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迎着朝阳,扒开草丛往前直走就能看到管线跨越处,一座一人多高的智能测试桩旁,冀东油田公司两名员工正在对数据进行检测,确保在入冬前此管段防腐情况摸清底数。
争当油气水处理“排头兵”,冀东油田公司着力细化集输系统运行和完整性管理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技术改革创新和管理提效,以提质增效为抓手,地面集输系统完善“小而精”,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管道和站场完整性再添“防护盾”,以产量效益为宗旨,生产组织运行管理多措“筑利器”,不断探索油田集输系统运行和完整性管理体系推进与实践。
油田本部集输系统目前以“三站、两库”总体格局的油气水处理管网为主体,通过站间区域性集输主干线为依托,融合处理、储存及外销的地面集输及其配套信息系统18项,形成“集中管控”运行模式。截至11月5日,公司轻烃液化气完成全年计划的78.8%,天然气处理量2.95亿方。
地面集输系统完善“小而精”
冀东油田公司加强原油系统管理,统筹原油销售和外输管道运行,保障原油品质和销售任务双达标。
动态管控,发力“破瓶颈”。该公司加强原油脱水系统运行管控,通过加密监控来液组分实施动态加药,分段控制实现高庙、南庙以及庙曹原油指标达标,同时,改造并优化预脱水器除砂工艺,节约除砂污水拉运费用约3.8万元。开展老爷庙联合站万方罐清扫孔处排底水实验,定期跟踪杂质的沉降速度,解决原油外输过程含水、机杂波动问题。
容器清淤,定期“清肠道”。今年以来,该公司积极开展原油系统容器清淤检修。累计清淤预脱水器3具,三相分离器4具,原油缓冲罐2具,原油储罐3具,有效保障了系统稳定运行。
摸索规律,优质“一盘棋”。优化原油外输系统运行,该公司统筹考虑储罐清罐、管道检测及商储库进油等生产需求,摸索下调最小启输量,在保障管道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避免返输操作频次,降低原油系统运行能耗费用,平均月减少返输时间8天,预计可节约动力费、自用气以及维修费等费用约6.7万元。
完整性管理再添“防护盾”
秉持“管道稳步提升”“站场试验推广”的完整性管理思路,该公司加大在用管道的巡查、维护和检测,持续做好“双高”筛查和治理,筛查完成率要达到100%,全年治理率达到100%。”
软硬兼修“添护盾”。该公司瞄准管道输送全过程,“检索”管道安全制约点,集中优势,全力打造管用好用的配套软件平台和沿线辅助设施。完善阴极保护在线监测、A5管道和场站完整性管理、管道泄漏在线检测系统、失效管理等配套“软件平台”,为管道内外检测及日常管理的顺利开展提速提效,完善加密桩500支,穿越桩、转角桩130支,警示牌50支“三桩一牌”“硬件设施”,提升管道沿线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智能“大帮手”。按照《庙高输气管道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安排,该公司盯紧在役管线高后果识别和风险评价,重拳出击,组织更换13套锌合金牺牲阳极,增加智能测试桩15个,利用智能机器人完成相应管线弯头检查,持续推进提升智能管道建设,扩增完整性管理能力。
生产运行管理多措“筑利器”
紧密围绕公司生产需求,公司积极探索技术研发新机制,聚焦采出水原油回收率提升,把技术转化为“创新研发、科技自强”的内在动力,多措并举稳筑技术“利器”,持续提升技术支持力度。
合理优化“促精准”。该公司依托数据决策系统,形成多种报表监管体系,强化日常上游来液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及严肃性,突出指标的刚性考核,高度统筹考虑油田采出水系统的脱水装置、常规污水处理装置、回注水装置以及油泥处理,深化规律研究,实现采出水系统由粗放向精准转变。经过技术论证和试验,在保证油水质的指标合格达标的前提下,研究并组织实施采出水提质增效的综合处理方法,优化6千方回注水系统工艺,提升回注水水质,2万方常规污水处理系统停运,节约人工维护费用,多举并举年度降本增效约2840万元。
现场攻关“促生产”。为满足公司降本增效发展需求,该公司立足生产实际,开展需求调研,大力攻关采出水隔油罐顶部浮油回收技术,减轻含油采出水处理压力、提高原油回收率,通过利旧安装卸油泵2台并改造工艺流程实现回收浮油进入独立三相分离器运行,该项目日均回收原油9.4方,年折算回收纯油3358方。
测试现场
持续推进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管道和站场保护和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注重管理手段、隐患治理、防治方法,保障管道和站场安全平稳运行。
冀东油田公司将继续以油气水高效处理为安全环保根基,以生产任务倒逼管理体系建立,以质为根求稳,以效为尺求进,助推油田集输系统运行管理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