组精细排查,将责任精准落实。染料厂充分发挥各装置生产负责人的专业特长,依据装置的流程单元和工艺特性,将复杂的生产区域科学划分为四个独立区域。每个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排查单元,成立专门的排查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对所属单元的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线路铺设等进行地毯式排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装置后续投产和稳定运行的细节。
交叉互查互补,让隐患无处遁形。在完成本单元的初次排查后,各小组迅速投入交叉排查工作。不同小组凭借自身独特的排查视角和经验,对其他单元展开新一轮严格检查。这种交叉模式下,每个单元至少要经历四次全面排查。通过多轮次、多角度的交叉检查,大大提升了问题的发现几率,使各类设计漏项、施工质量瑕疵以及潜在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回头复查闭环,问题整改到底。在持续的检查进程中,各小组开展“回头看”工作。参检员工手持PID图,重点核查之前发现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对于已完成整改的项目,确认是否整改到位;对于未完成整改的,分析原因并督促加快整改。一旦在复查中发现新的设计漏项和施工缺陷,立即与设计方、施工方等相关责任主体积极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限定整改时间,确保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形成完整闭环,为两套装置年内顺利投产筑牢根基。(郜瑞芳 贺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