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高含水油田效益开发典范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水中捞油”的攻关之路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简称采油四厂)油藏进入高含水阶段后,其开发难度,被形象地比喻为“从磨刀石挤油滴,从水里面捞油花”。
采油四厂管理的绥靖油田已经走过23个年头,老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时期。此外,资源禀赋差、后备储量严重不足等诸多困难,也一直是采油四厂油田稳产上产路上的“绊脚石”。面对高液量、高能耗等开发困境,采油四厂聚焦“勇当高含水效益开发典范”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重点攻关压舱石工程、硬稳产示范区建设,令低产低效油井摘掉“贫困”的帽子,不断夯实油藏稳产基础,交出了一份油气报国的精彩答卷。
激发原有储层“内生动力”
初秋的绥靖油田,天朗气清、层林尽染。在罗平水平井生产现场,成群的“红工衣”们穿梭于梁峁上的井场间,聚精会神、埋头苦干,致力于解决油井见水问题。目前,经过前期开展智能找堵水实验,单井日增油量达4吨。
对于石油行业来讲,产量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在接替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要想缓解资源禀赋差带来的稳产上产压力,必须把可持续开发高含水油藏的工作重点放在挖掘老油田增产潜力上,激发原有储层的“内生动力”。
如何让“老枝”发“新芽”?采油四厂周密部署、精心规划,深入挖掘储层开发规律,探索形成以“拓展老区资源、精细加密挖潜”为重要抓手的老区挖潜实施方案,全力解决“储量资源有效动用与科技供给能力不匹配”的重要矛盾,持续筑牢“油气并举”高质量发展基础。
老区评价再深入。针对一个区块地质储量大,但采出程度很低的现状,采油四厂重点挖掘老区块的增产潜力,开展油藏深化研究、措施精细实施,经过深入探索高水饱油藏效益开发模式,该区块今年增加原油产量效果明显。
挖潜举措再精细。采油四厂技术人员通过量化油田各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当前区域油藏开发现状,研究制定以优化井网排布、精选油井类型为主的精细加密挖潜举措,对4个老区实施了分阶段推进、分思路挖潜。
发掘低效油藏“实际效力”
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前提。面临长期存在的质效提升与经营效能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效益开发成为采油四厂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效益从何而来?采油四厂把重点放到推进“压舱石”工程上来,科学调配人力、物力等资源,严格落实重新评价油藏、重调油藏流场、重选技术类型“三重”举措,奠定高含水油藏效益开发基础。
为找准阻碍油藏高效开发的“病理”,采油四厂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和生产动态监测两种“体检手段”,将单砂体连通模型分析与定量化沉积微相识别相结合,实现油藏目标精准评价。目前,该厂在生产动态监测中开展压力测试、分层调配工作,为重新评价油藏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面对水驱矛盾突出问题,采油四厂用好用实重调油藏流场这一改变油藏渗流特征的技术举措,打出了一套涵盖措施挖潜、调剖调驱、注采调整、分层注水的“组合拳”,实现了水驱方向的优化和水驱效率的提升。采油工艺研究所油田注水室主任初立国介绍说,随着油井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开展低效油井实验效果比较明显,每天恢复油量达到3吨以上。
针对高含水率、低采出率等开发“顽疾”,采油四厂加大三次采油技术实验应用力度,重选油田开发技术类型。因地制宜开展“深部调驱+多级暂堵压裂”以及烃类气体微泡驱的新技术、新工艺试验,积极探索降递减、提单产的有效方法。其中,烃类气体微泡驱新技术在重点油藏北部2个井组开展技术试验,预计提升井组采收率5%以上。
“正是‘三重’举措的精细运用,让采油四厂‘压舱石’工程取得良好成效,实现油藏自然递减降控1.4个百分点,相当于多产了2000多吨原油。”地质研究所所长南北杰兴奋地说。
提升开发工艺“发展潜力”
油藏高含水不仅带来了效益开发难题,也成为动摇油田稳产基础的开发难点。为打通这一“肠梗阻”,采油四厂把油田注水、地面优化、井筒治理三大工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精细注水、场站优化、混烃提产、套破治理等重点工作,稳步夯实高含水效益开发基础。
精细注水是油田开发的灵魂。按照“管生产必须管油藏、管油藏必须抓注水”稳产思路指导,采油四厂把“四条注水”原则作为破解水驱矛盾的“金钥匙”,通过现场调研、动态分析,有计划地实施注水消欠、水质提升、分注测调等3大类13项工作,为油田持续稳产集聚“水驱动力”。
采油工艺研究所油田注水室技术人员代鹏波在介绍消欠治理时说,“今年,我们通过抓水源保障、抓井筒治理、抓隐患消除,提升配注合格率1.1个百分点,增注效果显著。”
优化地面流程是提升油田开发质量的重要举措。采油四厂全面推进“关停并转减”、常控温集输、伴生气利用等措施,健全“扁平化、简约化、智能化”地面新模式,为油田开发效益打牢基础。采油工艺研究所隋晓东围绕常控温集输介绍说,“实施这项工艺以来,全厂累计减少天然气用量316万立方米。若以每立方米3元市场价格计算,相当于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
井筒治理是保证开发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把开发效率提上去,采油四厂通过“防治结合”的方式,同步推进高频区块治理、井筒工艺配套等4项治理手段以及智能间开、防腐工艺等4项治理措施落实落地。
财务资产部负责人刘仕杰介绍说:“目前,局部区块产出投入比上升到1.2,这是技术人员用精细注水、混烃提产、套破治理来做大经营效益分子,用场站优化来降低投入成本分母的结果。”