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巩凯:汲取石油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

作者:巩凯 |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2024年第12期 | 日期:2024-12-26 | 访问:402次 | 字号: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石油精神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要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石油行业的生动体现,是赋予新时代石油人的锐利思想武器,是走好新时代石油工业发展之路的总纲领、总遵循。我们要把弘扬伟大精神作为神圣使命政治责任,不断丰富发展石油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735206837187331.jpg

石油精神的内容

石油精神,是中国石油战线在长期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为石油人普遍认同和积极践行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形态,是石油工业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是我国石油战线核心竞争力和独特文化优势的集中体现。

从历史大时段出发,石油精神来自石油战线长期艰苦创业实践,历经数代石油人传承、历经时间洗礼、历经历史沉淀而形成,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石油精神萌芽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玉门油田爱国知识分子的“实业救国”理想,孕育于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开发建设岁月,形成于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石油行业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国内走向世界的大变革之中,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把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行业各种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集中概括和凝练为“石油精神”,标志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得到新的升华。石油行业的发展,一直得到党中央亲切关怀;石油精神的铸就,始终凝结着党中央巨大心血。石油精神以党中央的关怀和鼓舞为基源,是激励石油人永远前行的不竭动力。

从精神长谱系出发,石油精神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始终带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中国本位立场。奠定了石油精神基本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石油精神的绵绵主脉和巍巍高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精神背后的丰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把革命精神精髓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独立自主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的艰辛探索,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精神面貌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标识缩影。

从行业宽视野出发,石油精神是石油行业优秀精神和优良作风的总和,是全体石油人的共同精神财富。在实践中,石油战线各单位都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精神和作风,包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玉门精神、克拉玛依精神、柴达木精神、塔里木精神、四川会战精神、吉化精神、东方物探先锋精神、海外创业精神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及优良传统,构成了石油精神体系,生动展示和最好诠释了石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石油精神的特征

1.政治性

党领导下的中国石油工业在烽火中诞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发展壮大,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石油精神是党带领石油人创造和铸就的,来源于中国革命精神的滋养,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下发展,饱含着爱党爱国的强烈情怀,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保持了政治先进性。20世纪50年代,大庆石油人坚持“两论”起家,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指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指导,这是石油工业发展的思想武器,也是石油精神的理论标杆。

2.历史性

延长是中国红色石油工业的血脉源头,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起点和精神原点。延长油矿,正是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过程中亲手缔造、培育壮大。延安精神、石油精神一脉相承、熠熠生辉。新中国成立后,第19军57师8000多人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将解放军精神注入石油精神,当代中国优秀石油传统进一步形成。1960年3月,大庆会战掀开了中国找油找矿历史上的光辉篇章。1964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大庆成为我国工业战线一面红旗,标志着石油精神形成并达到一个历史高峰。改革开放后,石油行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为国家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先行先试,石油精神时代内涵不断丰富,时代价值进一步彰显。

石油精神在不同时期,以其丰富的时代内涵为石油工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石油精神突出表现为信念坚定、埋头苦干、“一滴石油一滴血”,为革命胜利作贡献,是党矢志推翻三座大山、扫除工业化障碍的价值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石油精神突出表现为艰苦创业、苦干实干,为国分忧、为民族争光,是党领导工业化艰辛探索的精神升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石油精神表现为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开放合作,履行央企责任使命,是中国工业化雄略与道路演变的精神缩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石油精神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是端牢能源饭碗、向世界工业强国进军的不竭动力。

3.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石油精神是源于人民、源于实践、源于斗争的精神,从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高产再稳产”,再到“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以三代铁人为代表的石油人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依靠党的领导,石油精神从群众实践中走来,又指导群众实践。

石油精神是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精神,在石油精神的指引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解决人民群众吃饭穿衣问题,石油工业建设了辽阳石化等一批乙烯、化肥和化纤项目,大规模生产“的确良”和农业用化肥,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石油工业加大天然气、清洁油品和高端化工品生产和引进供应力度,油品质量升级仅用10年就完成了欧美国家20年走过的道路,越来越多的高端化工产品和新材料实现了国产化规模化生产,为人民衣食住行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质量。

4.科学性

尊重科学、讲究科学、运用科学,是石油行业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和宝贵品质,是石油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人坚持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即使在生产技术匮乏、设备仪器落后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0世纪50年代,大庆会战指挥部要求在勘探、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项数据;狠抓科学实验,开辟生产试验区,进行10种开发方法的试验;同时抓紧综合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油田开发重大技术难题。凭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和讲求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中国石油人证实了陆相地层能生油,而且能形成巨型油田,彻底颠覆了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贫油”理论,使我国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石油精神为石油企业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撑,其实践成果,反过来又使石油精神更加具有旺盛生命力。

5.包容性

石油精神能够穿越时间而生生不息,是“有生机的传统”。 石油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总是根据时代背景、发展阶段和使命任务的不同,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听从时代精神的召唤,不断为石油精神补充新的营养,使石油精神始终站在时代潮头,焕发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象。

石油精神能够穿越国界而赢得主动,是“可对话的纽带”。石油精神蕴涵的坚定的信念、奋斗的精神、平等的观念、奉献的品质、合规的约束、群体的意识、合作的理念、精益的管理,这些基本理念与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是相通的。石油精神内在的主调、主脉和内在理路由中国石油工业自身的主题、特质和进路出发,在不断地丰富、提升中兼顾全人类共识的人文精神价值基础,为开放、包容、热情、友善、负责任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提供纽带。

1735206861886383.jpg

新时代弘扬石油精神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1.胸怀全局讲政治 

政治性是石油精神的坚实根基。新时代弘扬石油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企业。要牢记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源头活水”,保持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手中,肩负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光荣职责。

2.因应时代担当使命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石油精神之所以能历经时代变迁,传承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其以时代为观照、以现实为关照,立足实际、解决问题。新时代弘扬石油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要结合时代条件,不断丰富石油精神内涵与外延。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动对标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进一步赋予石油精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属性,把石油精神的思想力量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质量效益、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把石油精神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3.持之以恒抓基础

大抓基层是石油工业的“传家宝”。新时代弘扬石油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要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在企业基层的有效结合点,把基层党建政治优势与基层管理独特优势结合起来,厚植企业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激发群众创造活力。要抓住员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员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4.守正创新走新路

新时代弘扬石油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推进能源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砥砺奋斗中当好标杆旗帜。要始终传承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葆石油人“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鲜亮底色,始终坚守“兴油为党、兴油报国”的使命追求。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进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价值引领聚合力

在传播生态变迁、全球化进程加剧和互联网革命等多重语境的交叠下,打造卓著品牌,已经成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应有之义。要用好传统理论武器、思想方法和方式手段,善于运用符合国际规则、国际话语体系的方式,对石油精神进行阐述和推广,提升石油精神在国际上的接受度认同度和影响力感召力。要在弘扬石油精神的实践中,用好全球化话语体系,形成契合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石油精神表述,使石油精神传播适应全球化要求、拥抱全球化差异、引领全球化价值,为中国石油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价值引领。

中国石油创业发展,靠的是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新发展仍然要靠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弘扬石油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倍加珍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厚爱与重托,倍加珍惜新时代提供的机遇和舞台,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石油行业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努力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作者系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