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许贤文:以“观念之变”推动项目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许贤文 |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2025年第2期 | 日期:2025-03-18 | 访问:162次 | 字号:

1742264301688788.jp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中国石油北京项目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精准把握公司服务保障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战略的定位,加快转变“从服务保障为主向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持转变”的思想认识,着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努力在推动项目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中主动作为,为集团公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聚焦理论铸魂,以提升政治素养促进“观念之变”

紧抓“关键少数”,进一步转变高质量发展理念。公司党委突出抓好公司党委委员这一“关键少数”的观念转变,通过建立“第一议题”、党委会与周工作例会“三会融合”工作机制,组织公司党委委员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决心、凝聚智慧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紧抓“关键层级”,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公司党委突出抓好“二、三级正副职和基层党支部书记”这支中坚力量的观念转变,聚焦“关键层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学思想和强党性紧密结合,深入落实推进人才强企工程深化年工作部署,组织开展“重走一大路、铭记红船志”红色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干部集中轮训,教育引导“关键层级”深刻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高“关键层级”转变观念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

紧抓“关键领域”,进一步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精准把握公司服务保障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战略定位,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两个核心任务和“项目管理提升年”专项活动,以“项目管理提升工程”为抓手,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主责主业常态化培训机制,举办“第三届项目经理训练营”,加强对优秀项目经理的全方位培训,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化思想教育,不断提升项目经理队伍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以高水平服务保障国家和集团公司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管理护航公司高质量发展。

聚焦全员奋进,以凝聚广泛共识促进“观念之变”

突出示范引领带头讲,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委探索创新集中宣讲与常态化宣讲的“两讲融合”机制,突出“党委班子成员、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团队成员”的“三支队伍”示范引领带头讲的作用,公司党委书记带头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宣讲,深入分析生产经营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系统研判项目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建立先进典型常态化宣讲工作机制,抓实“优秀项目经理、劳动模范和科技工作标兵”先进典型群体宣讲工作,常态化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等专题岗位讲述活动,讲好干部员工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感人故事,讲清干部员工推进世界一流项目管理公司建设的责任使命。

突出工作成绩重点讲,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紧扣“宣讲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员干事创业激情”的目标,突出宣讲内容的全面、务实、有效,成立由宣传、生产经营、项目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宣讲提纲制定工作小组,制定“形势、目标、任务、责任” 主题教育宣讲提纲,全面、客观地宣讲在生产经营、市场开发、风险管控、科技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不断鼓舞斗志、坚定信心。2024年,企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生产经营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净利润、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等指标创历史新高,高水平服务保障了国家和集团公司重点工程项目建设17个。

突出问题症结往深讲,进一步破解转型升级难题。精准把握“服务保障”这一关系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围绕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在公司调研期间提出的“项目管理公司远期要建成什么样,怎样成为不可替代的,怎样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等问题,组织开展“转观念、汲教训、强作风”大讨论活动,围绕“自身转了哪些观念、哪些观念还没有转到位、哪些观念还没有转”厘清制约公司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和症结,形成工作成果总结报告44份。

聚焦广泛讨论,以集众智办要事促进“观念之变”

紧扣“讨论形式有形”,以“你一言我一语”实现讨论全覆盖。坚持什么问题最突出、什么困难最复杂、什么工作最紧迫,就立题讨论什么,搭建“中心组深入讨论、党支部全员讨论”两个讨论载体,创新讨论形式,组织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讨论41次,50个党支部灵活运用专题党课、微党课等形式开展全员大讨论46次,邀请中央党校教授、集团公司专家作专题辅导2次。

紧扣“讨论内容务实”,以“你一计我一策”推动观念再更新。深化“讨论促进发展”活动,大力实施改革创新赋能工程,组织企业改革、项目管理、科技创新等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公司发展实际确定讨论内容,围绕“突出炼化转型升级、‘双碳三新’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提供产业链‘一站式’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推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加快拓展新型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高附加值业务占比”等重点内容,在公司上下广泛开展大讨论,引导干部员工从思想深处检视认识上的误区、行为上的短板、工作上的差距,进一步转变创新观念,着力提升改革创新整体效能。

紧扣“讨论效果明显”,以“你学习我旁听”促进基层深落实。紧紧围绕有效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这一项严肃政治任务,建立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督促指导和考核机制,出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细则(试行)》,细化旁听要求、规范旁听程序、明确旁听职责,全面提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理论学习不断取得新成效。

1742264344994060.jpg

公司持续举办项目经理训练营,抓实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聚焦深入调研,以查问题补短板促进“观念之变”

坚持集中调研与专项调研相统一。建立调研计划统筹协调工作机制,采用“公司领导定规划、办公室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方式,结合基层党建调研、理论学习中心组调研、安全生产调研的安排,制定领导班子2024年调研计划,细化调研单位、调研内容与调研时间安排等,实现了集中调研与专项调研相统一。2024年,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赴现场调研16次,形成调研成果6份,转化形成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工艺包、工艺技术、管理技术、专利设备(产品)等工作成果22项。聚焦公司发展实际,深入推进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分析,举一反三抓好整改,推动从改掉“一个问题”向办好“一类事情”延伸。

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注重把握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以创新思维破解市场结构和业务结构亟待优化、精益化管理亟待加强、核心竞争力亟待提高等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统筹确定公司领导调研课题6项、基层单位领导班子调研课题44项。持续推进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组织开展对标行业先进创一流活动,深入分析公司业务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之处,形成涉及12方面的改进提升措施。聚焦企业管理合规见效,策划开展“合规管理提升年”活动,健全完善总法律顾问巡回指导工作机制,强化合同管理、涉外法治、招投标管理等专项工作,推动依法合规治企走深走实。

坚持专业技术与企业管理相贯通。公司紧密对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5667”管理体系,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深入项目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符合公司业务特色的“1+N”项目管理体系,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平台上线运行。严格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改革提升总体方案(2023—2025年)》,深入调研公司改革发展情况,加大对主营业务、新兴业务机构配置力度,优化调整3家二级单位组织机构。

聚焦履职尽责,以搭平台建载体促进“观念之变”

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指导意见,研究出台《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设置临时党组织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一体化协同优势,常态化开展“三个一”“两联系”和“五型”班组创建活动,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服务保障等重点业务领域带头扛指标、抓创新、强管理、做贡献,有效调动了全体党员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24年,21名党员牵头编制的《项目管理体系2.0》正式发布,39名党员干部带队开发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数字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行,13名党员参与攻关研发的3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2024年度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

坚持群团参与。完善员工发挥作用平台,围绕监理“工程卫士”作用发挥和“归位、履职、尽责、提升”主线,聚焦重点项目过程管控,以“三比三赛”为主要内容在西气东输三线中段、漳州LNG、深圳LNG等50个重点项目开展“严监管、树形象”劳动竞赛,制定专项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提升监理工作成效,动员和号召干部员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群策群力,为坚决完成各项任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2024年,在劳动竞赛评比中,评选出1个优秀组织单位、5个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热情。

坚持全员主动。以员工为主体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聚焦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导向,创新开展“以干带训、挂职锻炼”等多样化岗位学习锻炼活动,举办管理创新工作提升研讨会,探索制定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管理举措,教育引导全体干部员工带头增强思想政治素养,着力把全员参与成效转化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